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打下应天后,为何所有人都拥立朱棣为皇帝?

朱棣在打下应天后,为何所有人都拥立朱棣为皇帝?

朱棣在打下应天后,为何所有人都拥立朱棣为皇帝?

1003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
最新回答 2022-08-11 06:25:29
共有15条回答
小刀刀说史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留下遗诏让长孙朱允炆继承皇位,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大刀阔斧削除藩王,本来进展还挺顺利,谁知踫上了燕王朱棣这块硬骨头,不但啃不动,还遭到了朱棣的强烈反抗。

1402年6月13日,燕王朱棣兵锋直逼南京城北金川门,受命驻守的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选择了打开了城门投降,迎接燕王朱棣进入京城,大势已去的朱允炆疑似自焚身亡(另一说法为不知所踪),朱棣取而代之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

(朱棣剧照)

为何所有人都拥立朱棣为皇帝?

朱棣占领应天府时,以曹国公李景隆、谷王朱穗、兵部尚书茹瑺为代表的大部分朝臣,都选择了见风使舵,拋弃了朱允炆,拥立朱棣登上皇位。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拥立朱棣,朱棣的登基之路并不像表面看来那么“温柔”,而且还充满了血腥。

朱棣登基之初内心是有些发虚的。

早在明朝刚建立时,朱元璋为了防止权臣篡位夺权,赐予了藩王当“内有奸逆,必举兵讨伐清君侧。”的权利,这给朱棣钻了空子,指责提出削藩的齐泰、黄子澄为奸臣,起兵京师是为了‘清君侧,靖国难’,听起来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但朱元璋的‘遗训’里面还有这一条规定:藩王必须要有皇帝召唤才能起兵。所以朱棣起兵京师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是妥妥的乱臣贼子。

所以建文朝的一些骨干大臣,自然不会拥立朱棣这个‘逆贼’登基了。

但在皇权争夺中,根据‘胜王败寇’法则来说,输者就算多占理,反对也是无效的。

那么接下来便是‘顺者昌逆者亡’的戏码了,内心发虚的朱棣为了正‘视听’巩固皇权,自然不会心慈手软。

朱棣共清洗了建文帝共五十多位旧臣,整理其中一些比较典型的:

“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明史·方孝孺列传》载。

“主张削藩的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自然首当其冲,被朱棣下令凌迟处死,两家亲属亦牵连被害”。

“明朝第一大儒、文学博士、朱允炆的启蒙老师方孝孺,因拒绝帮朱棣起草登基诏书,被朱棣处以车裂之刑,其家人亦受株连”。

(方孝孺剧照)

“吏部侍郎练子宁,讽刺朱棣的“效仿周公旦辅助周成王”的义举之说,说朱棣实际上是狼子野心、大逆不道谋朝篡位,被朱棣割舌戮尸,并诛杀练氏族人151人,流放371人”。

朱棣处理了一些反对的顽固派后,剩下的自然是一些“拥立”他登基的人了。

朱棣得以这么顺利登基,离不开“灵魂人物”李景隆的助攻

从1339年朱棣起兵开始,朱文炆便委派长兴侯耿炳文为伐燕大将军。

(耿炳文剧照)

耿炳文何许人也?

耿炳文是明朝开国元勋之一,能力虽比不上徐达、常遇春等猛将,但也是经验丰富的兵将之一,而耿炳文擅长的是防守而不是攻坚,吃了一次败仗后,太常卿黄子澄就认为耿炳文年事已高(60多岁),已经不适合作为伐燕主帅,并向朱允炆举荐了曹国公李景隆。

而这李景隆只是练过兵,并没真正的上过战场,实战经验为零。

不过好在李景隆有一些能力还不错的手下,比如都督瞿能。

1339年9月,朱棣率兵奔袭大宁,李景隆知道后,便下令攻打朱棣老巢北平。在都督瞿能奋勇率领下,明政府军几乎攻破了张掖门,这时侯李景隆开始了他的骚操作。

为了不让瞿能抢去首功,就在差点攻破北平的时侯,李景隆居然下令瞿能撤退,这是明政府军离击败朱棣最近的一次。

之后李景隆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明政府军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被燕军击败,损失了数十万兵马,几乎将朱允炆的老本败了个一干二净,此后明政府军再也没有什么实力对燕军进行讨伐围剿。

李景隆因为一己私利,硬生生扭转了双方的对陈形势,明政府军由进攻进入了战略防守。

最奇葩的还是朱允炆。朝中大臣一致都认为李景隆是明政府军失利的罪魁祸首,应被诛杀,但朱允炆不听。

(朱允炆剧照)

1442年,燕军跨过了长江剑指南京应天府,这时朱允炆重新起用李景隆,派他和谷王朱橞率3000兵马镇守南京城北金川门。

当李景隆在城墙上看见朱棣的旌旗时,他选择了再次辜负朱允炆的信任,打开了城门,让朱棣兵不泣血就进入了南京城。

所以说,朱棣最终得以顺利登上皇位,李景隆的“汗马功劳”是不可忽视的。

综上所述,并不是所有人都拥立朱棣登基。而正是由于朱允炆的昏庸,盲目地信任李景隆,李景隆才能有机会“大力助攻”朱棣,朱允炆政府军三倍于朱棣的军力才会失败,朱棣的起兵造反之路才能如此顺畅,占领南京应天府才能如此不费吹灰之力。

子非鱼乎

胜者为王,败者寇,那个敢不拥立。加之朝野上下都惧朱棣的威严,而且朱棣比他侄子允文更具备做皇帝的资质,反对也不起作用,顺水推舟,顺应天意,利国利民利已!

叶之秋

朱棣在打下应天后,为何所有人都拥立朱棣为皇帝?

  这个所有人是不是就是百分百,当时是不是真的就没有一个阿狗阿猫的唱反调,大部分就行了,咱们不抬杠。咱就说说为什么都拥立朱棣的原因,个人意见。

  朱棣的口号很好,政治上非常正确,没有死角。朱棣为什么举兵?他打的旗号是“清君侧”,不是要造反,他的目的是维护大明江山,是为了让皇帝能真正独当一面,不被宵小迷惑。朱棣姓的是朱,是建文帝的亲叔叔,是藩王,他有清君侧的权力和义务,这是他必须干的事。所以他占领南京,没有大义上的毛病,至于建文帝不小心死了,还是不小心失踪了,反正是不在了,这不是他的责任,只要还有宵小没有清除,他就可以一直在南京继续找,继续打,直到完全消灭为止。

  朱棣在军事上,把反对力量都打趴下了,没人敢反对了。建文帝的主力这会儿还有什么呢?军队是不行了,废材李景隆实在不成器,黄子澄齐泰什么的,包括方孝孺,那都是建文的猪队友,朱棣的“神助功”,朱棣入驻南京,国家权力在手了,他就是国家合法的象征,谁敢不服?

  再说了,朱棣是燕王,是朱元璋的儿子,在第二代里,他综合属性最强,他同样有继承权。这会儿还有谁呢?朱棣的兄弟们不用说,被建文帝干得差不多了,有也不可能比朱棣更合适,朱标的儿子们不行了,朱允炆的儿子们都被端了,何况朱允炆削藩,多的是心里不满的,天底下,再也没有人比朱棣更有资格了。对于百姓来说,管它是叔叔还是侄子,只要皇帝姓朱,就可以。何况打了那么多年仗了,也该歇歇了,膝一软,头一磕,这事就了了,没有什么比和平时代更令人向往的了,为什么不拥立他呢?

  简单说几句,抛砖引玉吧,期待各位朋友的关注。

天枫说

在当时不能说是百分之百,起码大多数人都支持朱棣当皇帝。

首先我们来说说朱棣为什么要起兵,又为什么要能攻打下应天。这要从朱元璋的分封制度说起。朱元璋贫苦出身,打下来江山之后,就担心人家夺取他朱家的江山,外人始终是外人,还是他们朱家自己人靠谱。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了,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封到各地,分驻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皇室。朱元璋曾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朱元璋的本意是这都是自己的儿子,和自己是一条心的,让他们帮助皇帝守天下,那再好不过了。

当然了这些藩王可不是有名无实的,朱元璋给了他们很大的实权,在藩王府邸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万人。也就是说藩王都有统兵的权力,可以合法的拥有军队。特别是靠近边疆地带,那军队更多,比如朱元璋封的九个靠近边塞的王爷,(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尤多。北平的皇四子燕王朱棣拥兵10万,大宁的皇十七子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在他们藩地之内,大小事务都是由藩王决定,这就等于是国中之国.。

这些藩王在朱元璋活着的是自然不会有什么事情,可是朱元璋死后,是他的孙子朱允炆继位,那就有问题了,说实话如果朱允炆的老爹朱标不死的话,藩王也不敢动,但是现在一个小辈当上了皇帝,而且听从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话,开始削藩,朱允炆开始对了对他叔叔们的打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当时没有改元),建文帝削周王朱橚。因周王朱橚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沆瀣一气,于是决定先废周王。时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今昆明以西、大理以南)。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朝廷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 两个月后,明廷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

此时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似乎看到了自己和哥哥弟弟们一样的下场,当然不干了,于是起兵靖难,记住这是靖难不是造反,他也有依据,朝中有奸臣。有奸臣当然要惩罚,这是他父皇朱元璋给的权力。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 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所以朱棣就以此为依据,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 。故而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开启了起兵反抗的征程。

当了朱棣虽然打出来靖难的口号,但是毕竟也是反抗朝廷,毕竟朱允炆代表的是正统,支持他的人不多,甚至他以一隅之地对抗朝廷,这和找死没有什么区别,战争初期,他也确实接连败北,最后朝廷昏招频出,派出来他们认为是名将的李景隆,结果开始扭转了战局,朱棣经过偷袭大宁、郑村坝之战、东昌之战、灵璧之战等,率军进入到南京城,李景隆等开城迎接朱棣,随后宫中失火,建文帝生死不明,朱棣入城后,派人找一具尸体,指认其为朱允炆,并执其手哭“傻小子,何苦如此!”。六月十七,朱棣谒孝陵,并于当日即皇帝位随后六月二十日,以天子礼葬朱允炆,从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朝代。

那么朱棣为什么能够顺利继位,大多数人为什么会支持他呢?小枫认为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建文帝已经死了

虽然说当时谁也不敢说建文帝已经死了,可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而且在危急的关头,你这个皇帝不见了,这就是最大的不应该,大臣们根本不知道生死,如果活着那你就应该和心腹商议,自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比如号召旧部等,可是没有,你朱允炆一声不吭的不见了,我们还还效忠于谁呢,我们给你卖命,你不见了,好办我们换一个主子,这样一想阻力就小了。

二、皇位还是人家朱家的

无论是朱元璋朱允炆还是朱棣,他们都是姓朱的,这个大明王朝是人家太祖朱元璋打下来的,皇位继承人肯定是姓朱的,反正都是人家一家子人,就比如朱棣让方孝孺草拟登基诏书时候的一段对话就说明了问题。

当时方孝孺不愿意给朱棣草拟登基诏书,朱棣走下卧榻慰问他说:“先生不要自取忧苦,我的打算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式。”方孝孺问:“周成王在哪里?”朱棣答:“他自焚而死。”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朱棣说:“国家有赖于成年的君王。”方孝孺说:“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答道:“这是我们朱家的事。”

对呀说到底是人家朱家的家事,咱们还多嘴个毛线,那些建文帝的死忠粉最后都掉了脑袋,特别是方孝孺被诛十族(这个待考证),所以大多数都支持。

三、大局已定

朱棣从北平一路打到南京,沿途无数的士兵归降,到了南京城李景隆等功勋之后打开了城门,大局基本上已经定了下来,士兵拥护,功勋赞同,朱家诸王还打理支持,基本上朱棣这个皇帝是跑不了的,识时务的人都知道怎么选,反正他们也知道,无论他们怎么反对都无济于事,事实已经很清楚了,还不如当一个拥立的功臣。

靖难之役其实就是一个内部皇位争夺的战争,只不过造反的一方胜利了,如果是朝廷胜利了,那朱棣只是一个乱臣贼子了,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历史选择了朱棣,明朝和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这也是大明之幸,相信朱元璋泉下有知也不会怪罪自己的四子吧。

朝史暮想

朝史暮想:


为什么朱棣打下南京之后,就能顺利坐上皇位?就如朱棣的智囊姚广孝曾经说过,若是一寸土地一寸土地打过去,永无出头之日,败亡是迟早的事情;而如果攻下都城(南京),则大事成矣。


朱棣身为藩王篡位,其他藩王实则幸灾乐祸

朱允炆上台,大刀阔斧地搞削藩。朱棣身为藩王,是利益的直接受害者,其他藩王亦然。比如朱棣就曾经欺骗裹挟了宁王入伙,还得到了宁王的“朵颜三卫”(蒙古兵骑兵)的助力,即后来的三千营。

图:蒙古骑兵


虽然有欺骗成分在,但是诸多藩王对朱允炆并无好感,甚至当朱棣起兵的时候,私下里应该有很多藩王叫好。当朱棣成功夺位后,这些藩王自然不会跳出来反对朱棣,可能还对朱棣抱有幻想,让削藩之事作罢。


朱棣的身份和威望,使其拥有很多的拥护者

朱棣虽然不是嫡长子,甚至不是嫡子(后来通过修实录,把自己改成马皇后嫡出),但朱棣终究是皇族血脉。这一身份,使得很多人觉得,朱棣夺朱允炆的皇位,是皇族内部事务,并不用上升到改朝换代的高度。


同时,朱棣作为朱元璋几个很能打仗的儿子之一,在军方拥有一定的威望。毕竟当年都是战友,一起打过仗扛过枪的,也没什么挖人祖坟之类的深仇大恨,朱棣做了皇帝救做了吧,日子还是一样过。


朱允炆的失踪,造成了皇权的真空

朱棣攻下南京,明故宫一场大火,朱允炆直接失踪了。不是被杀,被俘,而是失踪了。这对朱棣造成了一好一坏两种效益。


坏处是,朱允炆失踪,就代表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好处是,朱允炆的失踪,造成了皇权的真空,而显然朱棣是“最好”的继任者,也是当时“唯一”的继任者。

图:朱允炆 像


“清君侧”的旗号,照顾了其他集团的利益

朱棣起兵,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口号里,朱棣要铲除的“奸臣”齐泰,黄子澄等人。

表面意思是,我这次就是为了齐泰,黄子澄而起兵的,与皇位无关;实际意思是,我就想要个皇位,其他人别挡道,与你们无关。


功勋集团和文官集团都听出了朱棣的意思。当局势开始往朱棣有利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观望。观望的意思就是,你们打你们的,谁赢了我听谁的。


朱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行事风格

打下南京之后,自然要开始让大家站队。识趣的,都纷纷拥护朱棣称帝;不识趣的,朱棣就强力弹压,杀鸡儆猴。比如方孝孺,就被朱棣诛杀了“十族”。


这种残忍的手段,马上便显露了效果,原本还在筹措的朝臣们,马上就转投到朱棣门下。


朱棣拥有的强大实力

朱棣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同时也手握一支强大的军队。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有想反抗朱棣的势力,都需要掂下自己的份量,够不够格和朱棣对抗。

图:朱棣 像


以上种种,就是朱棣为什么做了皇帝之后没有人反对的原因。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看不见的角落

明代的靖难之役是历史上少有的在王朝初期地方武装战胜中央军队的例子。公元1399年,建文帝登基不久,燕王朱棣就打出了“清君侧,诛齐黄”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

(朱棣)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但却败仗不断,致使主力被歼。 建文四年朱棣攻下帝都应天,建文帝生死不明。在攻下帝都之后,朱棣在群臣的拥戴下登基称帝。当时在南京的情况是这样的:

“谷王橞、李景隆等开门纳王,都城遂陷。是日,王分命诸将守城及皇城,还驻龙江,下令抚安军民。大索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曰奸臣。丙寅,诸王群臣上表劝进。己巳,王谒孝陵。群臣备法驾,奉宝玺,迎呼万岁。”

(朱允炆)
很显然朱棣在进入南京城后使用的是两套策略,第一是大肆搜罗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以奸臣榜的形式向群臣宣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实际形势。另一套手段就是安抚策略,给予百官一个拥戴劝进的机会,使朱棣可以名正言顺、堂而皇之地继承大统。皇太子朱标一脉是朱元璋钦定的的皇位继承人。而且朱元璋打破常规,在自己二十几个儿子后代世系的命名规则上都进行了嫡庶区别。目的就是昭示朱标一脉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后代以“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作为名字的第二个字。而朱棣是以“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的规则命名。嫡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是朱元璋一生信奉的原则,所以他宁可选择朱允炆继位也不选择朱棣。所以说,朱棣必须要要得到群臣的拥戴,才可以改变自己藩王的身份,消除民间的物议。

另一方面,当时建文帝生死不明,建文帝的几个兄弟和年幼的儿子都被朱棣控制了起来。群臣除了死节为建文帝殉葬,只剩下向朱棣效忠这一条路。在地方上来说,仍然在抵抗燕军的部队已经难以成气候。作为文臣而言,向朱棣投降拥戴其称帝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当时朱元璋的儿子中最年长的就是朱棣,他的军队也已经牢牢控制住京城。他几乎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帝国掌舵人,所缺乏的不过是名分而已。

而且,在投降朱棣的将领中,李景隆仍为曹国公,增禄世袭;王宁为永春侯,世袭;茹瑺为忠诚伯,以终本身;王佐为顺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陈瑄为平江伯,子孙世袭指挥使。从表面上看来朱棣对待降臣还算宽容,所以自然得到群臣拥戴,承袭皇位。

文:经典守望者

欢迎下方评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未济

朱棣有合法继承权

朱元璋定下嫡长子继承制,可惜太子朱标去世得早,才由朱允炆即位。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了四年,成功的时候,他的另外两个哥哥已经去世了,就是说此时朱棣是嫡长子了,不仅仅是因为他赢了,从身份上也是最有合法继承权的。

朱棣赢了,建文帝下落不明

朱棣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从情况上来说,不拥立他当皇帝也没办法了,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最关键的是,建文帝找不到了,若是建文帝不跑,估计朱棣也不能杀他,而且会很难办的。皇帝已经没了,必须要拥立一位新皇帝,既然朱棣身份符合,有继承权,而且朱棣已经打到了南京,他不当皇帝谁当。

朱棣获得了其他兄弟的支持

建文帝削藩,他的那些叔叔都是不支持建文帝的,而朱棣也是因为削藩才起兵的。藩王们不插手朱棣和建文帝的战争也是想着朱棣能赢,建文帝赢了对藩王们没有好处。兄弟们也不和朱棣争,因为他本来就是长子了,哥哥们都去世了,朱棣是最大的了。皇室内部没啥意见,其他大臣自然也没啥意见了,要是不拥立朱棣,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谢金澎


朱棣自小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原本在朝中威望就比建文帝更高,当他打到金陵城下,大兵压境时,曾经被朱允炆授命为讨伐朱棣大军统帅的李璟隆率先打开城门,将朱棣大军放入了金陵城。(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朱允炆用人之草率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朱棣进入应天后,其时应天还有二十万大军,可惜朱允炆众叛亲离,指挥失当,没有凭借这二十万人死守待援。陷入绝望的朱允炆眼见城破,最后自焚而死。

偌大朝廷,也不是全都拥立朱棣。大多数人是在朱棣的兵威压迫下,权衡利弊,为了保命不得不屈从。再说,建文帝已死,朱棣毕竟也是朱元璋的亲儿子,而且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天下反正都是朱家的,反抗已经没有意义。于是也就顺从了,朱家人坐天下,换汤不换药,自己高官得做,厚禄照拿,何乐而不为?

但是也不是满朝没有一个有骨气的,比如有个叫铁铉的书生,在朱棣进城时公然快马刺杀朱棣,虽然对朱棣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还是吓出一身冷汗。

方孝儒作为具有时代权威的儒学代表人物,被朱棣请来写登基檄文,却被他破口大骂乱臣贼子。朱棣一怒之下,割了他的肉塞在他的嘴中,问好不好吃,他说忠臣孝子的肉当然好吃。气的朱棣威胁诛他九族,他说就是诛我十族,我方家也不做乱臣贼子。气的朱棣不但将他凌晨处死,还真诛了他十族,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

还有一个叫景清的比较聪明,他看到铁铉、方孝儒的惨烈下场后,觉得这两个不注意斗争方式太吃亏了,于是他换了一种斗争方式。先假意归顺,等朱棣坐稳了位置,放松警惕,一次散朝后,别人都往外走,他却乘人不备往金銮殿上冲去杀朱棣。

事实证明,他的斗争方式也不比另外两位更有效,还没有靠近朱棣,就被禁军给拿下了。他也是破口大骂朱棣不已,而且骂的特别损,问朱棣杀死侄子篡权将来如何有脸到地下见朱元璋。这原本就是朱棣的心病,朱棣命人割了他的舌头,他一口血沫吐在了朱棣新做的袍子上,气的朱棣把他下了油锅,灭了他九族。

所谓疾风知劲草,危难显风骨。老祖宗教我们的忠孝节义是个好东西,我们国家、民族能够历经数千年风风雨雨,还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我们这个民族的不忘本、不放弃原则的风骨与品格是有很大关系的。

alex1988

明确反对的都死了呀!不过朱棣心里也明白,所以迁都北京,因为南京暗流涌动,对他来说不是太平地。

张果老忠记

同室抄戈,胜者为王。为了天下黎明百姓安定,唯有拥立朱棣为帝,其皇帝侄子己失踪也无法复位了。顺应永乐称帝审时度势,也保自己的官阶和官位。

历史章回体

也不是所有人吧,方孝孺、铁璇、齐泰、黄子澄等人都是坚决反对朱棣的,至于其他各地的兵马或者官员,他们本省就不是天子近臣,在权力斗争的中心,不管是朱棣做皇帝还是朱允炆做皇帝,在他们眼中都没有本质的区别,毕竟都是朱家的江山,这点没有任何的改变,所以才没有出现所谓的勤王兵马。

行走者believe

是不是所有人都拥立!不需要去探讨,比如“方孝孺”就不拥立,最后被灭十族,因他而被处死人数达900人。

这里重点说说题目中的“拥立”,朱棣最初是没有起兵之心的,这不同于其它朝代中的夺权斗争。朱棣在北方的燕王领地中,长年抵挡外族入侵,照这么个情况发展下去,一定是名利双收,最终归老。

可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朱元璋在位时也没有大动作的削藩,一到建文帝,事态发展急剧变化,皇帝的几个叔叔纷纷被削,下场不是死就是流放。这下朱棣坐不住了,得想办法应对啊,削藩早晚一天也会落在自己头上。再加上后来和大明奇人姚广孝的相遇,这个动机不纯、不务正业的和尚,彻底改变了朱棣,也改变了历史!

大家都知道,造反是很难成功的,纵观史上有多少!不是兵力强大就能夺城的。这不是攻打匪徒或外夷,这是去攻打政治军事中心,兵力再多也比不过朝廷,谋略再强也不一定压过朝中文武大臣!所以很难胜利!朱棣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当时的优势是兵力和作战,再加上姚广孝这位黑衣宰相献计!剩下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起兵的理由,草率的起兵,即使攻城顺利,最后也很难稳住朝中大臣,所以在这一点上,朱棣是在起兵前就做好了准备,提前就把夺位后可能引起的混乱解决了!

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中有说:朝中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其实后面还有,说的是举兵安乱后立即回府!朱棣呢充分引用了前一句,即朝中有乱臣,我等需要前朝安乱,以保皇室稳定!当时的情况是朝中有两位废臣,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那就是齐泰、黄子澄两位,削藩之事就是以上两位极力劝谏建文帝,造成各位藩王整日惶惶不得! 最重要的是后来诱杀朱棣一事,就是这两人给皇帝出的计谋!所以朱棣有充分的理由,那就是“清君侧,靖国难”!

第二,当时的建文帝,算得上是位敬业的皇帝,继位后有很多利国利民的举措实行!但是比起朱元璋,或者是比起自己的几位叔叔,那就差的太远了,他没有国政经验,也没有开国皇帝的那种自信和坚强,他听信于乱臣劝谏。在朱棣起兵前,朝中已有大臣不支持建文帝!

第三,朱棣的武力政策,朱棣进入南京后,对待反对者格杀勿论,对于支持者表示重用。

最后说一点,朱棣得到的拥立,是朱棣在起兵前已经充分准备的一种结果。 再加上朱棣是各藩王中势力最大、兵力最强的一位藩王,同时朱棣长年征战,有着极强的个人作战能力和智谋,如果朱棣称帝,和建文帝相比,是要强于建文帝的,大臣们看得很明白,反对者死,拥立者继续在朝为官。所以最终朱棣的即位是相对顺利的,初期的朝政建设也顺利实施!

讳莫如深1112

也不是所有人都拥护他做皇帝。不过他手段挺狠,对于反对他的人,他都给予残酷的镇压。杀了好多人反对他的人剩下都不是不反对他的人。他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儿子,官僚集团也能够接受他。至于老百姓才不管谁做皇帝,只要自己有地,有饭吃就行。

天命与剑8341

朱棣和建文帝一样都是朱元璋的嫡系子孙,具有皇位继承资格的合法性,他俩的统治基础和拥护他们的既得利益集团是同一批人,朱棣打败建文帝占领应天,在这些人看来,说明朱棣比建文帝更有能力,能更好地维持和保障他们的既得利益,对他们来说,叔侄之争的结果无非就是换了个代言人而己,成王败寇,古今皆然,所以才有朱棣后来的所谓天下传檄而定

向阳花开7290

因为朱棣跟他们一样反对削藩!

建文帝,没有看清形势,一上位就大刀阔虎的开始削藩,削藩触及了众位藩王和王公大臣的利益,当然他们不满意。现在朱棣打下应天,朱棣也是反对削藩的,建文帝失踪了,直接拥立朱棣登上皇位,削藩的政策自然而然就泡汤了。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