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隐含着深刻的社会发展真谛。
其他诸侯国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君主一个做法,既使是一个好的国策,也延续不了一两代,君主的随意性极大,几乎经常处于动荡状态。
而秦国一个“商鞅变法”国策,能延续一百多年、几代君主而不变。其中的奥妙值得探讨。
南宫外史认为,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秦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落后地区民风淳朴、民众憨厚,即仁厚。
秦国地处四面险关之内,夷狄风俗浓厚,天下乱则闭关自守,天下和则稍与诸侯来往。故地闭塞而民淳朴,世世务农牧马,不闻其他。而国君也淳朴节俭,不事奢侈。
秦穆公曾失马,被农夫杀吃,穆公不但不怪罪,反而赐给酒食,说:“吃了骏马肉不喝酒,会伤害身体”,这就是国君的作风。农夫也知恩图报,在秦晋韩原之战中冒死救出穆公,这就是民众的风俗。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能,用五张羊皮把他从楚国赎回来,谈了三天话,就把国家政事交给百里奚。这也说明穆公的清廉和淳朴本性。
晋国内乱,夷吾以割让土地为条件,向穆公请求支持他继位。待继位为晋惠公后,立即撕毁承诺,穆公也谅解了他。晋国遭灾,秦国又支援他粮食;待到秦国遭灾,晋国反而趁机去讨伐秦国;夷吾被秦国打败被俘,在多方求情下,放回了夷吾; 晋国又遭灾,秦国一如既往,照样支援晋国粮食。这些都说明秦国民风很淳朴。
在秦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民风淳朴的大环境下,民众是容易接受国君领导的。即使商鞅变法,用严苛的法律来管理秦国,虽然才开始民众不习惯,但只要国君在法律面前一视同仁,奖罚分明,讲究诚信,民众最终还是接受了。
这就是商鞅变法盛行百年而不衰的社会基础和民众基础。离开了秦国这样的基础就不一定适用。秦后期陈胜等农民起义,秦朝被很快推翻,这事实就证明离开特定的基础就不适用了。
二、其他各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但奢侈腐化,充满诈智。
山东诸侯国,经济发达,文化进步,民众思想开阔、开放,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但是伴随着经济发达而带来的是奢侈腐化,自上而下,竞相奢侈,打破了周礼规定的待遇标准,厅堂馆舍、高台深池,耗尽民脂民膏。
随着文化繁荣而带来的不是社会进步,思想境界高尚,道德深厚,而是充满诈智,尔虞我诈。
就拿晋国来说,晋献公的晋国是他父亲夺取晋国嫡系得来的,到献公继位,担心群公子作乱,盖了一座城,把群公子家小仆从等几万人骗到城里,火烧刀砍,全部杀死。献公不但杀群公子,为了让宠爱的儿子继位,还对自己的几个无罪的亲生儿子大开杀戒。导致公室衰微,而大臣势力盖过国君势力;为了壮大公室,晋君竟用卿大夫的支系子孙冒充公室大夫。
晋国为争霸,扩充五军,又导致卿大夫势力进一步强大,六卿专权。待到晋君认识到弊病后,就大批屠杀卿大夫,卿大夫也反叛杀晋君;最终导致韩魏赵瓜分晋国。
晋国被弑、被废的国君有十三个,其他诸侯国这种情况也很多。但这种内乱的情况,在秦国就非常少。
晋惠公在对待秦国的问题上,就多次不守信用,只讲欺诈,不守道义和仁德。与秦国形成鲜明对比。
三、以法治国,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是个好的管理办法。
依法管理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简捷的管理模式,无论哪个国君执政,都可以按部就班地按照这个模式管理下去。既简单,又省事,而且办事效率还高。(这里讲的是依法治国的特点,至于制定的法律是不是有漏洞?是不是合理公平?那是另一个问题,在此不讨论。)所以,历代秦国国君都按照这个模式进行下去;又由于商鞅制定的法律涉及面极广,所以,在管理上,也能延续下去。到秦始皇时,又命李斯和赵高重新制定或审定了法律。
四、秦国吸收他国文化是吸取精华,而摈弃糟粕。
秦国闭塞落后,但他能积极吸收周朝和其他诸侯国的先进文化和杰出人才。《诗经》在秦朝也很流行;重用百里奚、商鞅、范雎、张仪、李斯等六国人,这些人为秦国带来先进文化和先进管理经验,但对六国的奢侈腐化作风等,秦国则是杜绝门外的。可以说,秦国吸收六国经验,都是六国的精华部分。六国的奢侈腐化直到秦始皇时才开始流行起来。
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秦国依然保持着忠厚淳朴的本质;重用商鞅,以法治国,政治更加清明廉洁,朝廷朴素静穆,百官克己奉公,民众勤劳淳朴,各安其事,按荀子的话讲,就是古风穆穆。绝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秦国在与发达的山东六国发生碰撞时,不失根本,接受精华,达到强盛,这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光辉榜样。
这与戎王也是个对比:秦穆公想得到贤人由余,送给戎王十六名歌舞女伎,戎王从此沉湎女色,荒废政务,腐化堕落下去,终被秦所灭。落后的戎族与相较先进的秦国发生碰撞,戎族接受的不是秦国的先进文化,而是骄奢淫逸,自此腐化堕落。
五、秦国的失败是重刑轻德,不知变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十三年时间就被推翻了。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商鞅变法有失偏颇,过分夸大刑法的作用,而忽视了德教、仁政的重要性。
统一中国后,依然墨守商鞅变法,而不知变通和改革,没有随着国民情况的变化而适当调整法律体系;没有及时转变耕战但主要为战服务的治理目标;把商鞅变法原封不动地应用于六国民众,无异于削足适履。最终导致民众起义,推翻其统治。
人,能居安思危的毕竟不多,通常的情况是:居安思淫,居危思变。秦国能够数代君王保持励精图治,主要原因应该与秦国的开拓奋进创业的文化基因和“内忧外患”而惟有自强不息的环境有关。
开拓奋进的创业基因
在春秋战国的140多个诸侯国中,早期强大或有名望的诸侯国中,吴国被越国所灭,晋国被国内三家所分,郑国被韩国破灭,宋国被齐楚魏瓜分,其它鲁国、卫国、虞国、虢国、杞国、陈国、蔡国、徐国、中山国等等皆被大国吞并,日益强大或基本上还保持强盛不灭的只有秦国、齐国、楚国、越国、燕国及其韩、魏、赵国。
秦人的先祖是商朝时期镇守西部的将领,后封为诸侯;西周初期被周孝王认可为附庸国,实际上纯粹就是“西部牧马人”。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并将其所获之地犬丘(今天水)赐予他,名为秦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击杀,只因秦襄公保护并协助后来的周平王建立东周有功而被封侯,但与其他诸侯不同,不是被赐封一块土地,而是让他自己去打,如果打下来了,岐山以西都归他,但岐山以东还得献给周朝。
自秦襄公以后的近百年间,历经几代君王的征战,到秦穆公时先后攻灭了周边的12个犬戎部落,开疆辟土千余里,才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大国的地位。所以,秦国有开拓奋进、开疆辟土创业的文化基因。
“内忧外患”的生存环境
由于秦国所处之地于东边的周朝一边是强大的楚国、晋国以及后来的韩魏赵国,而周边均为强悍的羌氐戎人,真是背腹受敌、“内忧外患”,一方面造就了秦人勇猛强悍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被迫养成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求强图存的社会风气。
反观环境条件优越、周边强敌不多的诸侯国,如齐国、越国、楚国等,则至多为求平求安,甚至是居安思淫,而缺少了锐意改革进取之风。所以,秦国能够成为最终统一六国的强国,也是历史的必然。
秦国的君王也不是一直都励精图治,在战国初期和到商鞅变法这段时间,秦国有好几百年的时间都不敢冒头,屈居在二流地位,除了受到晋楚这些强大国家的施压之外,也是因为秦国出现了好几代专门搞破坏的继承人,使得秦国的国力慢慢衰弱了下去。
1.
秦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的得力干将,直到周孝王六年,秦国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纳为附属国,责任也是守着西北边界。
秦国真正受到赏识的时候是周幽王被西戎攻杀,秦襄公率兵前来营救有功,然后周王室东迁,秦国护送又有功劳,才有了正式的诸侯身份,被周天子赐封西周周故地。
2.
早在春秋秦穆公时期,靠着夺取西戎的数千里土地,秦国变得国力强盛,继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值得一说的是秦晋之好这段时间,秦国跟晋国是相邻的国家,晋国当时比秦国强,秦国就想让晋国成为自己的友国以达到控制晋国的目的,所以秦国前后拥立了晋惠公、晋文公。
而晋国也想秦国成为自己的帮手,所以跟秦国的关系很好。秦国还是很有义气的,晋国在晋文公重耳称霸之前,曾多次反复出现夺嫡事件,都是秦国靠着嫁妹妹和女儿们解决了晋国公子的问题。
但晋国的晋惠公出了名的忘恩负义,他是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重耳的弟弟,他被迫流亡的过程中是秦国帮助他重回晋国并做了君主,而且还承诺回国后把河西之地送给秦国,但回国之后晋惠公就拒绝送地,还趁着秦国饥荒之年,乘人之危的攻打秦国。
3.
于是在晋文公去世之后,秦穆公就想进攻中原,但是晋文公时期励精图治把晋国治理的很强大,晋国大败秦国后,秦国认为时机未到,自此更加奋发图强起来,向西扩张土地,在内任用贤才等。
但秦穆公死之前都没有称霸中原,因为被楚庄王给抢了先机,秦国也被晋国折腾的默默的打起酱油来,据历史记载,直到秦厉共公时期,秦国才再一次出头了。
秦国专门搞破坏的君王就是在秦厉共公死后才出来的,秦国发生内乱,导致秦国自此变得一蹶不振。而三晋分家中的魏国因为吴起变法,首次创新,迅速变得强大起来。
再后来,魏国在阴晋之战中以五万兵力大败秦军五十万,秦国就再也无法与三晋对抗。之后三晋也出现了分裂,秦国才得以喘息。秦献公即位后秦国慢慢稳定起来,继而因商鞅变法,秦国才再次强大并实现了六国统一。
4.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 秦穆公之前的君王都是励精图治,但因为运气不好,要么是晋国称霸,要么是楚国称霸,之后秦国近百年就没有了明君直到秦厉共公出现,以及秦孝公的商鞅变法,才成为了统一六国的霸主。
秦始于为周天子牧马,后救周天子于危难之中,以忠孝起家以道德发家,以征伐夷狄发迹,靠商鞅变法一统,能文能武,崇德尚义,秦人耐苦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