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九,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是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或许有的人会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文化历史中相对繁华的一个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流派的涌现及各家族之间争奇斗艳的局面,文化思想相当开放,譬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等。
春秋战国的历史分割时期长达549年,几十个诸侯国彼此征战,相互吞并,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战争,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但是对于老百姓而言,面临的只是战乱,饥荒,痛失亲人的事情,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抓去战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其实每一场战争的背后,最遭殃的还是无辜的百姓,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宋朝重文轻武,不兴战乱的原因,没有什么比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来的重要!可惜时期不同,在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你要么懦弱到自己的领地越来越小,偏安一隅!要么去强大自己的实力,去占领别人的地盘一步步的扩大自己。
就这样攻占城池成为当时必不可少的一件事,那当时的胜者在占领城池后,城中的百姓又会做何“处理”
有的是屠城,基本上全杀,有的是占领后贴安民告示,维持现状,老百姓该干啥还干啥。如果要长久占领的,一般都会颁布各种法令,施行新政策,基本上老百姓都能接受。
如果是掠夺性质的攻城,那么就烧杀抢掠。也有的会把城中的居民当做自己手下的奴隶!在战乱的年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发生……
春秋战国的战争破坏生产力,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
以上就是小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有错误之处,还望指教
占领城市后,安抚百姓、归入版图,或者驱赶百姓离开,招募组织本国百姓填充。
古代打仗的目的
打仗的目的就是为了兼并土地、掠夺人口。
在春秋战国期间,基本是没有屠城的记载,仅《史记》中的“屠大梁”一事,仅在《魏公子列传》中,与《始皇本纪》《魏世家》不一致,所以存疑。
所以攻占城池之后,基本都是安抚百姓,派兵固守,占领城池扩大国家版图。因为需要百姓来提高生产力,增强自身国力。
只要城池,驱赶百姓离开
如果认为城中百姓不好管理,会采取驱赶走的策略,招募国内的农民和罪犯来充实。比如: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记载,秦惠王八年时,曾派遣将领攻伐“使将而伐曲沃,尽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这里就是把城中百姓驱赶走,只要城池,版图归入秦国。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魏君为王,韩亦为王。使张仪伐取陕,出其人与魏。”,这里是秦国派张仪攻取陕县,把那里的居民赶出去交给了魏国。
“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同在秦本纪,这里可见魏把安邑一城给秦国后,秦国把人赶走,招募赐爵、赦免罪犯的方式迁徙人口填充。
迁徙百姓成本
春秋战国没有战胜后,组织迁徙人口回自己国内的,猜想原因是成本太高。
这和驱赶百姓回原先的国家不同,财物劫掠之后,百姓驱赶走,生死由天,也不耗费自身财力。
但是如果组织百姓迁徙内地,首先这个城池没人组织生产,就荒废了,版图没有扩张,组织迁徙又不好劫掠,相反还要提高口粮保障,免得半路饿死。加上水土不服原因,可能迁徙之后,会产生疾病导致减员。
如此一看得不偿失,不如就地安抚或者驱赶走。
很多人都说,春秋时期的人饿都要饿死了怎么还会有家国观念。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姓还是有家国观念的,不过这个家国观念还是和咱们现在思维里对祖国的热爱有一些区别的。原因有二:
一、战国时期的百姓或许幸福指数不高,或许不知道今朝的王是谁;不知道王换了几任了;也不知道明天是否能吃饱。但他肯定知道是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人,是郑人还是齐人;知道自己世代所生活的地方是隶属哪个国家。
那时候交通十分不便,村庄和城池小,往往出了城门外就是荒野,国家与国家之间几乎不交流,除了有国事来往互派使节。而各国的百姓们更是互不来往,而且语言也不同,文字也不一样(这就是为何秦始皇要费那么大力气统一文字、语言等),所以他们生老病死,哪怕是迁徙都在本国,不可能本国闹饥荒了,其他国家富庶,大家就迁徙到别国去。古人对故地家乡的概念不像现在的人这么淡薄,古时候的人轻易是不会背井离乡的,哪怕身死他乡,也要魂安到故里。
二、战国时期战事频发,这个时候就要征丁来打仗,如果他们没有家国观念,干脆逃跑到别的安定的国家去好了,没有必要为这个国家卖命。而普通百姓家的青壮年都被征走了,那么他们肯定知道自己的子侄到底是和哪些国家对抗了,是死于哪一场战争,那么他们定会仇视那个国家的人。如果他们没有家国观念的话,秦始皇也不用费那么大力气统一六国了,只需要吓唬吓唬权贵就好了。
其实无论什么时期的人,哪怕在冷血淡漠的人,总会有自己的家国观念的。这个家国观念可大可小,大到保家卫国,小到知道自己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