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早年未能灭秦,历来为后人所诟病。
可是,仔细回顾这段历史,魏国曾一心要攻秦,最后未灭秦,绝非简单的“选择失误”。他曾一心想先打秦,但因为在细节上的失误(而不是战略选择上的失误),使他最终无法灭秦,霸业衰落。
哭泣的名将
前390年,魏河西。一辆疾驰的马车停了下来。一位地位尊贵的中年人缓步走下车,静静地看着黄河。望着奔腾的黄河,这位中年人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仆人急切地走过来:您戎马一生,刀光剑影中从不变色,为什么现在痛哭起来了呢?
中年人叹息道:这片土地,正是用武之地,我和兄弟们浴血奋战才保住了此地。我正准备借此大展宏图,怎会预料到我王不用我了呢?王不用我,这片土地只怕很快就会丢失了!我不是为自己哭,我是哭那些为这片土地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呀! 良久,他依依不舍地上车离开。
这位中年人,正是史诗级兵法家吴起。他所离开的河西之地,在他离开后的第二年,就遭到了秦国的大规模进攻。
伴随他离去的,是他呕心沥血的煌煌大魏,对秦国的优势。
魏长期把攻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早在魏被正式承认为诸侯之前,魏就把攻秦作为他的主要发展方向。
前439年,魏在河西筑少梁城,开始了对秦战争。 在此后的三十年里,秦魏之间大打出手。终以魏攻占河西与关中东部而告一断落。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十年里,魏为了集中力量攻秦,在东、南方向放弃了一些局部利益。
前413年,齐、楚,分别大败魏。 可是,魏却并没有立刻作出反击,而是依然心无旁骛地推进对秦的战争。 直到前407年,魏攻占全部河西及关中东部后,才腾出手来,反击齐、楚。
魏的位置,决定了他很难专力灭秦 后人常常诟病魏国:四面树敌。
地处四战之地的魏,是各个大国在谋求发展时的首选目标! 历史的车轮已进入战国时代,各大国对小国的攻伐已经基本结束。他们要想寻求新的发展,势必要选择大国进行攻伐。
不管是楚悼王、陈和,还是后来的齐威王,他们都是积极进取之主。他们要积极进取,地处中原的三晋都是他们天然的攻取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通过单纯的外交来“安抚”齐、楚,全力攻秦,是一厢情愿的!
魏在平定河西后,转身先与齐、楚作战,挫败对方的势头,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意外的灭秦机会,却被内部斗争所耽误
尽管魏在对东方作战时连续取胜,但齐、楚都继续长期对抗魏,使得魏被迫将主力放在东、南线,无力对秦做新的军事行动。
可是,一个天才人物,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了灭秦的机会!
前391年,秦在楚国的怂恿下,发起了对魏的战争。 面对浩浩荡荡的50万秦军,魏吴起仅率数万魏武卒发起反击,大破秦军!(战国时兵力具体如何,争不清,但此战吴起以少胜多是必然) 魏军一路追击,一直攻到秦的腹地!
此时,魏有极佳的灭秦机会! 由于吴起所率的,是自己在河西操练的魏武卒,魏国东方的军事力量被动用的不多。因此,吴起的攻势,不会削弱魏在东线的力量! 而“提兵三万,横扫天下”的吴起,有能力指挥这只魏军大举攻秦! 可是,吴起遭到魏国国内的排挤,被迫出走(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幕) !
吴起的出走,原因绝非仅仅是史书所说的“拒绝公主”之类的家常事务。
吴起的出走,根本在于:魏变法不彻底,老世族势力依然在国内占据绝对的影响力!
因此,即使战功卓著,吴起依然要把相位让给“上使国君安心,下使百姓信服”的世族们! 本就已经威胁世族地位的吴起,攻秦又已取得重大胜利。此时,吴起彻底成为魏国老旧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是,吴起的出走,并是魏放弃这次机会的决定性原因!
事实上,魏换将后,依然有能力继续对秦发起进攻! 直到前350年,已经衰落的魏国反击秦国时,都打得秦孝公被迫割地求和。
魏有能力继续以吴起留下的班底攻秦!
不卑不亢的承诺
吴起出走这年,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前390年,流亡魏国的秦公子连得到消息:魏国愿支持他回去做秦公。
这是很难回答的一个消息:如果拒绝,他可能会有杀身之祸!如果答应,他很可能使秦被魏所操纵!
公子连想了良久,不卑不亢:我也想回去做秦公。但是我想靠自己的力量,不想劳烦魏国!我在魏国流亡30年,深受大王的恩惠!因此,只要大王在位一天,我就不攻魏!
这位公子连,就是后来的秦献公。 这个承诺魏武侯当然不满意!可是,魏武侯依然答应了他! 秦献公回国后,模仿魏国法度改革,在魏武后去世后,发起了对魏数次大规模进攻!
握手言和
魏武侯为什么“轻易做不划算的买卖”?
我们再看下一笔买卖!
同样是在吴起出走的这一年,魏国牵线搭桥,让周天子承认了田氏在齐国的诸侯之位! 魏、齐之前曾大打出手若干年,是彼此主要的竞争对手。 可是,为什么魏王在占据优势时,还要主动示好,帮人家提高政治地位呢?
魏最大的威胁:三晋分裂
魏在同一年,同时停止了对秦、齐的争斗,说明魏国遇到了比更大的威胁:三晋分裂!
翻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赵、韩虽然国力远不如齐、楚,但对魏国的威胁非常大! 一旦赵、韩封锁上党,魏国分分钟就会被分成两半!
事实上,当时赵、韩对魏的威胁,还远不只如此!
魏惠王即位之初,赵、韩一起支持惠王的政敌争夺魏国君位。 赵、韩两国君主的争论,说明了当时魏国的尴尬形势。
赵君希望把魏国一分为二,彻底变成两个中等诸侯! 韩侯反对,说要另立一个魏君,让魏割让土地给韩赵就可以了。 赵君答:看来你还在为攻郑的事情留力,不如这样,你们先回去,这里交给我们!
这个争执说明:同为三晋的赵、韩,在魏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他们有能力直接把魏国颠覆,造成远远大于齐、楚的威胁!
因此,在吴起攻秦大获全胜时,魏采取了同时与秦、齐结好的政策! 无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形势逆转,源自三晋不合
魏开始对韩、赵分别用兵,希望重新控制三晋! 可是,魏失算了。韩、赵自然不难被魏打败,可问题是:齐、楚、秦,都担心魏独霸三晋! 于是,刚收了魏国大礼包的齐国没有去还人情,反而大举介入三晋之争。
“围魏救赵”、“围魏救韩”,彻底把魏国从霸主位置上拉了下去!
魏弱下来后,秦逐渐采取反击,逐渐收复河西,逆转了形势!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一个强大的中原霸主,是所有诸侯的眼中钉!齐楚,不会坐视魏重整三晋,也不会坐视魏一口吞秦!
从上面的回顾,我们会发现: 魏想要通过外交手段,使自己专心选择先专门攻秦,是一厢情愿的。魏在战略方向的调整上,也基本根据形势需要,中规中矩,没有低级失误,绝非后人说的“愚昧不堪”。
非常之事,待非常之人。无论哪个时代,要想浑一天下,都是极为困难的。要浑一天下,仅仅靠“避免低级失误”是远远不够的!
朱元璋在评价魏武侯时的话,说明了这个问题:楚庄王时,大家开会开会讨论时,各个面有忧色;魏武侯时,大家开会讨论问题时各个面露喜色。面露忧色,就有小心谨慎,面露喜色,就自高自大,举措失当。
因此,我认为,魏国的衰落,并非他在大的战略方向上有什么大的短见。而是他在细节的操作上有问题。最终,霸业中落!
秦国曾屡次反击魏,都成效不大,假如没有后来的商鞅变法,国力强大,后人会不会说秦人不断招惹魏国是“选择失误”呢?
魏国如果能处理好与三晋关系,对内坚持魏文侯时期的用贤风格,即使不灭秦,难道就不能长期保持优势?
魏没有灭秦,绝非主动选择失误,只是是形势所迫。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魏太快就衰落了,没有等到形势允许的那一天!
人们在回顾过往时,总是偏好找出“选择”上的问题,可是,决定成败的,往往是“细节”上的问题。因为:如果细节没做好,事实上可以主动作出的选择很少,就像本文中的魏国一样。
魏文侯在位50年,举贤任能,德高望重,使得韩、赵两国纷纷到安邑朝拜,魏国因此得以携晋国之霸权余威,各国莫不敢撄三晋之兵锋。
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三国土地彼此犬牙交错,尤其是魏国的土地,被韩国、赵国切割的支离破碎。魏国的土地有两个主要地区,以安邑为核心的河东地区和以邺城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两块核心区之间由上党走廊联系,魏国的国土呈哑铃状。魏国自认是三晋大哥,对近在迟尺的韩赵竭尽笼络之能事,自然不能对身边的小弟下手。因此,魏国将扩张的首选方向选在了秦国的河西。
(三家分晋)
秦魏争夺的河西之地,并不是汉武帝的河西走廊,而是今陕西省关中东部黄河洛河之间的地区,大致包括今大荔县,合阳县,韩城市。河西之地在西周、春秋早期并不属于秦、晋任何一国,至晋献公时期被晋国夺取部分,同时期秦国也夺取一部分。此后河西之地一直被秦、晋两国争夺,但大体是秦国占有河西的西半部分(洛水流域),晋国占有河西的东半部分(黄河流域)。魏国的国都安邑就在黄河边上,最容易受到周边的秦、赵、韩等国的夹击,因此魏国自然也希望能够拓展河西腹地,扩大战略缓冲地带。
(魏国重新夺回河西)
后来中兴秦国的秦献公,名连,十岁时父亲去世,本来君位该轮到他坐。可是他的叔祖欺他年少,竟将君位抢去了,是为秦简公。十岁的公子连为防不测,逃到东边的邻国魏国,开始了长达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涯。这是公元前424年的事。
魏国当时是中原各国中的超级强国,当时的魏文侯春秋正盛,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推行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国力强盛,奠定了此后魏国长达百年的霸业。然而此时的秦国却国力疲弱,政权不稳,国君的废立经常是由几个庶长说了算。
魏强秦弱,魏国对河西之地志在必得,因此自公元前413年开始,魏文侯以吴起为将,接连进攻秦国河西。到公元前408年,吴起率领魏武卒完全夺取了秦国早期占有的河西之地。吴起为河西守,对秦国执行了强势的压迫政策。此时的秦国只占有陇山以东、洛河以西、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土地狭小。在魏国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秦国几有灭亡的危险。魏国国内也有很多人对灭秦有很大的兴趣,魏国朝堂上的策论,随时都能决定秦国的生死。
秦国的困顿低落与魏国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大地刺激了在魏国流亡的公子连。想到秦国的衰败和自己的遭遇,公子连产生了夺回君位、实行新政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由于公子连曾经是被立为太子的秦国废君,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因而魏国给公子连的待遇很优厚。公子连一方面研究学习魏国的强国经验,一方面密切注视秦国国内的局势。
(最终得以回国即位的秦献公)
话分两头。这魏国在夺取了河西之地后,兵锋北上,马不停蹄,又将矛头对准中山国(今河北西南部)。魏军在经过三年作战,中山军力量耗尽,魏军最终占领中山国全境。魏文侯随即命太子击镇守中山地,而封乐羊于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此时魏国的国土达到鼎盛,国力强盛,已臻于鼎盛。魏文侯去世后,魏武候也是一代明君,将魏文侯开创的霸业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连齐国的田和想求封诸侯都得通过魏武侯向周天子讨封。秦出子元年(公元前386年),田和被正式列为诸侯,田氏代齐的事实在法律上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
然而,三晋一体的国家联盟此时出现了裂隙。韩、赵、魏经常在一起行动,先后打败过齐国和楚国,夺取了楚、郑、宋等国的大片土地。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些土地因为与南面的韩魏接壤而多为两国所占,北边的赵国与这些新得到的土地不接壤而经常是跟着魏韩白忙活。
赵国此时对北进尚无兴趣,对中原地区的膏腴之地兴趣颇大。然而,魏武候却对对赵国的南进中原非常抵制,这就引起了赵国的强烈不满。于是,赵敬侯决定把都城迁往更利于防守的邯郸,以便于同魏国展开对土地的争夺。
邯郸西、南、东为漳河环绕,西边更是有太行山为防魏、韩的天然屏障。中牟突入魏国的势力范围,处境危险,不利于同象魏国这样的强大对手作战。赵敬侯迁都邯郸后,主要的攻取对象是卫国的土地,这就会威胁到控制卫国的魏国的利益。
赵国考虑到自己对中原的野心,会遭到魏国的抵制,因此就与离魏赴楚的吴起联系紧密。赵楚联合,对魏国占领的重要城市大梁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吴起也带着楚军北上黄河,与赵军遥相呼应。在魏国的西边的秦国原是魏国的死敌,此时为了图存也与赵、楚联系紧密。魏武侯说:“今秦胁吾西,楚带吾南,赵冲吾北,齐临吾东,燕绝吾后,韩居吾前,六国兵四守,势甚不便,忧此奈何?”如果秦、赵、楚联合进攻魏国,魏国就将处于南北西三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魏武侯决定利用秦国的内政不稳,把颠覆秦政权作为魏国冲出三国包围的突破口。尽管秦国是三国中最弱的,但此时解决秦国不能靠战争。如果魏国攻秦,赵、楚必定会趁势南北夹攻,这正中了赵、楚的下怀。魏武侯决定采用一个既省力又省事的办法——把公子连送回秦国,帮助公子连夺取政权,建立一个亲魏政府。在魏武候的盘算里,即使公子连夺权失败,秦国也必将陷入混乱,无暇东顾。
(魏武候时魏国四面树敌)
公子连也在密切关注魏国目前的形势,也知道魏武侯支持自己归国的用意。魏国善待自己将近三十年,此前一直没有提出要送自己归国,本来就是要把自己留在刀刃上使用。而此时魏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险恶,正是要利用自己的时候。公子连虽然有强烈的归国执政愿望,但他知道,秦国与魏国是死敌,如果是魏国送他回去,自己肯定不会受到秦国人的拥戴。另外,如果自己是在魏国支持下夺得政权,必然会要受到魏国的制约,而对秦国不利。可是他也不能拒绝魏武侯,不然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公子连打算自己独自归国,因此谢绝了魏国的护送。魏武侯见公子连答应归国,目的已达到,便赠给公子连车马和大量金银珠宝,问公子连何时启程,到时好为他饯行。公子连说至少得需要一年,到时定向武侯辞别。武侯虽然不是很高兴,但还是礼貌地与公子连道别。此前,公子连也在想利用秦国的内政不稳夺回君位,但他不愿意接受魏国的帮助,受魏武侯的摆布。魏武侯的建议让公子连既不能接受,也不能拒绝,反倒迫使他立即开始了夺权的准备活动。
在筹划了一年后,公子连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准备动身。在与魏武侯辞别的时候,公子连与魏武侯盟誓,公子连感谢三十年来魏国对自己的盛情款待,如果公子连成功地夺回君位,秦国保证在魏武侯在世的时候不与魏国为敌——这个誓言让魏武侯很不舒服。公元前385年,秦庶长菌改迎立公子连于河西,是为中兴秦国的秦献公。
秦献公即位后,埋头改革、励精图治,不参与其他国家间的争斗,秦国的国力渐强,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军队的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秦人对恢复秦穆公时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魏武候在公元前370年去世后,魏国的君位传承出现了动乱,因此诱发了韩国和赵国攻打魏国的浊泽之战。韩赵联军在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赵、韩的严重分歧,因不能协同而由胜转败,使魏国终免于分割。此后,三晋之间的友好局面一去不返。韩国由于国土被魏国包围,且同处中原,唇亡齿寒,因此一直与魏国交好,赵国则渐渐形同陌路。
公元前366年,秦献公以韩魏两国威胁周天子显王为由,起兵勤王,在洛阳打败了韩魏两军,得到周显王的赞赏,秦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下令秦军攻魏河西,夺取了秦国的故土河西地,一直打过黄河,深入魏境到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斩首六万,取得了秦国前所未有的大胜利。然而没过多久,魏惠王结束了南方的战事,转而攻秦,因此重又将河西之地夺回。
尽管如此,魏惠王时期的魏国虽然国力依然强大,但是周边的齐国、楚国都在崛起,且对魏国频频发起攻击,魏国单独攻灭秦国必然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因此尽管魏国依然比秦国强大,但是魏国单独灭秦的时机已经过去了。而且,更让魏国雪上加霜的是,魏国的改革事业停滞了,魏人满足于取得的成就,失去了居安思危的意识。这使得魏国空有大把人才,却终不能用。此后,在与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的对阵中,魏国因为在制度上、意识上的懈怠和自满思想,终于付出了巨大代价,不仅被当年欺负的秦国击败,甚至最后因此而亡国。
(失去河西、河东后的魏国)
四战之地、危机四伏的环境催生了魏国人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促成了魏国最先变法。在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前期的近一百年中,魏国挟变法之威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不过,作为第一个变法的国家,魏国变法虽然内容全面,但并不彻底。连续的胜利和霸主的光环,逐渐遮掩了魏国人的眼睛,蒙蔽了魏国人的头脑。魏武候做太子时,因为与贤人打招呼没有下车就被批评不尊重人才,到了魏惠王时,对于人才的态度就更有些形式主义了。商鞅去魏时曾说:“魏国朝野已经被表面强盛所迷醉。连同魏王,没有人会想到魏国的实力正在日渐萎缩,更没有人想到魏国需要第二次变法,第二次登攀。”
忧患意识令魏国人致力于求贤变法,而多年的优势地位又让魏国人失去了忧患意识。假如魏国能再次率先发起二次变法,魏国的国力再上一个台阶,在制度上引领战国七雄,那么最终统一中国的也未必一定是秦国。相比秦国来说,魏国的优势太强大了,而且魏国已经占得了先手。
可是一条悖论却是,在人类史上,最强大的国家往往会最先失去了求变创新的动力,变得越来越僵化。李悝完成了魏国在经济、政治、法制领域的改革,吴起完成了军事领域的改革,可是魏国变法的目的是快速强国,求速、求稳,因此局限性很大。魏国变法并没有废除世袭贵族封地制,贵族封地拥有相对独立的治民权、财政权、私兵权。这些世家大族,是变法最大的阻碍力量。吴起死于楚,商鞅死于秦,根源就是得罪了根深蒂固的世族势力。
魏国的变法为了减少改革阻力,没有触动这些封地世族的核心利益。这让魏国在变法过程中,基本保持了政治稳定。而称霸的实际效果,也基本上满足了魏国的发展需求。魏国新旧势力在变法中相互妥协,取得了各自满意的结果。这种妥协,造成了魏国政治的腐败,以及社会阶层的固化。在李悝、吴起之后,魏国的很多人才都没能留在魏国。
(秦国新军已成)
魏国在发达时没有在制度上进行彻底的革命,他们满足于取得的成就,从而失去了先机。在与秦国的争夺河西的百年之战中,魏国最终落败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魏国处于四战之地而在战略方向上多有掣肘,更在于魏国已经从一个变法图强的新锐帝国变成了老大帝国。当垂垂老矣的魏国朝堂上,魏国君臣还在目中无人地评论蛮邦秦国时,秦国变法后立足于普遍授田制的新军已然练成。
魏国是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确实有能力消灭秦国。
但是,春秋五霸刚刚结束,战国时期刚刚到来,这个时候还存在周天子的余威。
魏国是不能随便灭掉一个诸侯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其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尽管你魏国很强大,但是要真正的灭亡一个国家,这在战国初期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可能会引来齐国、赵国等强国的出兵干涉
比如齐桓公就是通过“尊王攘夷”的方式,来惩罚一些不听话的诸侯国,但是他并不是以消灭一个国家为目的。而且尽自己的能力去恢复被灭亡的诸侯国。
只要周天子还存在,周朝仍然还是表面上的诸侯共主,各国还是要服从周天子的。
比如三家分晋的时候,赵、魏、韩三国的国君,还是要接受周天子的册封。也就是说各个国家之间可以打来打去。
但是真正要把一个国家给灭了。这就会引起别的国家的干预。
所以战国初期,很多国家的战争,都是通过割地赔款的形式来解决冲突问题。魏国事实上已经占领了秦国的很大一部分土地,比如秦国的河西地区。
在吴起驻守西河郡的时候,在公元前389年,秦魏两国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特别是为争夺阴晋城,秦兵50万被5万魏军打败,此后,吴起又在武城击败秦军主力。
从此秦军一蹶不振,魏国完全有机会灭掉秦国,可是魏武侯却突然撤掉了吴起的军职。
可以看出,魏武侯的目的还是为了掠夺秦国东部地区的肥沃土地而已。
其二、秦国被认为是偏僻落后,而且有点野蛮的国家,不值得魏国去全面占领和费力经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秦国被认为是偏僻落后的国家,这些地方是地广人稀,经济落后,而且存在很多不开化的民族。落后的秦国被魏国人认为是不开化的野蛮的地方。
魏国正处在中原地区,被认为是礼仪之邦,所以对魏国来说,能够占领秦国东部的发达地区,它就已经心满意足,根本就无意去经营秦国的西部地区。
而且,就算占领了这些地广人稀的秦地,也没办法在那个地方建立起牢固的统治。
因为秦国人比较擅长骑射,秦国的骑兵比较强大。尽管他们不擅长攻城略地,但是野战能力很强,魏军也不可能彻底的消灭这些秦军。
总而言之,魏国没有借口来消灭一个诸侯国。当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尽管魏国很强大,但是要真正的灭亡一个国家,这在战国初期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可能会引来齐国、赵国等强国的出兵干涉,这样就会得不偿失。
所以从道义和实际利益来说,魏国都没有必要把秦国给灭了。
我是@龚柳辉,请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分享!
魏国最强大的时候不灭秦国跟魏国的战略布局有关,简而言之就是魏国志在中原,秦国在魏国眼中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远不如近在身边的韩赵两国富裕。另外秦人骁勇善战,他们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性格会让魏国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旦齐国趁魏国灭秦而图谋中原,则魏国的统一大业危矣!
魏国作为战国初期第一霸主,对他威胁最大的国家是新兴的齐国和老牌强国楚国,秦国奄奄待毙但拼起命来也不可小视。因此魏国的国策是削弱秦国,先统一三晋,再击灭齐楚,最后收拾燕国跟秦国这两个小弱国。如果全力灭秦,那么会导致统一三晋的目标滞后,而且灭秦不得实利,反有被他国合纵攻击的可能!
秦魏两国是世仇,秦国以老牌强国自居,魏国以晋国正统自居。魏国强大了就要收复晋国割给秦国的河西失地;秦国虽然小弱,但也寸土不让,跟强魏死磕二十余年,大大牵制了魏国统一三晋的进程。秦孝公继位后,主动与魏国耦合,割土自保。魏国乐于见到秦国龟缩自保,不来骚扰魏国即可!
秦魏耦合以后,魏国开始了他的统一三晋大业,开始了与齐国的明争暗斗!魏国发动大军灭赵,赵齐两国通过桂陵之战击败了魏军;魏国又发动灭韩之战,韩齐两国通过马陵之战击败了魏国!两次灭国大战均以魏国失败而终,魏国的霸权丢失,秦国则通过商鞅变法而浴火重生!齐楚秦魏四强并立时代开始!
三家分晋时,赵国最强。在魏文侯的领导下,魏国后来居上,成为三晋的大哥,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三家分晋后,魏文侯的战略是三晋联合。赵国占有原晋国北部土地,北面中山国是他们的心头大患。韩国地处原晋国东部,对郑国虎视眈眈。魏国则占有原晋国西南土地,与秦国隔河相望,秦国成为魏国早期扩张的目标。
秦魏之争在于河西。对于魏文侯来说,夺得河西就能把秦国死死控制在西部荒蛮之地。
魏文侯前期,把战略重心放在西部秦国,积极主动的发动了多次战役,取得了河西少梁等重要军事据点。到了吴起被任命为攻秦主将的时候,更是取得累累硕果。河西防线被突破以后,秦之渭河平原咽喉郑便进入吴起视线,这引起了秦国的极大恐慌!为何恐慌?一句话,郑若失守,渭河平原将唾手可及,渭河平原失手,秦国的粮仓便拱手予魏,国都也基本无险可守,秦国会灭国。后来魏国也确实取得了郑之战的胜利,进而全面控制河西,经营河西,并进行文化渗透。还在秦国北部原戎族地盘设置了上郡。
可是魏国为什么没有一举拿下渭河,攻入秦都雍呢?简单点说,魏国不想。透彻点说,魏国对鸡肋秦国不太感兴趣,他们攻打秦国的最大目的是期许别后院失火。因为中原才是魏国的战略所在,魏国是想独霸中原。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上尤为适用。三家分晋的最强赵国与后来居上的魏国的关系随着魏国的日益强大变得越发紧张起来,魏文侯也开始咄咄逼人了。
赵国后方中山国始终是他们的威胁,但是赵国在抵挡中山国时越发力不从心,魏文侯当然不会置之不理。赵国以西南智地为交换,换来魏国攻打中山。魏将乐羊经过三年苦战,终于打下中山,据为己有。此外魏国还顺手牵羊占了赵国一些土地,赵国心里也是有苦说不出。
此后,魏国的终极目标终于暴露无遗了,他们放声呐喊:中原我来了。首先是帮助韩国攻打郑国,魏国攻打宋国,占领了一部分卫国河内的土地。后来是帮助赵国攻打齐国,斩首三万。再后来韩、赵、魏联军一直攻打到齐国长城,齐国被迫割地求和。魏文侯为了把自己在东方占有的土地连成一片,又占领了卫国的濮阳附近的土地。
三家分晋时,赵国除了占有北方广大土地,在中原地区也有所染指,南方的版图已经伸到了卫国的北方,这似乎也是赵国图谋中原的伏笔。对于魏文侯而言,想要控制三晋,独霸中原,必须遏制赵国,使之不能南向。在多年的中原争夺战中,魏文侯也正是基于这个目标去圈地的。他们在赵国南向的重要地区埋下一根根钉子,甚至赵国的都城中牟都处于魏国的三面包围之中。魏文侯的文章让人叹为观止。
到了魏武侯时期,魏国对秦国的也是看不上眼。几次攻打秦国,多半不是主动出击;或者即便战胜秦国,也只是筑城守御。这些都反应出魏国初期心在中原。然而威名一时的魏国真的对吗?答案是不对。魏国为了独霸中原,放弃了灭亡秦国是魏国历史上最大的战略失误。只要魏国灭亡秦国,那么魏国就是以后的秦国,而且只要魏国想灭秦国,就一定能做到。有人说魏国不想太招摇,毕竟树大招风啊?难道楚国灭越国不怕树大招风?又有人说越国蛮夷也!在我看来,越国灭吴,入主中原,对比秦国,一点不缺中原化吧?
总结:魏国独霸中原盛极一时,却处处都是战略失误。独则不能并力三晋,霸则不合时宜(春秋诸侯才做的事),弃秦而谋中原是为养虎为患,终致秦国做大,灭亡六国,中原为蛮夷所有也!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