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钟,宋襄公是怎么选进去的?

春秋五霸钟,宋襄公是怎么选进去的?

春秋五霸钟,宋襄公是怎么选进去的?

1003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
最新回答 2022-08-11 06:18:09
共有9条回答
追寻历源

你好,我是慕慕说历史,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春秋五霸中,宋襄公是怎么选进去的?”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从宋襄公的能力、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多方面来综合分析,才能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众所周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对于天下的掌管大权早已崩塌了,各路诸侯国纷纷涌起,开始各自的盘踞,野心也一天比一天大。

在众多诸侯国中,宋国可谓是一个十分弱小的诸侯国,比不上秦国、齐国等国家,那么宋襄公又凭什么入选的春秋五霸之一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慕慕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下,宋襄公凭什么是春秋五霸。

一、曾经主持过会盟

宋襄公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存在,有人对他评价极高,也有人对他评价极低。

对他评价极低的人认为宋襄公是个蠢货,能力不足还妄想学齐桓公称霸。

但宋襄公之所以能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前期风光无限,还主持过会盟。

宋国,在西周时期是个大国,周天子虽然册封了几百个诸侯,但宋国在其中相对来说也还算是大国。

到了春秋时期,宋国就成了一个中等国家,但宋襄公却能号召各个诸侯国,主持会盟,因为,他击败了齐国,拥护齐孝公上位。

正是因为这件事,宋襄公在此时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

宋襄公在前期的中原征战中也是无往不利的,虽然最后被楚国击败了。

但宋襄公曾经进攻过郑国,而郑国曾经公开承认过楚国的霸主地位,这从侧面可以看出,郑国其实也承认宋国的霸主地位。

二、宋襄公忠于殷商

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早就已经没有了地方话语权,天下各路诸侯也不再向以前那样尊重周天子了,谁都想成为这个时代的霸主,不居他人之下。

但宋襄公不同,他之所以攻击中原其他姬姓诸侯国,是因为想复辟殷商。

对于宋襄公的做法,不少人开始劝诫,说“天之弃商已久唉,不可。”

从这可以看出宋襄公还是想复兴殷商,“光宗耀祖”。而且,与宋国其他碌碌无为的君主相比,宋襄公也比他们要好。

忠孝,也是一个霸主所因据有的品德。

三、仁义之至

宋襄公成为春秋五霸备受争议,是因为人们从胜败来看的,这倾向于荀子提出的五霸观点,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但宋襄公被列为春秋五霸是孟子提出的,因为孟子是站在“仁义”的角度提出的。

宋襄公之所以被孟子列为春秋五霸正是因为他的行为符合儒家的仁义,宋襄公拥护太子昭为齐国国君,再与楚国的战争中,不因为楚国军队出现状况而趁机出击。

这在儒家看来,宋襄公的所作所为是一个强者因该做的,所以他被孟子所赞扬。

综合以上分析,宋襄公虽然在历史上备受争议,但他成为春秋五霸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虽然宋襄公在一些人眼中,评价不高,但在当时的儒家文化中却是被十分倡导的,于是被孟子提出列为春秋五霸,他的机缘了得,时运很好。

戏君看史

观点:宋襄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司马迁给他选进去的,宋襄公只是个好名无实的君王。

先说说宋襄公的好名

  • 谦让王位

宋襄公的父亲是宋桓公,宋襄公是宋桓公的正室夫人所生,所以是嫡子。他还有个哥哥,叫目夷,是庶出的,根据古代的礼制,嫡子是优先继承的,其次才论长幼。但是宋襄公在父亲病重时,要求让位给目夷。没想到目夷也是个实在人,为了逃避弟弟的让贤,躲到卫国去了。最后宋襄公自己就继位了。

  • 照顾齐国太子

宋襄公继位后,就把哥哥召回来,让他做国相,主管军政大权。国家在目夷的治理下发展不错。但是宋襄公这时候又去参加齐桓公的葵丘会盟了,还答应齐桓公一定会照顾好齐国的太子昭。

后来在前643年,太子昭还真就派人来求救,原来齐桓公病重,齐国王子们在争夺王位,太子昭逃到宋国,宋襄公认为他答应过齐桓公,不顾宋国的弱小,号召诸侯帮助太子昭,那些大国基本上不理会宋国,只有卫国、曹国、邾国三个小国派了一些人马来,宋襄公就领着这些人把太子昭送到齐国。

没想到还真让宋襄公把事情办成了,太子昭成了齐孝公。原来齐国的贵族不清楚宋襄公有多少人马,因为害怕就把其他的王子或杀或赶走,在临淄迎接了太子昭。这件事让宋襄公有了点名气,让他得意洋洋了。

再说说宋襄公的无实

  • 图谋霸主

齐桓公死后,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有了名气,就想要会和诸侯,自己当霸主。他哥哥目夷劝说他:“我们是小国,想要当盟主之位,会有祸患的。”宋襄公不听。

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地首次会合诸侯,齐国,楚国这些大国的国君都聚在一起,宋襄公就以盟主自居,这让齐楚两国很不满。这年秋天宋襄公在齐楚两国不同意的时候又在盂地会合诸侯,目夷劝他:“你要去就带上军队。”宋襄公不听,说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不能不守信用。

这次楚国直接埋伏好了军队,宋襄公一去,就把他扣押了,直到后来鲁僖公帮忙调停,才把他放回去。

  • 泓水之战

宋襄公回国后,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就决定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就派兵攻打宋国国都。宋国军队和楚国军队在泓水相遇。

楚军开始渡河的时候,目夷说:“楚军多,我军少,趁他们半渡而击,消灭他们。”宋襄公说:“我们是仁义之师,等他们列好阵再打”,结果楚军列好后,一冲就把宋军打败了。

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失败以后,就在宫里养伤。前637年夏季,宋襄公伤痛发作,不治而死。

结论

宋襄公虽然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得到过霸主地位。泓水惨败让后人对宋襄公贻笑千年。毛泽东说过:"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文友南山竹

宋襄公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主要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帮助平息齐国内乱。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诸侯国,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当时,只有三个小国随同去了齐国。宋襄公率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国的大臣们就投降了宋国,迎接公子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齐国本来是诸侯的盟主国,齐桓公是霸主。宋国帮助齐国平定内乱,立了新君,单凭这一点,宋襄公进春秋五霸是当之无愧的。

二,宋襄公重讲仁义讲规矩。公元前638年,宋襄公率兵伐郑,郑求救于楚,楚直接攻打宋国。宋襄公带兵赶回来,驻扎在泓水南岸,楚军在泓水北岸。楚军要过河攻打宋军,在忙着过河时,公子目夷见楚军多数在水中,正是打击楚军好时机,出兵必胜。宋襄公却说,敌人渡河还没结束,咱这样打不仁义。敌人过河后,目夷又说,趁他们忙乱冲过去必能胜利。宋襄公说,敌人还没列好队,没准备好,这样打过去不仁义。当然,这次战役宋襄公惨败了。但这也说明,当时宋襄公还是很有实力的,没有点实力,估计他不会这么讲规矩,讲仁义。

三,宋襄公也是有一定远见的。帮助齐国立齐孝公,是一件有眼光的事。再就是,宋襄公临死前,嘱咐太子,晋国公子重耳是个有志气的人,以后,你有困难的时候找他准没错。实事上,宋襄公说的没错。

四,宋襄公会用人。国内事务上,他重用目夷等人,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当时看来综合国力发展位次也是名列前茅的。

上下五千年风云

  说完了宋国的历史,那我们看看,闹出了很大动静的宋襄公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让他成为了春秋五霸了呢?宋襄公继位的时候,还是齐桓公称霸的时代。当时年轻的宋襄公看到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估计自己内心也激动不已。跟大多数歌迷一样,估计内心也是很想做齐桓公的。宋襄公的前七年,小弟宋襄公默默无闻,跟着大哥打打酱油,助助威。不过,机会该来还是会来的。齐桓公去世,齐国陷入内乱,五子争位。这个时候宋襄公看准时机,送齐国太子回国继位,这就是齐孝公。

  话说当年,宋襄公其实也没有相信自己能这么顺利就把太子昭迎立回国。当年齐国陷入内乱的时候,宋国号召天下诸侯会盟,为齐国匡扶正义。当时,在宋国的号召下,联军阵容相当庞大。有宋、卫、曹、邾四个国家。其中,只有卫国好歹算得上一个能跟宋国差不多实力的国家。这还是拜当年宋国拥立卫国公子的功劳。没办法,无论如何,说过的话不能收回,还是要上的。当时的四国联军竟然一路猛进,打败了公子无亏和竖刁的军队。以小博大,真的击败强大的齐国把太子昭迎立为了国君。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也让宋襄公真的相信“仁义”一词了。由于宋襄公奇迹般的胜利,江湖上从此多了一位人物。

  膨胀了的宋襄公开始了进一步的行动,既然当年只能跟着混的齐国现在都被自己打败了,那我应该再做点什么了。所以宋襄公开始带着自己的小弟们会盟。宋襄公囚禁了藤国的国君,还杀了曾国的国君,就是告诉他们现在的宋国很强大。后来,宋襄公发现带着这几个小弟在中原玩过家家没什么意思。所以,宋襄公就决定让齐、楚两个大国也参加。这个时候,作为相国的公子目夷可就看不下去了。

  《史记》原文:

  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

  宋襄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告诉齐、楚自己要当霸主。当时的齐国虽然觉得不舒服也不太敢有意见,毕竟齐孝公自己都是宋国立的。但是,楚国就不一样了。楚国在西周开始,到现在两百年的时间已经成为南方霸主。他可不是中原的小国,不可能听宋襄公的。所以,再次会盟时候他就要给宋国点颜色瞧瞧。在再次会盟,楚国用计骗宋襄公只身会盟,最后扣留了宋襄公。还是由于鲁国出面调停才释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回国后,宋襄公的高潮才来了。当时郑国承认楚国的称霸,所以气急败坏的宋襄公决定出兵攻打郑国很快,楚国的救兵就来了。楚国没有救援郑国,而是直接进攻宋国。宋襄公之后回援,两军在弘相遇。很明显,宋国在春秋时期只是个中等国家,地处中原根本没有扩张的空间。否则,当年的郑国早就称霸了。

  所以,两军在弘相遇时候,看到楚军的阵容宋襄公肯定相当震撼的。但是没办法,硬着头皮也要继续打。本来司马子鱼建议在楚军渡河一半的时候进攻,一举击溃楚军。但是,宋襄公却不这么做,而是待楚军列阵完了之后才正式对决。这样,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也是“襄公之仁”的成语由来。说了这么多,那宋襄公为什么还是成为了春秋五霸呢?

  第一、前期风光,主持会盟

  宋襄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地位?宋国虽然在西周时期是个大国,那是因为当时周天子封了几百个诸侯。在春秋时期,宋国只是跟鲁国、郑国一样的中等国家。宋襄公能够主持会盟号召到了中原各个诸侯国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击败了齐国,拥立了齐孝公为君。而宋襄公的影响力也因为这件事在政治、军事上得到了较高提升。

  虽然,后来被楚国击败,但是前期在中原的征伐中宋国也是无往不利的。宋襄公敢于进攻郑国,虽然是郑国承认楚国霸主地位,不过也反过来看出郑国原来是承认宋国的霸主地位的。宋国当时不比其他诸侯国,他对中原姬姓国的征伐其实相比于称霸更多的是想复兴殷商。当时子鱼劝谏说:“天之弃商久矣,不可。”也可以看出,宋国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商朝子孙。相比于后来几个宋国君主的碌碌无为,我们为什么不认可宋襄公的功绩呢?

  第二、“仁义”之名为后世评价甚高

  今天我们觉得春秋五霸中的宋襄公有争议,是因为我们是从胜败的角度看。这个角度更倾向于荀子提出的五霸角度,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但是,宋襄公的五霸地位是孟子提出的。为什么孟子会觉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呢?因为儒家的仁义,不以成败论英雄。如秦穆公一样,宋襄公拥立太子昭为齐国国君、在与楚国作战遵守战争礼仪。这些举动是儒家非常提倡的恢复礼制的标准动作,所以必然会受孟子的称赞,属于政治正确。何况,宋襄公当时的确也做到了在中原地区,也就是狭义上的中国的会盟中原诸侯。这无论如何也是要成为霸主之一的。

总之成为霸主不仅要能打还要有一面大旗比如尊王攘夷,这样才能服众。如果只是能打那就是郑庄公了,打遍中原,箭射王肩也只是个中原小霸。

都老板的美食记

应该在于他确曾主持过诸侯会盟。齐桓公死后,齐国霸主地位不存在了,宋襄公欲继承齐桓公会盟诸侯匡扶周氏,但宋国不过是一个中等诸侯国,国力不强,不过宋襄公有两点依仗,一个是他素来推行仁义,得到国人的拥护,二是宋国的爵位尊贵,按照周朝礼制他以公爵的身份统帅诸侯也是说得过去的;

龙泽亚子

所谓的春秋五霸,

只不过是后人写历史时,

给他们贴的标签。

不同的历史撰写人,

选出的春秋五霸不一样。

把宋襄公选为五霸之一的是史记。

五霸的标准是本身的强大,

还有当时对其它诸候国的影响。

春秋时期,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这四位被称为春秋霸主没什么争议。

另一位则有选郑庄公,宋襄公,

还有选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宋国本为小国,国力不强,

对其它诸侯也无影响力,

按说不应有机会被选入五霸之一。

不过时逢五霸之首齐桓公去世后,

齐国五公子争权内乱,

宋襄公此时借机帮助太子昭,

返回齐国成为齐国君王齐孝公。

因有功于齐孝公,

宋襄公认为自己有资格成为,

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

可惜,其他诸侯国并不这么认为。

宋襄公在鹿地首次召集会盟时,

以盟主自居,得罪齐君楚王。

导致当年秋天在盂地二次会盟时,

竟因争当霸主而被楚国囚禁。

后赖鲁僖公在薄地会见时调停,

方在同年冬季获得自由之生。

宋襄公没有什么业绩,

但因他曾有愿让君位,

给其庶兄目夷的美名;

又有重诺帮助齐太子,

继位平乱的功绩;

还有在泓水之战中,

坚持所谓的战争礼仪,

不进攻渡河之敌,

不打没布好阵的军队,

的所谓仁义。

这可能是司马迁选宋襄公,

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原因吧。

用户287076741162

时势造英雄!历史中宋襄公当然也算人物

脱盲春秋

齐桓公死后嘱托宋襄公的。

桃源1号居士

因为他善良,符合儒家的仁义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