太岁
太岁又称岁阴、太阴、天一等,是中国古代天文占星家假定的一个天体,其源于岁星(木星)纪年。西周时期的《周礼·春官》中便有太岁的相关记载,古人认为岁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为12年,因此将岁星运行轨道“黄道”附近,由西向东等分为十二星次,并以此纪年。又为了实际应用的方便,古代天文占星家便假设出一个与岁星反方向运行的“假岁星”,称为“太岁”,并将其与“十二辰”配合用以纪年,称为“太岁纪年”。 古人观测天文也用于占星术的推算,因此,“太岁”也被赋予了星占学方面的意义,由原来假定天体成为一种独立存在。据战国时期的《荀子·儒效篇》记载,早在殷末周初时就已经有忌避太岁的俗信。随后,睡虎地秦简《日书》、西汉《淮南子》等书又提出了冲抵太岁的说法。太岁也逐渐演化为岁星之神、北斗之神,最后更是成为天帝与人君的双重象征。东汉时期,干支纪年通行后,太岁神也有了六十位,每年轮流当值,因其掌握人间的吉凶祸福,便又衍生出了“顺星”“拜太岁”等习俗。 历史溯源
太岁源于岁星(木星)纪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需要借助时间单位来记录历史,于是就诞生了计时单位“年”“月”“日”。古人根据星象发明了岁星纪年,星指岁星,即木星。因为岁星由西向东运行的方向,与人们熟知的“十二辰”的方向及顺序正好相反,导致岁星纪年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方便,所以古代天文占星家便假设出一个与岁星反方向运行的“假岁星”,称为“太岁”,并将其与“十二辰”配合用以纪年,称为“太岁纪年”。人们借用其稳定周期和固定方位来辨方纪时,实际应用于星占和纪年。由于战国时期诸侯争雄,各国历法也自成一体,于是根据天象产生的星岁纪年法得到了诸国的认可。 天文
岁星
西周时期《周礼·春官》中记载“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郑康成曾注“岁谓太岁”“岁星为阳右行于天,太岁为阴左行于地,十二岁而小周”。古人认为岁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为12年,因此将岁星运行轨道“黄道”附近,由西向东等分为十二星次,又称黄道十二宫(木星的行宫),并各自取名,以此纪年。又为了实际应用的方便,古代天文占星家便假设出一个与岁星反方向运行的“假岁星”,称为“太岁”,并将黄道附近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称为“十二辰”。实际上,木星绕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1.86年,因此每个八十二年就会产生一个星次的误差,这个误差又称为“超辰”或“超次”。 十二辰次
十二次是因岁星的位置而确定,十二辰是用来确定太阳的位置。十二次的名称为:星纪、玄枵、诹訾等。“辰”本意指日、月的交会点,而十二辰又称岁阴,与十二支相对应,也各有名称,如:摄提格(寅)、单阏(卯)、执徐(辰)等。西汉时期的《史记·天官书》中便明确记载了全部岁星所居的十二辰,从而得知太岁与岁星反向运行的规律。
岁星十二辰次表 |
太岁年辰 | 岁星辰次 |
岁名 | 十二辰 | 岁星居辰 | 岁星舍与晨出星(周历) | 十二次 |
摄提格岁 | 岁星左行在寅 | 岁星右转居丑 | 正月与斗牵牛晨出东方 | 星纪 |
单阏岁 | 岁阴在卯 | 星居子 | 以二月与婺女虚危晨出 | 玄枵 |
执徐岁 | 岁阴在辰 | 星居亥 | 以三月与营室东壁晨出 | 娵訾 |
大荒落岁 | 岁阴在巳 | 星居戌 | 以四月与奎娄晨出 | 降娄 |
敦牂岁 | 岁阴在午 | 星居酉 | 以五月与胃昴毕晨出 | 大梁 |
协洽岁 | 岁阴在未 | 星居申 | 以六月与觜触参晨出 | 实沈 |
涒滩岁 | 岁阴在申 | 星居未 | 以七月与东井舆鬼晨出 | 鹑首 |
作噩岁 | 岁阴在酉 | 星居午 | 以八月与柳七星张晨出 | 鹑火 |
阉茂岁 | 岁阴在戌 | 星居巳 | 以九月与翼轸晨出 | 鹑尾 |
大渊献岁 | 岁阴在亥 | 星居辰 | 以十月与角亢晨出 | 寿星 |
困敦岁 | 岁阴在子 | 星居卯 | 以十一月与氐房心晨 | 大火 |
赤奋若岁 | 岁阴在丑 | 星居寅 | 出以十二月与尾箕晨出 | 析木 |
历法
岁星每年行经一个星次,人们以此纪年。如岁星运行至“星纪”称为“岁在星纪”,运行至玄枵称为“岁在玄枵”,以此类推,十二年一轮回,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被称为星岁纪年法。在星岁纪年法上,人们借太岁与十二辰(岁阴)配合,发展出太岁纪年法,当岁星运行至“星纪”,太岁便运行至寅(即析木星次),称为“太岁在寅”,以此类推。
西汉初年,历法家又创造出与“十干”相对应的“十岁阳”,即阏逢(甲)、旃蒙(乙)、柔兆(丙)等。将其与岁阴交错组合,成为六十甲子的别名,如阏逢与摄提格就是甲寅,昭阳与作噩就是癸酉。此法在汉代以后即归消亡,只在文人的诗文中偶尔出现。东汉时期,出现了干支纪年法,即采用“六十甲子”以纪年,以立春为岁首,六十年一轮回,周而复始。其实早在殷商时期便开始使用干支纪日,而干支纪年开始正式实行则是在东汉建武三十年(54年)。 十岁阳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千 | 癸 |
阏逢 | 旃蒙 | 柔兆 | 强圉 | 著雍 | 屠维 | 上章 | 重光 | 玄默 | 昭阳 |
六十甲子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王午 | 癸未 |
甲申 | 乙酉 | 丙成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王辰 | 癸巳 |
甲午 | 乙未 | 丙申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丁未 | 戊申 | 己酉 | 庚戌 | 辛亥 | 壬子 | 癸丑 |
甲寅 | 乙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辛酉 | 任戌 | 癸亥 |
崇拜
太岁崇拜
古人观测天文也用于占星术的推算,因此,“太岁”也被赋予了星占学方面的意义,由原来假定天体成为一种独立存在。据战国时期的《荀子·儒效篇》记载,早在殷末周初时就已经有忌避太岁的俗信。战国至秦时期的睡虎地秦简《日书》、西汉《淮南子》等书又提出了冲抵太岁的说法。在古人的天文观念中,北极星、北斗七星和岁星共同构建宇宙的时间体系,三者可互指互代,都称之为“天一”。因此太岁逐渐演化为岁星之神,又因岁星的关系与北斗星、北极星发生联系,成为天帝和人君的双重象征。 太岁土
在中国民间有句“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俗语,人们认为太岁所在,不可动土,否则就会招致灾祸。而且会在动土的地方发现一种似肉非肉的 “太岁土”,唐张读的《宣室志》、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集》等书中均有其记载,《山海经》《本草纲目》中又称其为“肉芫”““视肉”“封”等。近代《燕赵都市报》《北京晚报》等报刊也曾对太岁土进行报道,称其外表呈褐色,有弹性, 能自行生长,无特别味道,不少微生物专家研究后,解释太岁是固定生活于某处土壤中,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粘细菌,是自然界中生命力极强,并且非常稀有的大型粘细菌复合体。 太岁星君
汉代后,避太岁信仰正式从避岁星的占星术中分化出来。东汉时期,干支纪年通行后,星辰崇拜中的太岁也变成六十位神将,与六十甲子相匹配,一年一换,轮流当值,成为了值年神灵。轮流当值的太岁神也被称为值年太岁,相传他们有着掌握人间的吉凶祸福的能力。太岁神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六十太岁神各有名号,皆来源于历史真人,都是生前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深受民众尊敬的人物。在不同的时期太岁神也有着不同的版本,到了明末清初六十太岁神的名号全部被更换。 民俗活动
顺星
为驱邪避灾,纳吉祈福,在中国民间产生了顺星习俗。相传,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是众太岁神聚会之日,民间在满天星斗出现后,在自家的案头、门前等地及太岁诸神像(位)前,通过点燃蜡烛(小灯)和上香进行祭祀,因此顺星又被称为祭星,也是拜祭太岁的一种形式。 拜太岁
民间还有拜太岁的仪式,人们为祈求平安,会集中对太岁进行祭拜。拜太岁仪式有着一套完整的流程,先领取拜太岁之人本命文疏与太岁符,文疏被视为连接人与神的桥梁,其中记载了个人的生辰八字等信息,需在仪式中焚烧,意为送文疏上天,将祭拜者的诉求告知太岁诸神。之后再焚香礼拜,随后叩拜太岁诸神牌位,叩拜之时,先拜值年太岁,再拜本命太岁,然后依次叩拜其他太岁。最后是拜太岁科仪,由专人执行,在经过开坛、 请神、送神等科仪后才算完成。 文化内涵
最早设立太岁是为了便于记时,之后形成的太岁信仰,又是天帝与人君的象征,体现了封建时期君主的尊严与当时社会的尊卑秩序。盛行不衰的太岁禁忌,反映了中国社会及传统文化中“法象天地”“顺以动” 和追求“天人合一” 的价值观念。同时,诸多太岁神都是古代社会道德忠良的代表,饱含着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因素,从而成为民众的崇拜对象,被认为是道德的化身,为人们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