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丘处机是怎么样的?你怎么看?

历史上真实的丘处机是怎么样的?你怎么看?

历史上真实的丘处机是怎么样的?你怎么看?

1016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
最新回答 2022-08-11 06:26:13
共有2条回答
历史研习社

写丘处机的这篇小文,足足拖到了金庸先生仙逝。原因很简单,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忍不住跟着《射雕》的情节又走了一遍,后来干脆就专心追文去了。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像乔峰、郭靖、张无忌之类的大侠,是“江湖”的风骨;像欧阳锋、成昆、东风不败之类的大反派,是文字的张力;像黄蓉、任盈盈、小龙女之类的女子,是故事的风情……

而很多像丘处机这样的曾经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也出现于小说中,着上了“江湖”的味道。作者不仅是要借助杰出的历史人物,来展现侠义精神;更是要通过他们,将小说加入历史的底色,让受众更加具有代入感。


在历史上,丘处机是真实存在过的人,是道士,是掌教,是国师;而他也是像纲绳一样,把整个《射雕》故事都串联起来的人。


牛家村,丘处机以“侠道”的形象出场。


那道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全身罩满了白雪,背上斜插一柄长剑,剑把上黄色丝条在风中左右飞扬,风雪满天,大步独行,实在气概非凡。


历史上,丘处机很早就出家为道了。1148年,丘处机生于山东栖霞。幼失双亲,独栖山野。可能是过早地触到人生的悲凉底色,也可能是山东的“修行”氛围浓厚,丘处机的遁世之心很早就被激发出来。十九岁,处机于昆嵛山出家;次年,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此时,处机得了法号,真正成为了“长春子”。


“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着实符合他“蓑笠先生”的称号。


三人坐定,郭杨二人请教道人法号。道人道:‘贫道姓丘名处机……’杨铁心叫了一声:‘啊也!’跳起身来。郭啸天也吃了一惊,叫道:‘遮莫不是长春子吗?’丘处机笑道:‘这是道侣相赠的贱号,贫道愧不敢当。’郭啸天道:‘原来是全真派大侠长春子,真是有幸相见。’两人扑地便拜。


丘处机拱手道:‘贫道姓丘,请教各位的万儿。’丘处机威名震于南北,沙通天等互相望了一眼,均想:‘怪不得这道士名气这样大,果然了得。’


丘处机名震南北,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书中写到,沙通天等恶人对这位丘姓的“贫道”,早有耳闻、忌惮防备,而郭、杨二人初闻其名号时,更是“扑地便拜”。可见处机时已声名显赫。

郭、杨是敬服其侠义,沙则是感叹其功力。而历史上的真实的丘处机,究竟是为何而声名大振的呢?


磻溪穴居七年,龙门潜修六年,数十年的清修是出家人的根本。虽然深居简出、细细打磨的出世修行不一定得道,但还没开始就“大隐于世”的做法一定不是修行。“静思忘念,密考丹经”,广交名士,潜心修习。处机的生活虽是清苦,但终有所悟。


1188年,丘处机应召出山,赴燕京重塑先师王重阳与故去师兄马丹阳之相,任“高功”重职,阐扬教法、随坛作仪。


三年后,处机东归栖霞,建一道观,金章宗赐额,名曰“太虚”。


处机虽然不稀得搭理金人,但金国皇帝的“官方认证”与重视,却使得全真教由一“民间创业集团”,转为合法的正统宗教,长春子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丘处机指着地下碎裂的人头,说道:‘这人名叫王道乾,是个大大的汉奸。去岁皇帝派他去向金主庆贺生辰,他竟与金人勾结,图谋侵犯江南。贫道追了他十多天,才把他干了。’郭杨二人久闻江湖上言道,长春子丘处机武功卓绝,为人侠义,这是见他一片热肠,为国除奸,更是敬仰。


杨铁心叹道:‘大宋皇帝既向金国称臣,威猛文武百官还不都成了金人的奴才吗?’丘处机恨恨的道:‘出家人本应慈悲为怀,可是一见了害民奸贼、敌国仇寇,贫道竟是不能手下留情。’郭杨二人齐声道:‘杀得好,杀得好!’


作为道士的丘处机,却未必会武功;而他的侠义精神,也并非体现在杀人除奸的义举之上。


元太祖派近臣去请来了丘处机,以及他的十八个弟子。《元史》说他拒绝了金人的诏请,却赴了元人的“约”,个中缘由,不得而知。或许是丘处机有较高的政治嗅觉,或许就是因为敌人的敌人便是自己的朋友吧。

太祖待处机为上宾,唤处机为“神仙”,甚至还把虎符、玺书赐给了他。问其天下的“为治之方”,处机便劝诫太祖,若想统一天下,一定不能嗜杀,要以敬天爱民为本。还契合太祖期盼长生的心理,告诫他要减少征伐以内固精神,去暴止杀以外修阴德。

处机的游说,竟促使了太祖对中原的用兵有所和缓,而减少屠杀的发生。太祖还免除了全真教徒的赋税,处机借着道观的光广发度牒,招进了大量流民入教,使其免受战争流离与苛捐杂税之苦,救了万千人的性命,而为中原人所称道。


这种义举,隐去了刀光剑影,但不正是侠义精神的体现吗?


宋濂,《元史·丘处机传》

金庸,《射雕英雄传》

朱亚非,《论丘处机》

文史酒徒

提起丘处机就不得不先提到“全真教”与“王重阳”。王重阳也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出身于陕西咸阳大魏村。王重阳早年信奉儒学的,也曾参加过几次科考,无奈屡屡名落孙山。之后又勤习武功,虽然考中了,但是职位却不是非常理想。因此王重阳不得不感慨道:“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于是便愤然辞职,隐栖于山林。而后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得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王重阳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

修持结束后,王重阳便开始出游传道。先后收了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建立了全真教。这弟子七人对全真教的创教及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后世称他们为全真教七真。

王重阳去世后,大弟子马钰成为掌教。丘处机则入磻溪穴居,开始了自己的苦修生涯。先后历时六年,行携蓑笠,故而人们称他为“蓑笠先生”。此后,他又赴饶州龙门山(今宝鸡)隐居潜修七年,创立了自元以后在道教中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的全真龙门派,声望越来越高。在1203年,丘处机成为第五任全真教掌教,终于走到全真教的最前端,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

由于全真教信徒日益庞大,在整个北方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这渐渐引起了各方统治者的注意,想要通过拉拢丘处机来获得民心民意。1216年,丘处机正在登州,金朝的东平监军王庭玉带着金宣宗的诏书请其至金国新都南京,但被丘处机婉拒,而后南宋也派使者前来,同样也遭到了拒绝。

在动荡变幻的时局里,丘处机显然与这两个政治中心刻意地保持着距离,以免全真教被政治动乱波及。但当刘仲禄带着成吉思汗“如朕亲行,便宜行事”的金牌,率领20名蒙古士兵前来迎接丘处机赴雪山面见大汗时,时年已经七十二岁高龄的丘处机却答应了,表示愿意前去觐见成吉思汗。

许多人会赞叹丘处机高超的政治眼光,能在那个尘埃未定的时局便选中了了会是将来最终胜者的元朝,有人则乘机鄙薄丘处机野心勃勃、唯利是图、没有爱国情怀。但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天真勇敢伟大的理想主义者。那时的他已经是一个走到人生古稀之年的老者啊!在那个交通极其落后的时代,应允那一场远行,他是把自己的生命赌上了。名与利再重要,对于一个已经极尽尊荣的老者来说,哪有剩余的时光重要。但他应允了,因为他多次听说了蒙古人在战争中屠城的残暴。他想通过改变这个民族的王者来减少这种暴行。


欲以言止杀,天真而可贵,又因其历经的无数艰难和最后取得的成功,又显得可畏可敬!1220年,丘处机跟随刘仲禄出发,带着随行的十八位弟子一路跋涉,穿越高原、雪山、盆地,历时三年,行程35000里终于来到了雪山,即今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脉。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礼敬有加,先后与之“论道”三次。丘处机力劝他“清心寡欲”、“敬天爱民”、“好生止杀”。此时的成吉思汗年迈体衰,或许是思念故国,厌倦了战争吧,竟答应了丘处机的请求,传令三军,停止战争,班师回朝。丘处机“以言止杀”这一壮举也因此被东西方世代传唱着。

丘处机西行的见闻后来由弟子李志常整理记录,并编撰成书,书名为《长春真人西游记》 。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