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溪,古水名。古武陵郡境内五溪之一。“雄”一作“熊”。即今湖南沅水的支流*巫水。汉、魏、两晋、南朝时“五溪蛮”的一支即聚居在此。

中文名

雄溪

名字来源于

苗语

湖南沅水的支流

武陵郡境内五溪之一

基本简介

雄溪是巫水、洪江的别称,来源于苗语,水经注称巫水为雄溪,历史典载亦有熊溪、洪溪之称谓。

早在明朝廷开中国“改土归流”之前的苗王侗王统治时期,洪江已经是湘西巨镇,是湘西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由于特殊的地理枢纽位置,唐、五代时期,洪江就是汉人对该地的正式称呼,并可以在典籍中找到。当年的洪江就是湘西唯一的草市,用于大西南商品交易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洪江改土归流前经常发生战争:1463年(明天顺七年) 洪江苗起事,1463年 英宗天顺七年(癸未),正月,洪江苗民起事,历时半年,后遭官军镇压。

天顺四年(1460年),镇远大饥荒。七年(1463年),洪江苗虫虾,召集苗从二千余人,自称王候,攻打镇远等地,明王朝令镇守湖广太监郭闵调军镇压,苗族义军退至清水江,苗首领飞天候、苗老底等与六百四十余名苗民在官兵的屠刀下丧身。

明清以前,这是苗王离开洪江的其中一个民间版本!

洪江苗逐巫水而居,分布在巫水流域。目前,保持洪江苗民族成分比较完整的地方是绥宁、城步。除绥宁是苗族自治县以外,绥宁巫水源头的城步是全国第二个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现有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会同的苗族、侗族也达到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巫水流域的这一条血线非常浓郁,甚至现在农村的民居建筑形式也完全一样,特别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几乎相同的服饰、土语和原始巫傩文化留存。

特殊,由于常年战争,影响很大,没有采取设立府﹑厅﹑州﹑县的做法,战争是主题。特别是1467年 宪宗成化三年(丁亥)二月,靖州、洪江苗民起事,次年二月,湖广总兵官李震率军深入苗境,连破8OO苗寨,焚庐舍13OOO余间,生擒苗民25O余人,杀害苗民3000余人,苗王败走。苗族古城洪江才正式划入中央王朝的版图。

中央政府控制局势以后,没有实行改土归流,而是分而治之,实行民间行会自治,设立税局,没有设立政府,由会同县代为管理。

当今中国,苗族出土文物和地表留存文物最多的地方在哪里?不在凤凰,也不在贵州,而是在洪江!去年,全省苗族文化研讨会专门选在洪江召开!

除了山水、洪商文化以外,洪江最有旅游潜力的非物质文化,就是雄溪蛮的巫傩文化!巫傩文化对长江流域的影响非常广泛,虽然巫傩文化没有神农、炎帝那么出名,但是巫傩文化是真实可见的东西,没有人抢得赢怀化,更加没有人抢得赢洪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溪蛮者,即<后汉书>所谓五溪蛮,章怀太子注,称武陵有雄溪、(木革)溪、酉溪、舞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今在辰州界者是也."在这五条溪河上住着一个被历代王朝称之为"五溪蛮"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文化完全不同于中原。一种民族、一种文化符号;文化是民族的身份,民族身份不同,文化也不同."五溪蛮"的文化是与圣贤文化不同的巫傩文化,而传承巫傩文化的是"五溪蛮"的主体民族苗族.

洪江如果不搞旅游项目,就没有必要研究自己的民族问题;如果要搞旅游,就一定要研究民族问题!五溪蛮首之洪江苗,又名雄溪苗,雄溪蛮,疑为共工直系部落,汉人以苗族的共工部落临水而居,故名洪江,该地名因族名而得。

洪江明朝以前是湘西苗族古城,洪江古建筑只留下了苗人的冻青坪、得胜街、天王庙、苗王府、贺家祠堂等代表性建筑于后世,其他全部毁灭于战火中,在洪江挖地三尺土,就可以看到和触摸到苗人先民的被战火烧黑烧焦的瓦砾!最近几十年,天王庙、苗王府被拆,贺家祠堂也岌岌可危。现在的中国大陆,已经找不出像洪江这样保存超过300年的苗族标志性建筑那么集中的地方了!早在苗王统治时期,就有大量汉族商人定居洪江,明朝正式统治洪江后,将洪江苗疆分而治之,除没有设立政府机构的古城由居民自治以外,农村苗地全部分给了周边的县治。洪江自古是湘西的贸易中心,明朝征服洪江苗以后,来洪江经商的多为晋、徽、赣、鄂、苏、沪等地商贾,并且通过几百年上千年与原住民苗族的融合,吸取了洪江原有的码头文化,巫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居特色的洪商文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洪江是一个移民城市。洪江本地原住民中,多为贺姓、舒姓、向姓、以及翁、方、江、洪、龚、汪六姓(称"六桂联芳") 。全部是苗族姓氏,疑为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解放后,对洪江人没有进行民族识别工作,全部划为汉族。贺姓住民世世代代居住在巫水右岸的栗子湾、冻青坪、沙子坪,以及现广场处的贺家田一带。因贺姓人丁众多,又是本土原住民,故为洪江的旺族。追根溯源,也是洪江人的老祖宗。

洪江历史上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民族识别工作。如果开展民族识别工作,洪江古城、桂花园、常青乡的贺姓、舒姓、向姓、以及翁、方、江、洪、龚、汪六姓(称"六桂联芳")全部是苗族姓氏,侗族的杨、吴姓也是洪江的大姓。而洪江的主体民族,除汉族以外,应该是苗族,可能超过了洪江一半人口!

现在科技发达,验血查遗传基因很方便,苗族和汉族是完全可以查验出来的(即使混血),随着洪江原住民自己民族意识的复苏(迟早都会的),开展洪江城乡的民族识别工作,洪江未来出现苗寨侗乡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洪江的苗、瑶、侗族是对雄溪蛮不同居住地同一个民族的区分,不怎么科学,应该以苗族为主,瑶族是土著民族,侗族是专指从南方过来的百越民族。雄溪蛮既现在的雄溪苗,分布于洪江---会同---绥宁--城步这些巫水流域。打造巫水流域的民族风情旅游走廊,不仅可以增加洪江的发展腹地,争取怀化市、邵阳市的支持,而且可以得到湖南省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可以体现在民族、旅游、文化政策上,也可以体现在资金、技术和招商引资的支持方面。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我分析过:会同、绥宁、城步都属于军管,受到先天条件的制约,而洪江是可以开放发展的,这就为洪江发展巫傩文化产业提供了非常充实的土壤!通过巫傩文化培植的创意文化产业,可以与洪江古商城并驾齐驱!

收集雄溪蛮的一手资料来丰富洪江的旅游产业元素。洪江联合会同东线的小河片区(黄茅乡、若水镇、高椅乡、团河镇、王家坪乡、金子岩乡、长寨乡、沙溪乡),接壤绥宁、到城步收集雄溪蛮的一手资料来丰富洪江的旅游产业元素很可行!

这些巫水流域的乡镇民风淳朴,土地富庶,自古和洪江联系紧密,也能和睦相处!

这里也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国家级的洪江古商城、国家级的若水鹰嘴岩自然保护区、省级的高椅古民居、巫水沿线风光

地理上同处巫水流域,河谷沿线能很好开发交通,如当年的沿巫水窄轨铁路项目、209国防路支线公路项目等都是很好的证明!!参考丽江、九寨沟、凤凰等地的情况,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的基础设施比如交通的建设。209国防路支线公路应该是怀化最直最平的省级公路,可见地理环境的优越,未来安江(怀邵高速)接——洪江——若水——团河——沙溪——甘棠——通道一线道路升级改高速都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民族的,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各个方面结合都有很好的基础。最关键是会同、绥宁、城步的经济能量有限,无法顾及巫水片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放在巫水流域的叉皮溪比较合适,一是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二是与洪江古商城拉开一定的时空距离;三是可以联合巫水流域的绥宁、城步、会同开展巫傩文化的宣传推广活动,每年轮流在洪江叉皮溪、绥宁、城步、会同组织大型宣传活动并常态化经营;四是我们可以组织一批自己设计自己创新的民族文化产品卖钱。这些巫傩面具、戏曲只是我们的背景材料,要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与游客互动的节目,这些节目必须人性化、亲切、热情、参与性强才好!

由此可知:洪江重视研究发展巫傩文化产业,可做巫水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龙头。

做大不如做小,做小不如做好!

如果谁投入进来把这件小事做好,那就功德圆满了!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 央对西南地区的统 治。

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从元朝实行土司制度到明朝推行改土归流这段时间,雄溪苗的战斗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洪江的情况比较 宪宗成化三年(丁亥)二月,靖州、洪江苗民起事,次年二月,直抵清水江(今会同炮团),深入苗境,连破8OO苗寨,焚庐舍13OOO余间,生擒苗民25O余人,杀害苗民3000余人。起事失败,苗王败走。苗族古城洪江正式划入中央王朝的版图。

中央政府控制局势以后,分而治之,实行行会自治,设立税局,没有设立政府,由会同县代为管理。

清以前,洪江实乃“五溪蛮”的首蛮之地。为苗侗瑶汉等多民族杂居之处。历史上,相传三国时期,此地曾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点之一,附近还留有“诸葛井”的遗迹,传说为蜀军所开凿。因苗族无文字,只能以口传历史为据。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当时还是起义军的朱元璋之一部,曾溯沅水而上,进攻五溪地区。当年驻扎于洪江青山界的“雄溪蛮”苗王曾率部抵抗,苗民发挥苗船灵巧的优势,昼伏夜袭,节节骚扰,使其不得不暂且退兵。苗王为庆祝此次胜利,遂将青山界苗王寨近旁的街道命名为“庆安里” ,以示庆祝胜利、祈福平安。至今庆安里街道依然存在,只是久历沧桑,几成危楼。同时在苗王寨的山后,扩建天王庙,以谢天王护佑。值得一提的是“天王庙”为苗民祭祀天王所专有,正如同各地的万寿宫都是江西会馆,各地天后宫都是福建会馆一样。从当年洪江的天王庙的宏大规模可以推想当年洪江“雄溪蛮”的力量之强盛。天王庙自 1956 年改办中学,今已为洪江二中校址。至民国时期此庙一直为“沱江会馆”馆址,是苗胞聚会商事之所。待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明朝军师刘伯温亲率大部分由江西人、徽州人组成的军队移师洪江,驻军于古商城的中心位置堡子坳。苗王见势不妙,乃率部众逃遁。

这是苗王离开洪江的其中一个民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