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公井,历史上有两口,均位于苏州市上方山风景区治平寺内。原名“吴王井”、“吴王大井”。到公元590年(隋朝开皇十年),被封为“越国公”的杨素把苏州郡治搬迁到石湖附近的新郭,对这口井进行了疏浚,以供军民饮用,从此,人们把这口井改称为“越公井”,现越公井有民国李根源题记、明代原井两口,相隔不过数米。

地址

艻州市上方山风景区

文物简介

明代越公井

1926年,知名人士李根源先生在调查了苏州城内外的名胜古迹后,在《吴郡西山访古记》中写道:“越公井尚存,阔丈余,泉甘冽”,次年,李根源在治平寺里为他找到的“越公井”重新设置了八角形的井栏圈,并在上面刻了“越公井”、“隋开皇十年越国公杨素凿”等字。这口井,就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越公井”。近年,根据石湖景区建设保护规划,石湖管理处重新修葺了久已颓毁的治平寺,并专门为该井建造了一座平面六角形攒尖顶的井亭,使这口井成为一处历史景点。2008年,对石湖各景点进行梳理调查的当口,在“越公井”西南面,的直线距离不过六七米的地方。工作人员在刨地时,意外地发现了另一口明代越公井原物。挖出古井的土炕2米多见方、深约1米,大坑底部的井栏圈青石凿成,平面外围呈八角形,内壁为圆形,对角线长度达89厘米,井的直径目测估计在2米以上,为罕见的大井。井圈内壁的边缘有30多道深浅不一的吊绳勒痕,最深的达3厘米左右,整体线条简洁,类似明代风格。出土时,上面还另外叠有一个用石板盖住的较小的花岗石井圈,刻有“涧筠泉”三个字,井水水面离井口不过一两米,但深不见底,井水清澈无比。

历史沿革

越公井

公元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改吴州为苏州,取城西姑苏山的“苏”字为名,这是“苏州”这个名称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不久,由于朝廷在清查户口、更定赋役中,触犯了苏州士族豪强的利益,民间传言“欲徙江南士民入关”,结果豪强与民众纷纷举兵反隋。隋文帝派出大将杨素平叛,在平定了苏州一带的反抗后,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杨素考虑到苏州城无险可守,且经战争城池受损,就放弃了旧城,把州治迁到上方山下,称新郭。在战事进行时,因隋兵屯师众多,杨素命人凿出大井,井成出水后可日饮万人,因为杨素受封为越国公,故这口大井得名——越公井。

苏州迁址新郭的30多年后,唐高祖武德年间,新郭又因战事受损,而老城区基础尚存、水道依旧,于是,唐朝又将州治迁回到了老城。从此,苏州城址再未有过变化。

越公井,因此成为苏州城址变迁的一个重要物证,也因此一直受到后世史书、方志的关注。南宋时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记载,越公井径一丈八尺,石栏如屏绕之,铭文不可辨。明朝人莫震也在《石湖志》中记载,越公井当时井栏已无,唯余清水一泓。再往后,越公井几近失考。

民国越公井

治平寺越公井

民国时寓居苏州的著名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曾经于1926年间在苏州访古、编志。他来到古治平寺内,见有大井一泓,经考证后定为“越公井”,又移来一青石八角井栏安于井口,并题“隋开皇十年越国公杨素凿”,民国十六年,李根源的好友、著名爱国人士张一麐先生又在井圈上补书“越公井”三字。“越公井”自此“重现”上方山。

明代越公井

明代越公井

当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工作人员来到苏州上方山治平寺时,在李根源所定越公井西南数米处,他们见到了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口古井。该井有一青石八角瓜楞形井栏,上口内径46厘米,外径98厘米,对边90厘米,高53厘米,从井栏形制上看,可以断定为明朝时的遗存,最为难得的是,这口明井的井栏保存比较好,只是略微有些腐蚀。

普查人员在测量之后发现,古井井壁内径超过1.5米,比李根源所定的那口“越公井”更大些,考虑到“越公井”凿成时,可供万人饮水之用,必定是当时、当地最大的一口井,故这口新发现的古井,有可能是历史上那口“越公井”的原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