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大义者,一定能敢做敢当,敢于为弱势群体说好话,敢于同一切腐恶势力作斗争。就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之解释。
三国演义是在宋代以后民间评话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民间百姓一听到刘皇叔之仁义,无不拍手叫好;一听到董卓、曹橾之奸诈,无不切齿痛恨。一听到关羽忠义,就群情振奋;一听到司马氏不义,就跺脚大骂。
人间自有公平在,忠奸善恶一杆枰。大仁大义者,必颂扬忠善,必鞭挞奸恶。
能在平地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非大仁大义的英雄不可。恶人当道,镇关西欺男霸女,人莫敢视,就会有好汉鲁达伸手相救,三拳击倒镇关西。。
日本占领上海后,在虹口公园开庆功会,朝鲜志士勇炸曰本司令官白川大将,就是大仁大义能除恶人之壮举。
唯其大勇,所以非大仁大义之人而不可。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语出《论语.里仁篇》,意思是: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儒家的核心是“仁”,是仁者爱人,但并非只有“爱人”的一面,也有“恶人”的一面。
仁者爱人是爱那些有着良好道德品质之人,并不是无原则放纵恶习之人,不是一味忍让得寸进尺无理取闹者。仁者心正,能站在客观立场上看待人和事,对他人的评价,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不将个人感情参加进去,从客观入手,做出准确的评论。
仁是发自内心的律己恕人,既有一颗仁德之心,又能够爱憎分明,辨别是非,分清善恶。观社会百态不为外物所诱,看个人行为不为表面所蒙,心中有一个衡量善恶的标准。
正确地关爱他人意义重大,这是弘扬正义大道,是一种处世的智慧。这样善人能得到鼓励成为榜样,恶人能得到教训悔过自新。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好人,也能恶人,这正是人性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过失之人只要知错就改,静思悔过,能重新践行仁德,他还是值得可爱之人。
仁者是一种人生价值观的体现,真正的仁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是要求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遵从仁德礼义的标准,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渝,保持气节。
爱憎分明,才是有立场的人,才是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的人。和稀泥、无原则搞妥协、遇到问题绕道走、遇到各方观点不同时做墙头草,遇到矛盾奉行逃跑主义,回避矛盾,不敢正面应对和主动担当,这些都不是君子所为,和儒家提倡的仁不相融。否则,是对仁的片面理解。
〖译文〗“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正确态度爱人,才能正确态度恨人。”
大教育家孔子先生推崇仁为道德的第一位置。
- 仁是古代儒家的最高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
- 仁主要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
- 孔子把孝、悌做为仁的基础。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
- 孔子把礼看作是实行仁的规范。知、勇、恭、宽、信、敏、惠,是实行仁的条件。
- 孔子提出要为仁的实现献身,“杀身成仁”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
-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把亲爱亲族作为最大的仁。
- 孔子很重视后天环境、教育、习行对人起的良好作用。
- 所以,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确立了以仁道为内涵的人格,在具体行为中便可避免不道德的倾向。
- 反之,如果缺乏稳定人格,则往往很难一以贯之保持行为的善。
好恶都是四声,就是(hao,wu)。翻译起来很简单
“只有仁者才能区分好赖人”“只有仁者才知道该爱(肯定,赞美)什么人,讨厌(憎恶,反对)什么人”
个人好恶,比如你自己喜欢或者讨厌这个人,就是个人喜好。是你乐意。
但是评价一个人呢?不能光凭好恶,得有个标准。这里的评价是社会评价
社会标准是什么呢?孔子认为就是看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符合“仁”
孔子认为仁是标准。
那仁的标准掌握在谁手里呢?当然是在仁者的手里,因为仁者已经做到了仁。
但是谁规定了仁就是标准呢?
孔子说,我规定的。
老子说你规定的,我不服,我觉得你都不懂道,还是别骄傲,夹着尾巴做人的好。
墨子也说,你规定的,我不服,你说仁爱,我偏说兼爱。
杨朱说,我也不服,聊什么仁,爱人就是瞎扯,拔一毛利天下的事我才不干。
所以百家争鸣,互相激荡,谁也不服谁。
不服,孔子有办法吗?没办法,他只能把这个话说出来,服的人就听,就按着办,不服的人,就不听。
争了半天,到了汉代,出了个政策,说别聊了,也别争了,孔子说的对,以后就按孔子说的来,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然后,孔子的学说就真的成了标准
准确的说,也不能说是孔子的学说成了标准,因为后人不断的往孔子学说里面加东西,甚至曲解孔子,但是孔子也没办法啊,他死了,死了的人没有办法反驳,对于这种耍流氓的行为,孔子没办法,锅就一直背着。
标准问题,是权力问题,谁掌握标准,谁就拥有了权力。
谁掌握了解释标准的权力,谁就说了算。
说个生活的例子:你签合同,不管面对的是电信还是水务还是个民营私企,都能看到一句话,本合同的最终解释权归我所有。
孔子说的这些话是个唯心主义者,唯仁者当然是好人,仁排在前面(仁、义丶礼、智、信)至少不会变坏,变的可恶。后面一句不具有仁字更不是仁者,和仁者相反。
欢迎指正。
孔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好,喜爱,赞扬.恶,厌恶,批评
有仁义道德的人,能赞扬别人的优点,鼓励人奋发图强.能批评别人的缺点,帮助人改过自新,确定人生的正确奋斗目标!
人多读书能开阔眼界,收获非浅.祝您事事如意!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原文:
4. 3 子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在孔子的《论语》里,说仁的语句非常多,但我觉的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句说仁的话是最为精辟的,无恶即无恶念、无恶言、无恶行。
那么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我们怎样正确解读这句话呢?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概念,那就是仁者和有仁爱之心的一般人是不一样的,仁者是仁的最高境界。只有到了仁者的高度才能仁者不忧;仁者安仁;仁者必有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乐山;仁者才能杀身以成仁。到了仁者的程度也就不怕死了。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仁者的程度呢?做到无恶也,即无恶念、无恶言、无恶行就能达到这种程度了,这是何其难啊!就象孔子自己说的那样,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就连孔子自己都不敢称之为仁者。
若是有仁爱之心的一般人,因为还没有达到仁者的境界,所以就做不到无恶念、无恶言、无恶行。就象孔子说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克己复礼为仁;樊迟问仁,子日:爱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些都是没有达到仁者境界的仁爱之心。
能好人,能恶人很多人都翻译成能喜欢人,也能厌恶人。我总觉得不对劲,即然仁是爱人的,是有仁爱之心的,那怎么还能恶人呢?怎么还能讨厌人呢?并且仁者已经到了无恶也的境界,更不能去恶人了,故此这种翻译我认为不符合原文的意思。我们看《论语.颜渊篇》,原文:
12. 22 樊迟问仁,子日:爱人。问知,子日:知人。樊迟未达,子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知人是什么意思?就是能知道这个人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好的,推举这个人好的一面就能克服掉不好的一面。仁者是不能恶人的,这也是为政以德的理念,孔子是反对法制的,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而推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来治民的。孔子还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之语也是这种德政的理念。
所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正确解读,就是只有仁者才能看出一个人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好的。一般有仁爱之心的普通人是分辨不出来的。
(欢迎关注,探讨,分享)
唯仁者能好人,也能恶人·是说一个仁看者慈善为怀,当他受到极度恶人攻击,他坏起来比最可恶的人不坏,,·,
楼主好!孔子在《论语》的这两句话,在强调以礼制为内容的“人性论”思想。古今学者对之多有发挥,查阅不难。下面换个角度介绍些知识,供参考。
【1、字面隐义】
“唯”指反省和礼教的重要性,“仁”指平等,“好(hao,四声)、恶(wu,四声)”指礼教的内容。连起来看,大意是:只有依从圣教的人,常反省内在的人性,言行平等于一切,才能彻悟自心的邪正,懂得怎样“知己知彼”。
【2、解读关键】
主要是三个:(1)因为儒家只教人“反思自我,向内修己”,以万物为师、为镜去自育,见一切都是见“自己”,故此处的“仁者”不指外人,指自己的人性。人从礼教,后能有仁,故“仁者”也指修养。(2)“好恶”都是人思维和行动的倾向性,二字含义相对,如同人性上的“正邪”相对。在此不做动词解,而做名词解,比较恰当,即人性之正、人性之邪。(3)“仁、好、恶”都是反省之得,唯有先知己,后才能知人;唯有先知性,后才能知行;唯有先知礼,后才能知义。
【3、此句的思想性】
主要有两点:(1)反省重于一切。人不究己,没有智慧;人不纠错,没有进步;人不改邪,没有前途。(2)礼教以“反省”为大门。仁爱生于自明,公义起于自智,大行发于思正。反之,人若违背礼教,不能反思,则被情绪所左右,好恶无常,行为颠倒,近邪远正,是为大错。
【4、辨析】
主要是三点:(1)必须看清标题句在讲“自我教育”,不讲“怎么看别人”,因为己正,看一切正;己邪,看一切邪。“仁、好、恶”都是对自己讲的话,是推人反省的教语;若以为指别人,此句就成旁观者看热闹,违背了儒家宗旨,且孔子哪会教人干这种傻事!(2)“好恶”不是自己生“好恶心”,或对外人有“好恶”,而是内察自心的“好恶(正邪)”,懂得“好恶”的标准。人不先以礼制矫正自心的“好恶”,看外人就常在颠倒中,不能懂真正的“好恶”。(3)礼教是人的外师,本性是人的内师。人从礼教起步,向内用功就叫“格、致、诚、正”,日久生智,愿行如君子。所以,标题句也在教人怎样选择老师。以人为师,易迷;以教为师,易惑;以性为师,易慧。为何?人性中自有圆满的仁爱礼义,不需向外学,不能向外求,必须内修内得。一切圣贤教理都是本性就有的,用反省的方法恢复即可,不靠外人灌输赐予。
总之,己先在仁,后知好恶;己先在正,后觉好恶;己先无邪,后辩好恶。人离礼教,就不能知己,又何以知人、知物、知世、知命?
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篇第四》)即是说,只有仁者能公正无私地去喜爱人、憎恶人。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到好处,这是孔子立身处世的信条。人如果不能公正地去爱人,善恶不分,不能算仁者。“仁”在孔子心中,不仅包括“爱人”,而且还包括“恨人”。在别人看来,仁者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即无分别心。既然没有了分别心,能以一种平等的心面对一切,那爱与恨之间就没有界限了。然而孔子的着眼点并不在此。如果仁者无爱无憎,那么世界上也就不会存在正道与邪道的区别了,这样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忠奸不辨的现象将必然会无处不在。孔子认为,人若仅有爱而无恨,不算是仁者。
孔子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的爱人和恨人。是否有仁德是爱和憎的标准。
网络评论中不乏所谓的“愤青”和“喷子”,他们站在个人的狭隘角度,发泄一己之私愤,表达自己的喜爱和憎恶之情,那就不是正确地爱一个人、恨一个人,不是孔子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思想。
近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抓好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的要求,让正确道德取向成为网络空间主流,有利于我们增强对孔子“为人者能好人,能恶人”的理解。
我们先看看孔子对“仁”的解释。
“仁”是孔子《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有109处,从多方面说明了“仁”的内容和含义。
例如: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敬父母顺从兄长是“仁”的根本。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要予人恭敬,包容他人,坚守诚信,少说多做,施惠于人,做到了这五点,也就有仁德了。
“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悦的样子,这样的人“仁心”就少了。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喜爱仁德的人,没有比这再好的了;憎恶不仁的人,也就是有仁德的表现。
“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孔子的“好人”“恶人”是以“仁”为前提,只有做到了仁,才能有正确的爱和恨。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对孔子这样大思想家说的话,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要透过字面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思想。
仁者,是有仁德的人,好是喜爱,恶为憎恶,孔子的意思是,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没有说要爱什么人,要恨什么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仁者喜爱的是有仁德的人,憎恶的是没有仁德的人。
所以,孔子真正的意思是,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爱人、恨人,喜爱有仁德的人,憎恨没有仁德的人。
由此可见,孔子是把“仁德”作为评判“好”“恶”的标准,有仁德我们就喜爱,没有仁德我们就憎恶。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法国队的姆巴佩一战成名,但是在和比利时队的比赛中,故意拖延比赛时间,在比利时队发球时,将足球扔入场内,并盘带到禁区,影响比利时队员发球。虽然姆巴佩是帮助法国队赢球,最终也赢得了比赛的胜利,但姆巴佩这一没有“仁德”,缺乏体育道德精神的行为,依然被众多法国队球迷所“厌恶”。这就是以“仁德”为标准来评判姆巴佩的行为。
我们要真正理解孔子的“好人”“恶人”,做一个有仁德的人,正确地喜爱一个人、憎恶一个人,不做网络的“喷子”,不以一己之私而度人,让正确的道德取向成为社会和生活的主流。
因为只有仁者才会爱好人,恨坏人。不仁者则相反,会爱坏人,恨好人。能的意思,就是爱的对,没有爱错人。
谢谢邀请!
个人理解为仁者能对好人有容忍态度,对坏人也有容忍的态度。
对待所谓的好人有用坏人的办法去磨炼他。
对待所谓的坏人有用好人的办法去感化他。
才有仁者,能好人,能坏人,这样的讲法。仁者思想的高度不在好人与坏人之层。
仁者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大意是,孔子说:“只有仁者能公正地自爱人,也能公正的厌恶人。”
我们要培养自己没有偏私之心的好喜欢!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调整自己,修正自己。我们要及时反省自己,出现任何些许的偏差要及时进行纠偏,以回复到正确的状态。
我们要养成没有偏私之心的良好习惯!只有培养了自己的良好的、过硬的品行,我们才能真正的爱所当爱,否定所应当否定的!
良好的品行修养,使我们克服困难、抵御诱惑、不忘初心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培养我们的道德修养,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时时刻刻不放松,逐步取得进步和提高。
《论语》指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人才能正确的喜爱别人、才能正确的厌恶别人。
换句话说,在孔子看来,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正确的评价别人而不失之于偏颇,在此基础上,进而做到正确的喜爱别人、正确的厌恶别人。
能做到正确的评价别人,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德,而且还要有对时、势、地、事、物、情、理等要素的整体把握和综合研判,这样才会对一个人进行全面、客观、中肯的评价,从而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正确评价别人的人却并不多。人们往往是基于一己之私,而对别人评头论足,甚至是恶意诋毁,而这样的人,就不是孔子所说的“仁者”,他们不能正确的评价别人,当然也就不能正确的喜爱别人、也不能正确的厌恶别人。
因此,当我们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时,就要先弄明白对方是否为“仁者”、自己是否存在别人所说的缺陷与不足,如果别人真的是“仁者”,而我们也确实存在别人所说的缺陷与不足,那么我们就要认真加以改正。
反之,如果背后说自己坏话的人并不是“仁者”,而且我们也确实不存在别人所说的缺陷与不足,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对此置之不理,完全可以“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过来:只有行仁的人才能够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
行仁是有标准的,是需要明辨是非善恶的。所以,孔子才最讨厌没有是非立场的乡愿!
行仁之人首先就要做到坚定立场,爱憎分明,因为这是最基本的标准。若是丧失了这个标准,和好坏人都能打成一片,那无异于帮助恶人掩盖罪行,甚至帮助恶人伪造出好的名声,让周遭的人误以为恶人不恶,进而因缺少防范心而遭到恶人的伤害。
《周易.遁》云: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和孔子的思维基本一致,远离小人是最基本的态度,但不要明显表现出对小人的厌恶,而是用严厉的态度让小人退避三舍。君子远离小人,是对周遭人的一种警示,太过厌恶小人会招致不必要的祸端,态度严厉可以让想利用君子的小人没有可乘之机。
由此可知,行仁者首先要有坚定的立场,只有摒除不必要的私心才能始终维持住自身的立场,要亲近君子贤者,疏离小人恶人,才能树立起好的典范,踏出行仁的第一步。
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篇第四》)即是说,只有仁者能公正无私地去喜爱人、憎恶人。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到好处,这是孔子立身处世的信条。人如果不能公正地去爱人,善恶不分,不能算仁者。“仁”在孔子心中,不仅包括“爱人”,而且还包括“恨人”。在别人看来,仁者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即无分别心。既然没有了分别心,能以一种平等的心面对一切,那爱与恨之间就没有界限了。然而孔子的着眼点并不在此。如果仁者无爱无憎,那么世界上也就不会存在正道与邪道的区别了,这样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忠奸不辨的现象将必然会无处不在。孔子认为,人若仅有爱而无恨,不算是仁者。但是从宋儒到现在的人们,几乎都把孔子的爱憎理解错了,认为爱与恨必然是泾渭分明的,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事实上,孔子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后人的误读而已。孔子很敬重老子,向来视老子为师,曾请教过老子一些问题。有人问孔子,老子说过“报怨以德”,你觉得怎么样呢?孔子却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应该以公正无私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问的人本以为孔子是“仁爱”论者,一定会说用恩德来回报人的仇怨,这样做才是严己宽人,达到他所谓“仁爱”的境界,孔子肯定会同意的。但他却没有想到,孔子又是一位“以礼节和”论者,主张什么事情都要受礼的节制,做到恰到好处,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如果大家都来以德报怨,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就只能助长作恶者的气焰,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危害社会。这样一来只会让社会的风气每况愈下,没有人会有“仁德”了。人们都想着,不管我做了什么,别人都会以\"德\"来回报\"怨\",那我就做只对我有益的事就行,也不用在乎别人的感受。其结果必然民风不正,恶意肆掠。这是孔子所不愿看到的。明代有一个“中山狼”的寓言,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有一个名叫东郭先生的读书人,要到北方的中山去找个官做。他赶着自己那一头跛足的小驴子,驴背上驮着一袋书,在清晨赶路时,不料迷失了方向。正在他惊惶失措时,遇到了一条被晋国大夫赵简子打猎射伤的恶狼,而且正被赵简子紧紧追赶。狼哀告求救,并说了一些有恩必报的娓娓言辞。因此,东郭先生动了“仁爱”之心,让狼钻进他装书的口袋里躲藏,用一番谎言骗过了怒气冲冲赶来找狼的赵简子。没想到等赵简子走远,这条恶狼从口袋里被放出以后,竟凶相毕露,要吞噬东郭先生来果腹。可怜的东郭先生无奈地骗狼说,此事要按民间习惯请教“三老”评理定夺。东郭先生和狼先是问了老杏树和老牛,都没有结果。最后请教了一位须眉皆白的长者,这位老人假装不相信他们的申述,要狼再钻进口袋试试,使狼中计受缚。老人要东郭先生用佩戴的短剑刺死恶狼,可是东郭先生却说:“这不是要害死狼了吗?”老人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哭笑不得地说:“禽兽忘恩负义到这种地步,你都不忍心杀它,你这是仁慈到愚蠢的程度,可不是君子所为。”东郭先生在老人的帮助下,终于将这条恶狼杀死了。
0
论语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人们崇拜的是将所有人带领着走向光明的人,而唾弃的是把所有人带着走向黑暗的人。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反复无常的人只会与人共患难,而不会与人共富贵。只有慎终如始的人才会不离不弃,才会守望相助。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日常与人交往所选择的群势类型,无疑也是在选择自己的一生前途与命运。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借鉴经验,其方向正确则可以继续借鉴运用。
(荐读)
意思是: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才能正确的、公正的喜欢别人、厌恶别人。
体现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彰显的是个人宽广豁达的胸怀和公正无私的境界。
因为普通人心中都有私欲,好恶往往夹带私心、不合于理。唯有仁者,心中只有天下而无私欲,他喜欢的,一定是真正的贤德。喜爱之情,完全出于天理而不是私心,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的喜欢一个人。
仁者如果讨厌的,一定是真正的不肖。厌恶之情,完全出于天理而不是私心,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的讨厌一个人。
因此,喜欢或讨厌一个人,只有仁者才能真正做到无偏,可见做人应当以仁为做事的基本点,去除自己的私欲。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仁者即可能是好人,又可能是恶人。”
比如,唐太宗是仁君(好人)。但又囚父屠兄弑弟(恶人)。
除恶扬善,毫不留情,是非分明,立场坚定。仁者,好人胜亲,恶人如刃。
• 经常上夜班有危害吗? | • 你有哪些健康的饮食习惯? |
• 偷走你寿命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 • 为什么中国房车流行不起来? |
• 俄乌战争现在越来越激烈。谁赢了? | • 惩罚狗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
• 大家用什么方法来解除自己压抑的心情?(要有效的,谢啦)? | • 做豆酱的时候霉豆需要洗吗?为什么? |
• 在方便自己的情况下,应不应该考虑到,会对别人造成麻烦? | • 餐饮怎么吸引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