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历史上有“唐宗宋祖”的美誉,其文治武功也确实一流。
那么,为什么在登基之初要对突厥“称臣”呢?现在就从三个维度来讨论。
其一、唐朝初期,突厥军事力量强大,唐军相对弱小
隋末动乱时期,突厥人坐山观虎斗,逐步壮大起来,事实上,李世民在对付突厥的过程当中,开始也被迫对突厥称臣,而且纳贡。
他表面上臣服颉利可汗,事实上就是在迷惑对手,争取时间来准备战争。
唐朝是建立在隋末大起义的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而且隋朝留给唐朝的是一个烂摊子。
从618年开始,唐朝进行了统一国内的战争,626年唐太宗即位的时候,天下才刚刚平定,这个时候,由于隋炀帝以前的横征暴敛和对朝鲜的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造成隋朝人口的急剧减少。
特别是唐朝立国之初,群雄逐鹿之时,据《新唐书》记载:
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
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意思是说,当时的割据称雄者,比如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人,都援引突厥势力做自己的靠山,纷纷臣服突厥的可汗。
当时突厥军号称百万,王世充的使者王文素劝说颉利可汗:“过去启民可汗兄弟争国,依赖隋朝得以复位,子孙有国。现在的天子已经不是隋文帝的后代,应该扶立隋王杨政道以报答隋朝的厚恩。”
颉利可汗对其言听计从,所以经常来侵扰唐朝。颉利可汗倚仗其兵强马多,非常骄横,轻视唐朝。书信傲慢,求请无厌。李渊因天下初定,委曲求全,多多赐与金银财物。
李渊不得已也对突厥称臣,这样可以迷惑突厥人,从而避免过早的与突厥进行战略决战。
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北边的压力,也可以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其二、突厥大军兵临长安城下,李世民与突厥在渭水结盟
李渊退位后,突厥觉得唐朝有隙可乘,遂发兵进攻唐朝,大军兵锋直指长安,京城震动。
李世民最终决定与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等六人,一起骑马出玄武门到达渭水,与颉利可汗隔水说话,斥责突厥负约。
众酋将大惊,都下马而拜。随即唐军的大队人马赶到,旌旗烈烈,兵甲威武,部队整肃,突厥兵大为惊讶。
唐太宗指挥大军退而列阵,单独与颉利可汗按辔而言。颉利可汗因畏惧唐军可能有伏兵,于是请和。据《新唐书》记载:
幸便桥,与颉利刑白马设盟,突厥引退。九月丙戌,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帝不纳,诏归所俘于我。
意思是说,双方杀白马,在便桥盟誓,颉利可汗随后引兵退走。颉利可汗献马三千匹、羊万头,唐太宗没有接受,只让他们将所掠的中原人都放回来。
其三、缓兵之计,以图出其不意的消灭突厥势力
突厥主要有两股势力: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
- 首先解决颉利可汗
渭水之盟,为唐军争取了3年时间,起到了迷惑对手的作用,实为缓兵之计。
到629年的时候,唐太宗派李靖、李绩出兵与薛延陀可汗夷男等夹攻颉利可汗,次年大败颉利可汗于阴山,颉利可汗被擒送长安,东突厥前汗国就此灭亡。颉利至京后,唐太宗赐以田宅,授右卫大将军,他于634年最终死于长安。
- 而后解决突利可汗
630年,突厥诸部开始分崩离析,唐朝将图进取,以李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内蒙古和林格尔)以逼之。
据《新唐书》记载:
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
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
可以看出,突利可汗是没有预料到李靖的奇兵的,突如其来的唐军先锋,使其误判形势,认为:唐军是倾国之兵,李靖不敢孤军深入。
事实上李靖所帅唐军,仅仅是先锋部队,为了削弱敌军,他还利用突厥内部矛盾,招降纳叛,吸引康苏密部归降,最终在定襄打败了突利可汗。
总而言之,李世民这种“称臣”,仅仅是表面上的一种假象而已,是为了迷惑敌人。事实上只是一种军事上的示弱,让突厥对唐朝没有戒心。
然后李世民就可以做到“出其不意”的战胜突厥,事实上到630年的时候,李世民就通过擒贼先擒王的战术,用突然出击的办法快速的结束对突厥的用兵,进而彻底解决了突厥问题。
综上所述,李世民在登基之初对突厥“称臣”,是因为唐朝初期,突厥军事力量强大,唐军相对弱小,突厥大军兵临长安城下,李世民不得已与突厥在渭水结盟,作为缓兵之计,以图出其不意的消灭突厥势力而已。
李世民压根儿就没有向突厥称臣,此说法的始作俑者是《隋唐嘉话》,这不是史书,而是文学创作。很多历史性问题都如此,由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力,最终影响了后世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判断。但李世民称臣突厥的误传也与他自己有关,首先是避重就轻的渭水之盟,其次是李世民自认为该盟约为耻辱,所以就有了渭水之耻的说法,称臣的传言自然就很有“说服力”。
(李世民剧照)
李渊对突厥关系的处理方式
隋炀帝杨广由于好大喜功,导致民间疾苦,又因政治上对关陇集团的排斥,故在三征高句丽期间,导致隋朝后花园起火,这场由贵族掀起的,民间引燃的大乱,致使华夏区域被严重分裂削弱,给外敌崛起入侵提供了契机。很简单的一个佐证,吐谷浑这种不起眼的外族势力,攻打隋朝河右时都未遇到有效的抵抗,更不用提强盛一时的东突厥了。按照《新唐书》的记载,东突厥在隋末已是“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势头,它的意志就是要效仿北魏入主中原核心区域。
唐国公李渊起兵前,隋朝廷对全国的控制力已然失去,甚至可以说隋朝气数已尽,程全线崩盘之势。当时突厥对华虎视眈眈,诸如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势力纷纷成为突厥的跟班小弟,那么各路反王的态度如何呢?史载“华人多往依之”,其中包括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新唐书》中用了“悉臣尊之”四个字。原因很简单,他们希望在争夺地盘的进程中,尽可能规避突厥南下的打击,亦希望有可能获得突厥的扶持与援助。
(李渊剧照)
当时的李渊起于太原,虽有俯瞰天下之形,却因地狭人少,并无争雄之势。而且隋炀帝留下的烂摊子对李渊不利,即突厥与刘武周能够实现对李渊势力的联合打击。事实上也是如此,李渊起兵的那一年,始毕可汗立割据雁门的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对李渊的威胁可想而知。所以李渊与众多反王的选择一样,即结好突厥,或者用史书的话来说——“悉臣尊之”。
据《资治通鉴》记载,李渊于公元617年起兵后,便遣刘文静至突厥朝见始毕可汗,与突厥达成的合约是“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提出的条件是“勿侵暴百姓”。意思就是李渊向突厥缴纳保护费,突厥保证李渊地盘不受攻击,这个形式就是称臣。
历史上由于“玄武门之变”把李渊塑造成了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可是自古造反成功者,有几个是老实人的?李渊表面上是称臣之举,实际上并没有将称臣落实到位,争夺天下之际的财力需求巨大,李渊怎么可能向突厥上供?实际上他只是将边境俘获收缴的突厥财产如数返还,这也说明了一点,李渊势力其实与突厥的对抗实际上并未有过间断,所以唐朝建立的第二年(619年),始毕可汗就亲渡黄河,并扶持梁师都、刘武周威逼太原。所以很多史料里说突厥常毁约南侵,其实事情的本质是李渊根本未尽“臣节”。
(房玄龄去世时的剧照)
而始毕可汗在进攻太原前夕病逝,李渊没有更多的精力与突厥周璇,所以才有了“上举哀于长乐门,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有人将此作为李渊臣服突厥的证据,其实这是对李唐时期礼仪的误解,唐朝历史上就多次以此厚重礼仪悼念功臣。如房玄龄去世时也是废朝三日,李勣去世时更是辍朝七日,且皇帝亲自于未央古城中举行悼念仪式,史载“皇太子亦从驾临送,哀恸悲感左右”。再如尉迟敬德去世时,“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魏征去世时,“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太宗登苑西楼,望丧而哭,诏百官送出郊外……”。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的“上与突厥书用敌国礼”来看,李渊从起兵到建国,始终是以敌对国的身份和礼仪对待突厥的,这是一种平等的外交身份,并不存在臣属关系。由于唐初天下未定,突厥在颉利可汗的带领下时常侵扰并朔一带,李渊以敌国礼对待突厥也是现实所逼。随着统一战争的节节胜利,唐朝也逐渐改变了对突厥的身份姿态。武德八年(625年),突厥进攻太原时,李渊对突厥的国书改用“诏敕”,这意味着唐朝开始将突厥视为属臣,自己则视为宗主。
(李渊剧照)
因此唐高祖对突厥的“称臣”并无实质意义,与众多反王一样,李渊起兵后,为了避免突厥的针对性打击,选择了臣属的模式。又因势力发展的需要,这种称臣并未实践“岁贡”换和平的长久战略,在这种框架下,李渊更像是一个不守信用的“老赖”,或者说是“万恶的资本家”,以画大饼的方式尽可能稳住北方,在自身获得飞跃发展后,再反戈一击。当然,这么说也不恰当,毕竟突厥也一直未停止对唐朝的骚扰,但这种外交关系处理方式却是成功的,后来的太宗李世民也是这么操作的。
渭水之盟的产生与本质
由于李渊的“忽悠”,突厥在历史上一直是不遵守合约的一方,而这也让唐朝内部发生政权斗争时,又遭遇到了外部威胁。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成功夺权,并在当年八月登基为帝,颉利可汗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是攻击唐朝的大好时机,于是领兵南下。唐朝的反应是先打阻击战,尉迟敬德领兵于泾阳一带取得小胜,歼敌千余,并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但这场胜利并不能阻止突厥的进军,那么有人会问了,为什么李世民一登基,突厥就能兵逼长安,如入无人之境呢?这事儿还得从李世民的布防和政治斗争来看。
(尉迟敬德剧照)
按照古代地里特征来看,东突厥若是以长安为目标进攻,常规打法是联合灵州(银川)附近的梁师都,先取灵州、再攻泾州(萧关),然后克豳州(咸阳北),经过武功进逼长安。这条路线的优势是一路沿清水河南下,河谷宽阔平坦,能够发挥突厥骑兵的机动性。再次一级的选择是沿马莲河到豳州,这条路比第一种路线路况复杂一些。第三种路线是渡洛水抵达渭水,沿着渭水河岸线一直西进长安,这条路的难点在于洛水河谷,此河谷狭窄曲折,非常不利于骑兵行军。
所以扼守常规路线的关隘据点就是搭建防御体系的重点,前两种进攻长安的布防重点就是灵州、泾州、豳州,这是李渊时代唐军抵御突厥的军事重镇,之前唐军都是在此阻击了突厥的进攻。可是颉利可汗并没有走灵州线,因为这条线路的第一关灵州就是名将李靖驻守的,由此可见唐朝的战略部署是很有针对性的。颉利可汗为了避免再次与李靖交手,带领突厥骑兵走了一个大环线,绕行会州(甘肃靖远),再折向东取泾州、豳州。
(颉利可汗剧照)
626年七月,颉利可汗从会州出发,八月底便攻至泾阳,李世民根本没想到突厥会避开李靖驻守的灵州,也没想到其进军速度之快,所以尉迟敬德当时就是一个救火队员,手上没有多少兵,意在延缓敌军进军速度,等待勤王部队回援长安。既然我们说灵州之后的泾州、豳州也是重镇,为何还是迅速崩溃呢?
这就要说到驻守此地的两个封疆大吏了,泾州是李艺(罗艺)驻守的,豳州是张瑾驻守的。李艺坐拥一万多天节军,张瑾则有一万多天纪军,这些都是精锐之师,打城防战不说以一敌十,两道防线抵挡数月至少不该有问题吧?哪怕是各守两个月,李世民也能获得调兵回援的时间,但这两人就是关键时候掉链子。
(李艺剧照)
李艺是什么情况呢?人家压根儿没抵抗,因为他是李建成的亲信,玄武门之变后,他正密谋如何攻打长安呢。事实上也是,后来李艺真就反了,时间与突厥这次进攻仅差四个月,所以有理由怀疑他是故意把突厥放了进来,企图浑水摸鱼发动兵变。张瑾不抵抗出于两点,一是政治上偏向故太子李建成,二是被突厥人打出过阴影,即625年的太谷之战中,张瑾被颉利可汗打的全军覆没,光杆司令的他逃往豳州,被李靖保了一命,所以这一次遇到突厥进攻,史载“突厥来寇,瑾不战”。
这两个人都是李渊的开国功勋,也都是李渊亲自派驻边境的军事将领。李世民上台后,并没有进行大的人事任免,反而是对旧臣加官进爵。这是李世民稳定政局,笼络人心的政治手段,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心念旧主的老臣,李艺和张瑾就是一个用人失败的典型案例。反观突厥一方,他们对于唐朝的布防和用人都做了精心准备,故而能长驱直入进逼长安,给唐朝建国以来带来了最大的一次危机。
颉利可汗在泾阳遭到小股抵抗后,直接将十万大军开赴渭水北岸,距长安城仅数十里。颉利可汗深知长安城易守难攻,自己深入大唐腹地,战线过长,灵州、天水都有断其后路的风险。所以他并未选择立即强攻,而是派出了亲信执失思力进城,一方面谈条件,一方面打探一下长安城内的城防、储粮。执失思力仗着大军兵临城下,谈判态度异常嚣张,李世民也没惯着他,二话不说便将其扣押软禁。
“然我已令无忌、李靖设伏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还,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矣!我所以不战者,即位日浅,为国之道,安静为务,一与虏战,必有死伤;又匈虏一败,或当惧而修德,结怨于我,为患不细。”——《旧唐书》
接下来就是战与和的问题,很多说法是长安城兵力空虚,但按照唐初的军制,长安城外驻守的禁军当有三万,关中地区能够调动的中央军应当在13万左右。冷兵器时期,孙子兵法认为攻城战是战争的最下策,攻城一方的伤亡比例最乐观的是3:1,也就是说长安城里的3万禁军对突厥10万大军并不吃亏,而且突厥是以骑兵为主要战斗力。所以对李世民来说,三万军坚守城池,另调动关中各地中央军勤王,完全有可能将颉利可汗歼灭于家门口。
而若开战又有哪些不利因素呢?李世民是发动政变后刚登基不久,旧派势力中包括李渊、李建成培植的亲信,这类人在泾州、豳州已经表现出临阵脱逃的风险,长安城内难保不再发生叛逃、倒戈的事情。李世民若亲自挂帅出城,城内还有可能出现政变风险,李世民若躲在城中,新君的威望又难以树立,李世民的处境很尴尬。再者说来,唐初连年征战,国家财政并不富裕,李世民若集中力量对付城下之兵,纵使歼灭颉利可汗的军队,必然也是向东突厥彻底翻脸,两个国家之间将会再次爆发长久性战争,对休养生息的既定国策极为不利。所以对李世民来说,唐朝当时并非不能战,李世民也绝非惧战,只是和比战更具现实意义。
“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之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资治通鉴》
但想让城下10万雄兵不战而退谈何容易?李世民的智慧在此时展现出来,他带着中枢重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个人,骑行至渭水河畔,隔着渭水喊话,喊话内容大概就是骂街,从气势上表现出我不怕你。这一幕有些空城计的感觉,六人六骑就敢隔水骂街,加上颉利可汗已经知道李世民扣留了谈判使者,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紧接着,长安城内的禁军就整齐列队的向李世民所处位置靠拢,史载“军容大盛”,换言之就是李世民做了一下面子工程,向颉利可汗秀一秀肌肉,说明我敢骂你就是因为我有实力支撑,不怕死的放马过来。
(渭水喊话剧照)
史书中说突厥军队见此状况“由是大惧”,虽然颉利可汗是见过大世面的,立即做战斗准备,但他手下的贵族长老、新兵蛋子一路走来过于顺利,并没见过唐军的这等雄姿,突厥本阵突然躁动不安。接下来,李世民开始落实此行的任务,他见震慑目的达到后,便令唐军列队后撤,表明我来这不是要跟你打架的,是来给你讲道理的。于是李世民便喊话要与颉利可汗单独会面,就这样,两个领导人在渭水河畔开始了一段外交和谈。
谈话的具体内容应该就是“渭水之盟”展现给后世的条款,但这一次李世民比他爹硬气,盟约规定了唐朝“啖以金帛”,并不是向李渊那样拿钱换和平,这个钱财可以看成唐朝对突厥远征的犒军费用,并不是战争赔款。渭水谈话过去两天后,双方在长安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也是杀白马立盟的那一套。颉利可汗随即退兵,回到突厥本部后,又向唐朝进献了三千匹马,万余头羊。这个经过哪里体现李世民向突厥称臣了?
“靖请倾府库赂以求和,潜军邀其归路。帝从其言,胡兵遂退。于是据险邀之,虏弃老弱而遁,获马数万匹,玉帛无遗焉。”——《隋唐嘉话》
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李世民到底给了突厥多少金帛,但小说《隋唐嘉话》说李世民听从了李靖的建议,把整个国库都给了突厥。突厥撤军的时候,李靖又搞了个突然袭击把钱抢了回来。这个桥段之所以流传甚广,因为它远比正史精彩的多,这里有些贬写李世民的嫌疑,因为它是以玄武门之变为线索,来应证李世民发动政变的得国不正,又以称臣来增加李世民的污点,显然是作者主观情绪的展现。
历史上李世民确实将此事称为“渭水之耻”,这主要因为李世民在对外事务方面标准过高。比如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其实际战果为攻克十座大型城池,迁移人口七万有余,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中,“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放在历朝历代都能算是大捷,如汉武帝时卫青斩白余匈奴都算大捷。征高句丽之战后因天气原因退兵,李世民还为此懊恼不已,这就说明李世民的个人要求太高。他眼中的胜利是李靖攻灭突厥汗国;李勣以数千唐军以少胜多大破薛延陀、俘获5万多人;唐朝打败西域诸国、占据西域,唐朝攻灭薛延陀汗国等。
(天子六骑雕像)
综上所述,唐太宗不仅没有向突厥称臣,唐朝还在太宗时代攻灭了东突厥。渭水之盟也并非城下之盟,这是李世民综合利弊之后,以高姿态要求突厥退兵的外交手段。这个盟约中所谓的“贡金”,实际上是对突厥退兵的安抚,而非拿钱买和平,这个性质完全不同。
我的回答是:这是因为当时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
先说外因。突厥族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是匈奴民族的一个后续分支。最早居住在今新疆阿尔泰山南部一带,公元六世纪初,在其首领土门领导下,逐步强盛起来。与中原南北朝时的西魏有贸易往来。公元551年,西魏文帝将长乐公主嫁给突厥首领土门为妻。552年,突厥打败奴役他们的柔然(民族),势力很快发展到今天的中亚和外蒙。并定都在都斤山(今蒙古国内杭爱山北部),拥有百万之众。经常在隋(唐)边境掠夺杀戮。后在隋军打击下,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即:东突厥和西突厥。隋末唐初,乘中原内战、无暇他顾,东西突厥又合为一处,北方一带割据势力,也多依附突厥,称臣受封。唐朝初年,国力虚弱,经常遭受突厥的袭扰。624年,有人建议:突厥之所以不断进扰关中,目的就是为了夺取长安财宝。如果迁都内地,焚烧长安,突厥没有了指望,也就不来袭扰了。这种荒唐、怯懦的建议,竟然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接受。竟要派人到樊(今湖北襄阳)、邓(今河南邓县)一带寻找建都的地方。后被李世民等人竭力劝阻才罢。
再说内因:玄武门之变不久,唐太宗登上皇位。当时,政局极为不稳。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虽死,但他们的残余势力尚在,党羽还遍及全国各地。他们握有一定的军权、政权和财经权,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随时起来造反的。另外,隋朝旧部、割据势力和不得已降唐义军部众,也都会随机发难的。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回答里,做过较为详细的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翻参看)。所以,内忧外患,国力又弱,兵备不足,经济、民生等问题,这就是迫使李世民在登基之初,要向突厥俯首称臣的真正原因。
补充一点: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在唐名将李靖等率领下,三千轻骑的唐军,直捣突厥颉利可汗老巢都城定襄,创造了军事神话。后李靖又亲率一万精兵至阴山,将突厥巡逻兵剿灭。接着,神不知,鬼不觉地杀入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可汗逃跑时被唐军活捉。从此,突厥部落尽归李唐,周边部落也纷纷向大唐称臣。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强大的李唐王朝为什么要向突厥称臣十二年?
突厥先世原始出于丁零、铁勒。南北朝时期先是居住在铁勒附近的叶尼塞河上游,后来逐渐向南迁徙到今新疆维沃尔自治区的博格达山,于是他们屡屡进犯中原。尤其是隋朝末年时期,天下大乱,北方更是多次遭到突厥的进犯。
隋灭掉了陈基本上完成了南北方的统一之后,与突厥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隋利用军事和政治手段开始了对突厥的全力打压。恰巧这个时候突厥内部发生了分裂,分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这样他们的军事实力也一分为二,暂时丧失了攻占中土的良机,隋文帝其实也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利用这层关系牢牢地将突厥势力控制住。
但是杨广继位之后就开始打破了这份平衡,大隋的国力也逐渐衰微,群雄并起,竟有许多人攀附北方突厥,其中包括薛举、窦建德、王世充等,就连在晋阳其实的李氏父子也曾经向他们俯首陈臣。
因为李氏父子最开始起事的时候曾经后方遭遇了突厥的突袭,当时损失惨重,而他们的实力还不足以与他们彻底撕破脸,于是只能忍气吞声,年年向突厥进贡。后来李唐王朝称霸了中原之后,突厥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而李渊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性格没有那么果敢,可以说是有一点懦弱,加上刚刚建国不久,国内实力还不足以全面与突厥撕破脸。
但是到了果敢勇猛的李世民继位的时候,国力已经很强盛了,为什么还要向突厥进贡呢?这与著名的“渭水之盟”有关系。李世民刚刚继位的时候突厥兵分两路,一共派出了二十万兵马直逼长安,一直打到了渭水河畔,李世民无奈只能求和。
但是李世民并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只是忍辱负重,表面上并没有再对突厥做出任何行动,但是暗地里却一直致力于增强军事实力,加紧训练士兵。终于在继位的第三年,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此时已经被突厥压制了十二年,一旦发兵就意味着两国之间必须做一个了结。
于是深思熟虑的他派遣李靖率领大唐将士主动攻打突厥,由于事出突然加上唐军早有准备,于是突厥被打得措手不及,甚至于一个首领被生擒。突厥见到大势已去,只好向李唐王朝俯首称臣,于是李世民算是解决了一大心病,一雪多年以来的耻辱。
突厥的问题就出在了盲目轻敌以及狂妄自大,对于一个快速崛起的强大帝国以及驾驭这个帝国的年轻有为的皇帝过于小看,再加上其内部自身的原因,比如权力的纷争导致的军事实力的分散等,还有就是对李唐王朝逼得太紧,使得其君主实在是忍无可忍,最终导致了它的一蹶不振。
天下大势无非是分分合合以及实力此起彼伏,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只要有一点松懈就有可能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而李世民这样一个果敢霸气、常年带兵打仗的英勇君主,能够在自己的实力尚且不足以击败敌人的时候避其锋芒,韬光养晦,并且以金银珠宝这些华丽的身外之物诱惑敌人,简直就是典型的欲想取之必先与之。
可以说先不管他在历史角落里篡位以及残害手足的斑斑劣迹,单就从作为一个皇帝看来,他当之无愧的算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他不仅懂得知人善用,同时其自身的文治武功也创造出中土历史上难得一遇的百年盛世奇景。
“突厥”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公元6世纪,这和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不同,突厥不是单一的民族,是多民族的统称,突厥在583年分为了东突厥、西突厥,而在唐初威胁到大唐统治的主要就是东突厥。
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天下大乱,北方的东突厥势力也逐渐壮大,当时中原的多个割据势力纷纷向突厥称臣,连吐谷浑,契丹这些少数民族势力也向突厥称臣,所以李渊在晋阳起兵后,为了防止后院起火,也只能向突厥称臣示弱。
在李渊起兵不久后,晋阳就遭到了突厥袭击,但是以当时李渊的实力是无法和突厥对抗的,所以李渊就只能去拉拢突厥人,李渊给突厥的始毕可汗写了一封书信,给他备上了一分厚礼,提到自己准备举义兵南下,恢复和突厥和亲,如果始毕可汗愿意和李渊一起南下,请求他不要伤害百姓。
唐高祖李渊
李渊的态度非常的谦卑,后来又花费重金收买了突厥使者,始毕可汗给李渊提供了数千匹战马,五百骑兵援助,李渊也暂时解决了后顾之忧。在大唐建立之后,突厥对大唐的态度逐渐变得傲慢,多次向大唐索要财物,此时因为唐朝的统治尚未稳定,朝廷也总是满足突厥的要求。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兵变,不久后登基称帝,李世民最初也继续延续着李渊时期的对外政策,而突厥的颉利可汗在得知大唐内部发生权力更替后,就想要借此机会捞点好处,突厥十万大军南下进攻泾阳,唐军由名将尉迟敬德率军在泾阳反击。
颉利可汗的主力二十万大军至渭水北岸,此时长安城防空虚,李世民设计亲自到渭水南岸斥责颉利可汗背信弃义,随后唐军赶到和突厥军队对峙,最后李世民与颉利可汗立下盟约,签订了和平协议,突厥撤军。
渭水之盟
在这之后,东突厥内部发生了分裂,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决裂,唐朝一面备军一面加强和突利可汗的联系,从内部进一步加大双方的矛盾,唐军又先后攻占了恒安、朔方等地,贞观三年至贞观四年,唐军和突厥的决战打响,突厥数万人被斩杀,数十万人被俘虏,颉利可汗被生擒,突厥部众纷纷归降大唐,东突厥就此灭亡。
李世民号称千古一帝,在他称帝不久,突厥颉利可汗率20万大军进犯长安。
面对这种危局,李世民审时度势,和颉利可汗达成了协议,双方签订了“渭水之盟”。
可惜“渭水之盟”的史料已不复存在,有人说是李世民后来让人烧毁了,因为“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的耻辱,属于城下之盟。
因此有人推论李世民曾向突厥俯首称臣,否则当时突厥人是不可能退兵的。
于是有粉丝问我,李世民向突厥颉利可汗俯首称臣是真的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看看“渭水之盟”签订的过程。
首先一提的是,唐朝建国之初就和突厥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初唐高祖李渊反隋的时候,就曾向突厥人借兵,双方说定把隋朝灭了后平分天下。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肯定不会和突厥人平分天下,不过给了突厥一定的好处。
但突厥人并不满意,就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刚刚继位局势并不稳定的时候(即武德九年八月),突厥颉利可汗想趁机捞取更大利益,于是亲率二十万大军进犯长安。
李世民刚刚继位,长安布防空虚,他急忙派大将尉迟恭前往迎敌,意思是将把突厥人拒长安之外。
尉迟恭虽勇,但寡不敌众,颉利可汗利的大军势如破竹,直抵渭水河畔,进逼长安城。
李世民登高一望,只见突厥二十万雄兵列在渭水北岸,旌旗猎猎盔甲鲜明,当时跟在他身旁的大臣吓得个个浑身发抖。
此时李世民想起了诸葛亮的空城计,长安城空虚,此时不能表现出怯懦。
随后李世民在城头上布下了疑兵,说难听点就是表现出外强中干,扯虎皮当大旗——唬人。
还别说这招挺管用,颉利可汗也不敢贸然进攻,他也不知道长安城里到底怎样?
此时可汗眼珠一转,马上叫来了一个小校,以劝降为理由,让小校进城一探长安城的虚实。
小校很快见到了李世民,传达了可汗的意思。李世民多聪明啊,早就探知可汗派小校进城目的了,于是命人把小校捆了起来,绝对不能把他放走。
当时许多大臣都吓坏了,说这样会激怒可汗。
李世民对手下说,如果我们放了这个小校,就说明我们害怕突厥,可汗就会马上进攻。
如果我们表现出强硬,他不知道我们的底细,还有达成和解的机会。
最后李世民说,不管怎样,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准备决战,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放弃和谈,这就是用强硬逼可汗和谈。
有人说李世民一世英勇,为什么不和突厥决一死战?
要知道这时候唐朝刚刚经过平叛等战役,百废待兴,国力空虚,如果真和突厥死磕胜算不大。
李世民想忍一时,过了艰难时段再收拾突厥,这叫做知彼知己知进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李世民的这种办法无疑是正确的,英雄人物都讲究韬光养晦。
果然颉利可汗看到长安城里战旗猎猎,表现出戒备森严,人强马壮的样子。
就在可汗迟疑的时候,李世民随一队人马列阵渭水南岸。李世民和丞相房玄龄、高士廉、大将秦琼、尉迟恭等人亮相出阵,这些人物可汗早有耳闻。
李世民隔岸痛斥可汗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之前的互不侵略条约,奉劝他回头是岸……
颉利可汗被指责得哑口无言,加上看到唐军阵容微丝不乱。于是顺坡下驴答应退兵,于是李世民就和可汗签订了“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
李世民心知肚明,突厥这些游牧民族除了抢掠之外,并不想占领唐朝的国土。我认为在渭水之盟条约里,李世民给了可汗许多物质上的优惠。
比如给粮食,给丝绸,给牛马,至于说李世民向突厥可汗俯首称臣,我认为不大可能。
这是因为李世民有两手准备,和谈最好,要打也不怕,李世民本来就是战场上冲杀出来的将领,他并不怯懦战争。
当然了,由于史料的丢失,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李世民不愧为是一代明主,为了唐朝百姓安居乐业,他能忍一时之辱,一旦当唐朝强盛时,他决不会忍一世,总有爆发的那一刻。
贞观三年,也就是在签订渭水之盟的第四个年头,李世民派大将程咬金以及李靖、李世绩等人率军消灭突厥,最后唐朝的行军总管张宝相生擒了突厥颉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一雪“城下之盟”的耻辱,此后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再也没有能力和唐朝抗衡了。
文/秉烛读春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很强大的一个王朝,唐太宗李世民戎马出身,把边境问题处理的井井有条。如此强大的李唐王朝,为什么会长达十二年的时间向突厥称臣,甚至年年纳贡呢。
有关突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从公元550年,突厥开始被记载入中国的史书之中,当时指的是漠北有突厥游牧民族建立的部落联盟国家。到了隋唐时期,突厥开始屡屡侵犯中原地区,给边境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东西两大突厥部落趁机迅速统一,重新振作,势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雄居漠北、力控西域,甚至对中原地区也造成严重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隋朝统一中原以后,利用军事力量和外交手段,让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这样极大的削弱了突厥的军事实力,使得突厥无法在中原地区立足。隋炀帝上位以后,穷奢极欲,整个国家民不聊生,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减弱,于是突厥趁此机会再一次染指中原。隋末唐初,中原地区群雄并起,几乎地方军阀都攀附北方的突厥,包括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突厥势力使得中原地区的形式极为混乱。
突厥的外交问题直到唐王朝统一中原也没有解决。
唐初的开国君主李渊在起兵之初,为了少树敌,李渊也像突厥称臣,每年都会向突厥供奉大量的贡品。李渊的这一举动是比较明智的,在隋朝末年的形势下,突厥作为游牧民族,骑兵的军事威力是很大的,如果多了突厥这个敌人,会给李唐王朝的统一之路增加很多的困难。如果每年仅仅是纳贡,对于李渊负担并不是很重。
明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这样评价李渊:“人谓唐之有天下也,秦王之勇略志大而功成,不止高祖之心,持之固,养之深,未能顺天下之理,契人之常情……非秦王所能及也。”李世民文治武功,在历代君王中也属于佼佼者,但是没有李渊早期的隐忍,李唐能否统一中原也不一定。
在李世民继位之前,突厥便攻打下了并州,也就是今天山西、河北、内蒙古三省的大部分地区。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刚刚继位,突厥再一次出兵,在距离当时京城长安40里的渭水驻扎,直逼长安城。
这一时期也是李世民人生中最为屈辱的时刻,当时唐朝刚刚统一中原,百姓刚刚恢复生产,没有国力和突厥打仗。于是李世民用大量的金银珠宝贿赂突厥两个可汗,再一次对突厥表示臣服,签订下了耻辱的渭水之盟。签订渭水之盟后的李世民,隐忍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李世民加紧训练军队,增强唐朝的军事实力,同时不断收集突厥方面的军事情报,为下一次和突厥硬拼做准备。
在贞观三年,李世民认为时机已到,国家的军事实力已经可以和突厥一战。于是派遣大将军李靖,率领并州都督李勣、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为各道总管,主动出击,攻打突厥。
突厥没想到唐军会孤军深入攻打自己,被李靖率领的三千先头部队打的措手不及。打的颉利可汗一逃再逃,最终只剩下几万军队。同时李勣的部队堵截颉利可汗的残兵败将,使得突厥的残余部队无处可逃,从此东突厥就此灭亡。
李世民一辈子打仗,显有败绩,唯有渭水之盟这一次,不得不靠金钱贿赂,才能让突厥退兵。但是李世民毕竟是一位文武都颇为了得的君主,虽让李渊和李世民父子长达十二年向突厥称臣,但是最终通过李靖出征突厥,把突厥彻底消灭了。从此以后,唐朝的边境问题得到了解决,北方的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我是喜欢历史的前可见古人。
李世民文治武功一流,为什么在登基之初要对突厥称臣?
首先,李世民并没有向突厥称臣。
李世民登基之初,是与突厥签订的和平协议,史称“渭水之盟”。
李世民登基之初,由于玄武门之变,导致朝堂动荡。突厥颉利可汗得知后,趁机发兵十余万,又被建成余党罗艺放突厥南下。
当时正值唐朝新立,国家百废待兴,内部空虚,被突厥颉利可汗的的主力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当时突厥二十万雄兵,列阵于渭水北岸,京城兵力空虚,长安为之戒严,人心惶惶。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至渭水边,隔渭水与颉利对话,指责颉利负约。不久后唐军赶至太宗背后,颉利可汗见到唐军“军容大盛”,又得知执失思力被擒,于是大惧。
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立刻斩杀白马立盟。之后,颉利可汗率突厥全体骑兵返回。一场大战终于偃旗息鼓。九月突厥颉利可汗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从渭水之盟的来龙去脉可以看出,虽然渭水之盟是耻辱的,到李世民在这方面,非但无过,实则有功。
渭水之盟的签订,不仅解除了当时的危机,更是为唐朝迎来了一段和平发展的时期,唐朝政局稳定,经济得以恢复。为之后的贞观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会有李世民对突厥称臣的说法呢?
史书上并没有过李世民对突厥称臣的记录,而唐国对突厥称臣的说法,来源于李渊于起兵之初曾主动交好突厥。
李渊起兵时势力弱小,而因为当时隋末内乱,突厥得以迅速崛起。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上:“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当时突厥势力强大,而李渊的地盘又离突厥势力范围较近,所以李渊才会去主动去交好突厥。
李渊遣刘文静至突厥,见始毕可汗,与之约:“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而之后李渊并没有把财物都给突厥,而是李渊把征战得到的大量女人放回家去让她们与亲属团聚。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丙子,渊引军西行,所过离宫园苑皆罢之,出宫女还其亲属。
……
渊命各依垒壁,毋得入村落侵暴。
”
可以看出,李渊并没有向突厥称臣,而当时交好突厥只是权宜之计。
(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在隋朝前期,由于隋朝的国力强盛,而突厥因内部矛盾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因此突厥自然臣服于隋朝。
但在隋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突厥也渐渐地不老实了。《旧唐书》记载,李渊父子起兵之时,突厥军队就袭击过他们的大后方晋阳,并大肆掠夺。李渊父子为了保证他们的大后方安全,不得不去跟突厥和好。李渊也亲自写信与突厥始毕可汗联系,并年年向突厥称臣朝贡。
这个政策在唐朝统一天下以后还在延续。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来唐高祖李渊禅位给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之初,时局不稳,更糟糕的是同年东突厥的颉利可汗率兵20万直逼长安,在距离长安城仅40里的渭水之北驻扎,威慑京城。这使得长安城内人心大乱,朝野震惊。此时的李世民知道自己根基未稳,不能跟突厥硬碰硬。于是他向突厥进献了大量的财物,并表示臣服与突厥。由此,突厥才撤兵。这件事在历史上称为“渭水之盟”。
在这之后的李世民一边向突厥纳贡称臣,一边在积极训练军队。629年,唐太宗分析形势,认为军事力量已经占优,并下定决心要永绝突厥祸患。于是唐太宗命李靖率李勣、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进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第二年三月,东突厥灭亡。
因此,李世民一开始对突厥称臣不过是缓兵之计。
隋末唐初,正是北方突厥强盛时期,唐高祖李渊因起兵反隋时势力太弱,曾与突厥约定:一旦攻下长安,土地、人口归李渊,金帛财物归突厥,以此作为突厥出兵帮助李渊起事的条件。李渊称帝后大唐的边疆一直受到突厥的侵犯骚扰。所以突厥一直都是初建不久的大唐心头之患,始终威胁着唐朝廷的安全,但苦于连年征战,国力空虚。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为帝,也尚无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东突厥的进犯。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后,此时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认为唐太宗的统治还不稳固,在唐太宗刚即位时,便亲率20万骑兵进逼长安。唐太宗摆了疑兵之计,使颉利可汗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带着唐太宗馈赠的金银绢帛退兵。唐太宗此次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退去突厥大军,在此之后唐太宗一方面在外交上采取远交近攻的主张,积极扶持颉利可汗的反对势力以牵制颉利可汗,另一方面他抓紧备战,积蓄力量准备进行反攻。
贞观时期,唐太宗采取多种积极措施治国理政,几年之后大唐国内经济便快速发展,国力逐渐增强,加之唐太宗利用东突厥贵族之间的矛盾,拉拢了突利可汗,这为唐太宗提供了里应外合的有利战机。公元629年11月,唐太宗任命对突厥有作战经验的名将李靖为统帅,率领柴绍、李世勋、薛万彻等数名大将,统兵10余万,分兵四路向东突厥发起进攻,结果把东突厥骑兵打得落花流水。同年十二月,唐太宗识破颉利可汗假装投降议和的图谋,将计就计命李靖率精兵突击,颉利可汗战败被俘,至此东突厥这个唐皇朝心头大患被彻底消灭。(图片来自网络)
确切的说向突厥称臣的是李世民之父李渊,这个问题要追溯到隋末农民大起义时期,其时中原大乱,突厥虽然分裂成东西突厥,但是东突厥实力还是非常强盛,当时很多地区军阀比如刘武周、梁师都等人都受到东突厥支持,可以说东突厥当时对中原可谓是虎视眈眈。
李渊太原起兵受东突厥袭击
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就曾经被东突厥趁虚偷袭晋阳,李渊决定挥军进攻长安,而太原和晋阳是李渊的根据地,当时的晋阳随时处在东突厥的威胁之下,所以李渊为了挥军进攻长安没有后顾之忧只得向东突厥处罗可汗称臣。
李渊称臣后东突厥才停止了侵扰晋阳,李渊才能全心全意进攻长安。所以从李渊建立唐朝那天起,唐朝就是先向东突厥称臣,因此唐朝向东突厥称臣的皇帝是李渊。
李世民签订便桥之盟
唐朝统一天下之后,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开始了皇位争夺战,最终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李世民成为了唐朝权力掌控者。
李世民于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六月初四发动政变以后,八月九日登基为帝,这时唐朝权力变更消息立刻被东突厥所知,当时处罗可汗已死,由其弟弟颉利可汗继位,颉利可汗认为唐朝发生变乱可以趁机入主中原,于是八月二十四日东突厥军队开始攻击唐朝泾阳。
李世民这时期属于是刚刚继位,国内局势并未稳定,李建成和李元吉党羽还没有彻底消灭,又遇到突厥大军压境,正是李世民内外交困最困难之际,李世民不得已倾其所有供奉突厥人,而使突厥退兵。
当时李世民派大将尉迟敬德驰援泾阳,尉迟敬德一到泾阳就打了一场小胜仗,战胜了东突厥先锋部队,但是尉迟敬德的胜利并没有阻止住突厥大军进攻,颉利可汗亲率主力部队直抵长安城西郊渭水岸边,二十万突厥雄师屯扎渭水岸边。
李世民只得一面派大将李靖和李绩故部移兵采取疑兵之计,一面又重金贿赂颉利可汗的侄子东突厥的小可汗突利可汗,挑拨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叔侄关系,另一面李世民又重金送给颉利可汗,并且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大臣六人至渭水便桥之上与颉利可汗签订和平协议。
颉利可汗见李世民长安方面所布置的李靖和李绩的疑兵,以为大唐军队实力强盛也不敢轻举妄动,再加上突利可汗所部也不想再打下去,而且李世民又送来大批金银财帛,颉利可汗也就决定收兵撤退,于是颉利可汗与李世民在便桥之上斩白马签订和平协议退军而去,史称“便桥之盟”或者“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的意义
渭水之盟使得登基初期的李世民得到了充足缓冲时机,为自己稳定了局势,同时也为唐朝的经济发展和积蓄力量争取到了缓冲时间。
渭水之盟后东突厥由于内部分化严重,薛延陀、回纥等部落不再臣服东突厥,突利可汗也直接与叔叔颉利可汗决裂,外加东突厥遇到自然灾害,由此东突厥实力大减。
而唐朝在李世民统治之下揭开了贞观之治的序幕,蒸蒸日上,所以唐朝与东突厥实力强弱在此期间就发生了逆转。
贞观三年也就是公元629年,李世民经过三年多的忍辱负重发展实力,此时他已经具备了消灭东突厥的力量,于是李世民任命大唐战神李靖为统帅,大将尉迟敬德为先锋,挥军进攻东突厥。
李靖用兵如神,尉迟敬德骁勇善战,很快东突厥就在唐朝的军事打击下彻底消亡,突利可汗投降唐朝,草原各部除了依附薛延陀部,就是向西逃往西域,大多数部落都向唐朝投降,而颉利可汗想千里逃往吐谷浑,最终于贞观四年也就是公元640年被大唐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生擒,张宝相带颉利可汗在长安向李世民献俘,至此欺负了唐朝十二年的东突厥彻底被李世民击溃。
写在最后
唐朝从建立之初为了缓解后方压力,李渊隐忍不发而不得已向东突厥称臣,随后李世民登基为了给大唐争取缓冲时机,再度向东突厥服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向东突厥隐忍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里算是忍辱负重,最终李世民在国力刚刚得到起色之际片刻不等就抢先挥军灭了东突厥。
这也说明了十二年的忍辱负重让李世民感受到了多大的屈辱,尤其是他亲自在渭水之上向颉利可汗服软受辱,李世民一见国力稍有起色便片刻不等先灭了东突厥,说明了李世民时刻没有忘记东突厥带给他们父子的欺辱。
李世民向突厥称臣是带有战略意义,当时唐朝国力和政治局势不允许李世民与东突厥决一死战,所以李世民采取了隐忍待发的战略,先服软,再崛起,最终消灭对手。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李世民登基之初,并没有向突厥称臣。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唐太宗刚取得帝位,突厥颉利可汗乘唐统治集团内部有冲突,又率十余万骑,号称百万,直抵长安附近的渭水便桥北面,唐太宗亲自指挥大军布阵阻击。唐军“军容甚盛”,“旌甲蔽野”(《资治通鉴》唐武德九年)。颉利可汗因悬军深入,不敢冒险决战,于是请和。唐太宗便厚赠金币, 颉利可汗即引兵退走。
一、突厥的崛起
隋末唐初之际,北方的突厥重又强大起来,“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旧唐书·突厥传》)。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九月,突厥始毕可汗曾率数十万骑围隋炀帝于雁门(今山西代县),围了三十三天,才解围而去。
此后的几年中,突厥趁着隋王朝崩溃的时候,不断地进犯隋王朝北边,掠夺汉族人民,以致“边州略无宁岁”(《旧唐书·梁师都传》)。掠去的中原人民,大都充作奴隶,过着牛马似的生活。
当时割据称雄的梁师都、刘武周、李轨、薛举、高开道等,震慑于突厥的兵威,“俱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通典·边防典·突厥》)。突厥统治者也有意培植刘武周、梁师都、李轨这些势力,利用他们来达到掠夺和奴役中原人民的目的。
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时,为了专意经营关中,也曾派遣刘文静北使突厥,与之结好。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四月,突厥始毕可汗死,弟处罗可汗立。同年十一月,处罗可汗死,弟颉利可汗立。那时唐王朝的统一局面已接近完成,而突厥可汗却日益加紧其对唐的干涉。
自始毕可汗起,就利用刘武周、宋金刚等度攻陷唐的并州。处罗可汗时,又迎隋炀帝妻萧皇后及隋炀帝孙杨政道(隋炀帝第二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入突厥,并立杨政道为隋帝,居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把一万多流落在突厥的汉人,拨归杨政道管理,想利用杨政道充当傀儡,以便利突厥对中原的统治。
史称颉利可汗“兵马强盛,有凭陵中夏之志”(《通典·边防典·突厥》)。在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他一度围攻并州,进扰汾、潞诸州,掳掠男女五千余人而去。到武德七年八月,更自原州(治平高,今宁夏固原)大举南侵,有万余骑到达豳州(治新平,今陕西彬县),离长安不到二百里地。
唐高祖甚至欲焚弃长安,迁都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州)。李世民竭力反对,主张坚决抵抗,髙祖乃命世民率兵抵御突厥,突厥旋亦退兵。
尽管唐初突厥贵族为了掠夺人口和财物,不时侵扰中原,但在这一时期中,突厥和唐之间的经济联系,还是非常密切的。唐武德八年,曾在北楼关设互市,与突厥交易,突厥卖给唐大批牲畜。当时中原地区受战乱影响,民间普遍缺乏耕牛,通过互市使中原地区“杂畜被野”(《资治通鉴》唐武德八年),初步解决了内地耕畜不足的困难,这对唐初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唐王朝也通过赠送和交换形式,把大量缯彩运往突厥,在武德二年,一次赠与突厥缯彩就有三万匹之多。突厥贵族取得中原大量缯帛,又往往用来作为商品,通过丝绸之路,销往欧亚非各处,所以这类物资交换的频繁进行,不仅有助于双方经济联系的加强,对欧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突厥的中衰
突厥汗国因受所处地理环境和畜牧经济的限制,并受高度发展的中原封建经济的影响,它向典型的奴隶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不复存在,因此迅速向封建社会转化。由于突厥汗国国内封建化程度加深,本部族内部的阶级分化,也就更加急遽起来。
从唐王朝使臣郑元对颉利可汗所说的“今虏掠所得,皆入国人(指贵族),于可汗何有”(《资治通鉴》唐武德五年)几句话看来,突厥的贵族阶级,在对外掠夺的战争中已积累了巨大财富。而作为突厥汗国主要军事力量的部落成员,则由于对外进行掠夺的“兵革岁动”(《资治通鉴》唐贞观元年)与军费负担的“裒敛苛重”(《新唐书·突厥传》,经济逐渐衰颓,战斗力也大大地削弱下来。
而且由于突厥牧主们对牧民的过度剥削,“伯克(牧主)与人民之间,相互水火”(突厥文《阙特勤碑》译文),阶级矛盾极其尖锐,突厥汗国的统治已无法维持下去了。从贞观二年到三年(公元628-629年),草原上又发生了严重的天灾,“频年大雪,六畜多死”,以至于“国中大馁”;而颉利可汗因“用度不给,复重敛诸部”,以致政治局面发展到“下不堪命,内外多叛”(《通典边防典·突厥》)的程度。
庞大的东突厥汗国,本来与被它所消灭的柔然汗国和呀哒汗国有其共通之处,即“这不是民族,而是偶然凑合起来的、内部缺少联系的集团混合物,其分合是依某一征服者的胜败为转移的”。
在东突厥汗国境内,除了突厥族人以外,主要构成部分是铁勒九姓,史称铁勒“种类最多,自西海之东,依山据谷,往往不绝。……并无君长,分属东西两突厥”。
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北史·突厥传》)。此外还有九姓回纥、三姓骨利幹等部落,一共三十姓,也就是三十个部落,故东突厥可汗也称三十姓可汗。其余分布在北方外围的丁零、契骨,分布在东方外围的奚、霫、契丹,名义上固然是受东突厥役属,但是事实上,突厥族人并没有和他们真正地融合起来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部族国家。
铁勒族的薛延陀(分布在今阿尔泰山西南麓哈喇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伦古河流域)、回纥(分布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色楞格河和土拉河合流处)、拔也固(分布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嫩河中游和克鲁伦河以北)等十多个部落,因东突厥征敛无度,首先举兵反抗。
薛延陀最为强盛,有部帐七万余落,其酋长夷男自称可汗于漠北,进攻颉利可汗,破其四设(突厥号典兵者为设)。回纥部落也有众十万,战士居半,在其酋长菩萨的指挥之下,于马藏山役,以骑兵五千,败东突厥骑兵十万,由此回纥势力强大,与薛延陀联合起来,成为突厥汗国内部的心腹大患。
此外奚、霫、契丹等数十部,也在贞观初年纷纷摆脱突厥汗国的役属,先后亲附唐王朝。被掳掠到草原去的中原人民,这时也开始自相啸聚,保据山险”(《旧唐书·张公谨传》),和突厥奴隶主展开剧烈的斗争。
在东突厥汗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时候,东突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尖锐了。颉利可汗初以兄子突利可汗(始毕可汗子)为东面小可汗,管领奚、契丹等数十部落,奚、契丹等脱离东突厥汗国的统治后,颉利可汗“以其失众责之”。
及薛延陀、回纥等举兵叛突厥,颉利可汗遣突利可汗率兵北讨,结果又为薛延陀击败,于是颉利可汗发怒,“拘之十余日而挞之”(《资治通鉴》唐贞观二年),由此引起突利可汗的深刻不满。
随后颉利可汗又征兵于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拒绝出兵,顿利可汗进讨突利可汗,突利可汗遂率部依附唐王朝。突厥统治阶级上层的分裂,大大地削弱了突厥汗国的统治力量。
三、贞观年间的对突厥用兵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军大破东突厥,俘颉利可汗,东突厥一度合并于唐。唐对东突厥战争的胜利,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使北方人民的生活得到安定,这就有利于唐初生产的发展。同时战争胜利后,唐又用金帛从突厥奴隶主手里赎回了沦为奴隶的汉族人民次就有八万人之多,这些汉族劳动人民的返回故土,自然会增强中原农业上的劳动力。因此,这一战争的胜利,对于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有益的作用。
此外,这一战争的结果,使许多受突厥贵族奴役的少数族,挣脱了突厥汗国的残暴统治,并使他们与中原建立了广泛密切的联系,这对于草原上各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东突厥汗国覆亡后,草原上的各族酋长推尊唐太宗为“天可汗”,这正表示了他们全都承认唐王朝的领导地位,并迫切要求和唐王朝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联系的愿望。
当时东突厥余众,在颉利可汗失败之后,除了北附薛延陀西奔西突厥之外,亲附唐朝的有十余万口之多。唐把归附的东突厥人,安置在今陕西佳县、榆林、靖边一带,设立了祐、化、长三州都督府;同时又在辽宁朝阳以南设立了顺州都督府,以统辖幽(今河北北部)、并(今山西)塞上的突厥人。
除此以外,唐还在旧颉利可汗统治区内,设立了定襄、云中两个都督府,下辖六个羁縻州。这六个羁縻州内的突厥部落,还保持他们原有的部落建制。羁縻州的刺史,也大都由突厥的部落酋长来担任;只是定襄、云中二都督,由朝廷选派。在这一短短的时期内,汉族和突厥族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颉利可汗入唐以后,唐在太仆寺设置宾馆,对他厚礼款待,并赠以田宅。唐王朝对突厥贵族也尽力笼络,史称:突厥“酋豪首领至者,皆拜将军,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通典·边防典·突厥》,为“将军、郎将者五百人,奉朝请者且百员”(《新唐书·突厥传》);同时唐王朝对突厥族人也并不歧视,故突厥居民“入居京师者近万家”(《通典·边防典·突厥》)之多。
由于唐王朝采取了这样的政策,因而种族歧视这问题,至少在唐初是不算严重的。所以在这次胜利不久,唐王朝就出现一批勇悍善战的“蕃将”;至于一部分突厥族人民,人居塞上之后,由于长期和汉族人民保持接触的缘故,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也更其密切了。
公元617年7月,李渊、李世民父子率兵三万出晋阳,欲争天下。结果李氏父子前脚刚走,突厥骑兵就后脚跟上血洗了晋阳城。
突厥人的袭击让李世民父子重新认识了这个可怕的对手,也意识到突厥是自己争夺隋朝天下最大的后顾之忧。以李氏父子当时的实力,统一天下都有所不足,攘外安内无异于痴人说梦。
留给李世民父子的只剩下一条路:修好突厥,平定天下。所以在当时,李氏父子二人同突厥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和谈,并许诺每年向突厥人赠送贡品。
就当时而言,李氏父子虽然同突厥人在表面上是盟友关系,实际上突厥才是真正的大哥,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以后,突厥15万大军再一次南下入侵,差点攻破长安城。而李世民刚刚夺取皇位,立足未稳,只好继续向突厥求和,甚至是俯首称臣,史称“渭水之盟”。
公元629年,唐王朝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内患已平,国力昌盛,有了同突厥叫板的实力。唐太宗李世民随即派大将李靖率军北上,一举击败突厥势力,活捉颉利可汗。
从此突厥与大唐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史诗级的翻转,突厥人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俯首称臣,尊称大唐天子李世民为“天可汗”,海内之主,唐朝12年的屈辱史终于得到了洗刷。
那时的中原王朝经过战乱,实力大减,唐朝刚建国,需休养生息,不适合发动大规模战争,故李世民要向突厥称臣,争取时间休养生息!
从根上来说,李唐王朝实际是流着鲜卑血统的草原民族所创立的,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汉民族的王朝。
唐继隋后,隋篡北周。三国以后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为大家所熟悉,北朝为鲜卑族所立,北魏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再由东魏西魏演变为北齐北周,北周外戚杨坚篡权建隋,当时的李渊为大隋的上柱国之一,是鲜卑亲贵。
李世民文武双全是不可否认的,但一个国家的走势是不能凭借一人的威望而完成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乱延续数百年,隋末起义更是烽火连天,可以称得上是中原疲弊,唐朝初年,亦难一改颓势,对突厥采取的政策可以用怀柔称之,说其向突厥称臣恐怕过了。
即使真的称臣,恐怕李唐王朝也不会有太多的顾忌,毕竟都流着草原民族的血脉。
李世民文治武功一流,为什么在登基之初要对突厥称臣?
突厥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中的一支,常年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叶,借助中原大地不断的战乱和逃荒开始强盛起来,并吞了邻近的部落。西魏时建立政权,582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不过东突厥很快被隋朝军队打败而败落,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突厥无法对隋朝形成威胁。但随着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中原大地乱成了一锅粥,东西突厥趁机迅速统一,实力迅速发展起来,一跃成为雄踞漠北、力控西域、对中原地区造成严重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
到616年,农民起义在全国已居优势,隋朝再也无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击各个武装集团,李渊觉得时机成熟,于617年在晋阳正式宣布起事。
但此时的突厥却趁此机会趁机袭击晋阳,尽管被李渊用空城计吓退,但依然从晋阳、太原等地劫掠了大量物资。
突厥的突然袭击给李渊提了个醒。为了保证自己大后方的安全,防止突厥与刘武周攻打自己,李渊选择北结突厥,亲自写信给突厥始毕可汗,说:“我今大举义兵,欲宁天下,远迎主上还,共突厥和亲。。。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李渊这番话说到了突厥始毕可汗的心坎上,刘文静、康鞘利率领500人、2000匹马协助李渊。
但随着李渊的势力越来越大,突厥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经常找各种借口要求李渊进贡财物。虽说史书记载是“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但实际上因为李渊不如突厥,因此只能忍气吞声,用赏赐一词不过是更加好听点罢了。
在始毕可汗去世后,为了表示哀悼,李渊“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处罗可汗死后也享受到了同样的待遇。
此时唐朝的实力孱弱,而且与其他集团争夺天下的局面还没有结束,因此只能忍气吞声,小心讨好突厥,防止遭到他们的突袭。同时拼命消灭臣属于突厥的割据势力,
但李唐的不断妥协并不能满足突厥日益膨胀的胃口,突厥依然时不时得骚扰唐朝边境,掠夺人口和财富,甚至在626年,由颉利可汗领兵20万打到了渭水便桥以北,距离长安城仅40里。
李世民采取疑兵之计,迫使颉利可汗不敢轻易渡河。在渭水河边,李世民一边怒斥颉利可汗背约,一边又许以金帛财物。双方杀白马结盟,突厥撤军而去。这就是著名的“渭水之盟”。
经此一役,李世民决心进口复仇。他注重国内经济发展,知人善用,建立起了强大的军队,储备了充足的后勤补给,同时还取得了恒安、朔方等进攻东突厥的基地。
而此时突厥却因为自己的横征暴敛导致实力不断下降,一些属国纷纷起来反抗,统治者之间也开始出现分裂,反击东突厥的时机终于到了。
629年,唐军与突厥军在白道展开大战,突厥被打败,屯营于碛口。
630年,李靖进攻定襄大破突厥,俘获杨正道及炀帝萧后,将其送于长安,突厥颉利可汗孤身逃走。 随后李靖又指挥唐军击败突厥,斩首万余级,俘获十多万突厥人。
李绩率领另一支唐军屯于碛口,俘获五万多突厥人。突厥颉利可汗骑千里马想要逃到吐谷浑,唐朝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生擒了突厥颉利可汗。
至此东突厥彻底灭亡,李世民对突厥称臣纳贡的历史就此结束。
无论李世民也好,李渊也好,他们对突厥的称臣纳贡实际上都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大丈夫能屈能伸,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果没有李世民和李渊卧薪尝胆的这12年,恐怕也就没有后来的“贞观之治”,更别提大唐盛世了。
所以说一时的失败不代表一世的失败,一时的弱小不代表一世的弱小,心存高远,卧薪尝胆,终有一天会迎来逆袭之日。
这是我的原创回答。点关注,不迷路,我是候塞雷的历史手札,一名专注研究历史的今日头条创作者。
有么?
唐朝初年之所以向突厥称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会的唐朝还打不过突厥。
《旧唐书》记载,李渊父子起兵时,突厥军队曾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为了能够在太原立足,稳定后方,李氏父子决定忍辱负重。唐高祖听从刘文静之议,和好突厥,亲自写信与突厥始毕可汗联系,年年向突厥称臣朝贡。
尽管如此,当时的突厥始毕可汗还是经常会入侵唐境,而面对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天下,李唐不得不一面抵御突厥,一面消灭众多割据势力。而就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得知唐帝国的权力变更的颉利可汗,发兵十余万人,一度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京师震动。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唐太宗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杀白马与突厥可汗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
而就在渭水之盟不久之后,东突厥内部发生叛乱,反对颉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落对其变革国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满,另立薛延陀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与唐联络,并与颉利可汗决裂。同时东突厥又遇到大雪气候,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突厥势力渐弱。
贞观三年,唐军与突厥军在白道展开大战,突厥被打败,屯营于碛口。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将李靖进攻定襄,大破突厥,俘获杨正道及炀帝萧后,将其送于长安,突厥颉利可汗孤身逃走。随后李靖又指挥唐军击败突厥,斩首万余级,俘获十多万突厥人。李勣率领另一支唐军屯于碛口,俘获五万多突厥人。突厥颉利可汗骑千里马想要逃到吐谷浑,唐朝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生擒了突厥颉利可汗。
所以说,一切的原因均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对比。
一:唐朝还未完全统一天下
李世民登基时,唐朝虽然已经成立九年,隋末群雄大部分都已经被消灭,但依旧有两支反抗势力存在,一支是曾割据河东称帝的刘武周(尉迟敬德的前老板)的部下苑君璋,他一直在恒安镇(今山西大同附近)割据。另一支是曾在关中北部(陕北地区)割据的梁师都,他在突厥人的支持下,于贞观元年还在朔方和唐朝敌对,有这么两颗钉子,李世民也很头疼,他需要先处理掉这两位,才能专心打突厥,到贞观二年,苑君璋投降,梁师都被消灭,这才彻底消灭了唐朝境内的割据势力。
二:李建成、李元吉余党需要处理
众所周知,李世民的帝位是用非常手段获得的,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建成的势力是超过李世民的,在整个大唐,跟随合法太子李建成的文臣武将数不胜数,其中还要包括李元吉的部分属下,李世民在获得权力后,需要对这一部分人进行处理。李世民不能用杀戮来清除李建成余党,因为涉及到的人太多,还有很多位居高位,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掌握着兵权,李世民需要用和平手段获得他们的效忠,否则会出大乱子,比如原隋朝的幽州总管,归唐后受封燕郡王、泾州刺史的罗艺,就是李建成的忠实下属,他于贞观元年起兵造反。
为了不出现更多的罗艺,李世民需要时间来抚平李建成余党的担忧,他特别安排魏征去河北地区(当时的河北应该是说的黄河以北,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北和山东地区)安抚李建成余党,这个过程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至贞观三年,大部分李建成、李元吉余党都被安抚,很多有才干的人还被继续授予兵权,比如玄武门之变时攻打秦王府的原齐王府副护军薛万彻,他就被继续委任掌军,在消灭东突厥之战中,薛万彻还成为六路大军中的一军总管。类似薛万彻这样的人太多,李世民在搞定他们之前可不愿意跟突厥起冲突,否则,还没有被安抚的李建成、李元吉余党要是配合突厥造反,李世民的皇位是坐不稳的。
三:寻找东突厥部落中的盟友
突厥是个强劲的对手,几乎全民皆兵,战斗力也不差,如果硬碰硬,及时战胜了他们,唐军的损失也会很严重,隋末战乱带来的伤痛还没有完全恢复,为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化和拉拢一部分突厥人,然后集中力量消灭顽固分子。在渭水之盟前,分化和拉拢突厥人的工作还未开展,所以,要尽量先避免和全体突厥人作战,李世民在渭水之盟后,借助突厥的内部斗争,拉拢了包括东突厥突利可汗在内很多部族,如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等部,然后才集中全国军事力量打击另一部分。
这是假的。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不是随便说说的。历史上四百多个帝王,这五位属于其中最顶级的存在。如果李世民向突厥称臣,也就没有这样的赞誉了。
假设,真有“李世民在即位之初向突厥称臣十二年”这个事情。那么,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六月,发动玄武门之变,掌握实权。即使把武德九年作为李世民“即位之初”的起始时间,向后推到贞观十二年(公元626年7月2日——公元638年7月2日)。在这十二年里,李世民有没有向突厥称臣的史料证明呢?
最大的一次亲密接触就发生在李世民“即位之初”。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由于听说唐朝的权力发生变更,突厥颉利可汗趁机南下,兵分两路,直奔唐朝首都长安。
突厥军的一路在泾阳遭到尉迟敬德的阻击,主将阿史德乌没啜被生擒。
突厥另一路,由颉利可汗率领成功抵达长安城外的渭水北岸。
此时,长安城内空虚,李世民设置疑兵之计(有点类似空城计),亲自带着六骑,隔着渭水与突厥颉利可汗交涉。
一个突厥君主,一个唐朝帝王。两个人隔着渭水对话。既然认定李世民是向突厥称臣,那在这么近的距离,且威胁这么大的情况下,李世民是怎么向突厥君主表达“称臣”之礼的呢?
李世民大骂突厥不讲信用,背叛之前的盟约。
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
请问,这是一个向人称臣的表现吗?反而使得“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有向人称臣,对方反而下马跪拜的吗?
据记载,作为主将的李世民,在每次出战时,往往是自己率先冲入敌人阵地。依照这样的逻辑,李世民也不可能向突厥称臣。
何况,在李世民即位之前,就曾经数次亲自率大军,成功大胜突厥几次。两方是打打谈谈的形式。也就是敌对国的平等对话。
可唐太宗对于自己的要求太严格了,认为自己是一代雄主,怎么能让突厥跑到了自己的都城之外叫嚣?于是,他将这一次的渭水之盟,称作渭水之耻。
其实,这要放到其他朝代,根本就不算耻辱。汉高祖白登之围,都被人包了饺子,差点死在里面,也没说是白登之耻。宋真宗檀渊之盟,也没说是檀渊之耻。
只有宋朝的徽钦二帝被掳,才叫做靖康之耻。
相比于唐太宗,其他帝王怕不是要被羞臊死了。
唐太宗的渭水之盟,只是因为自己即位不久,不愿意开战。就认为这是耻辱。实际上,如果开战,也不惧一战。甚至唐太宗再打个胜仗的几率会很高。
因为,在不久之后,唐朝援兵赶到。突厥颉利看到唐军军戎整肃,又得知另一支队伍主将被擒,自己已经是一支孤军,连忙退兵。
“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
突厥的退兵,有一半的因素是唐太宗的勇气和威严。也可以说,突厥是被唐太宗吓跑的。
渭水之盟:突厥撤兵,带走了唐朝给的财物;突厥也在一个月后“献马三千匹、羊万口”。这是唐太宗向突厥称臣的表现吗?这怎么看着跟做买卖一样?
唐朝给突厥钱,突厥给唐朝马和羊——大型牲畜边贸交易市场?
这一年是626年初秋。是唐太宗即位的第一年。
唐太宗即位的第二年,突厥内部开始分裂。
一部分是以前突厥的附属部族(薛延陀、回纥等)对颉利可汗不满,大家拥护薛延陀,从突厥中独立出来。
一部分可汗突利可汗为代表的,受到唐朝的笼络,也与颉利可汗决裂。
这算是人祸了,可还有天灾。草原遭遇罕见的大雪灾,牲畜冻饿而死无数。
颉利可汗众叛亲离,突厥实力被削减到最低点,已经是摇摇欲坠。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南下抢夺物资粮食。
可这样就再次落下口实——突厥背约。也就迎来了唐朝的暴击。
唐太宗即位的第四年,大唐战神李靖、李勣等,出兵征突厥。
唐太宗即位的第五年,李靖斩首万级,俘十多万。李勣俘五万多。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生擒孤身西逃的颉利可汗。
突厥由此灭亡。
那么问题来了,突厥在唐太宗即位的第五年,就已经灭亡。又怎么会有,“唐太宗即位初年向突厥称臣十二年”之说?
有人继续追问:可能是记错了,不是李世民,而是他爹唐高祖李渊向突厥称臣。也就是,唐朝初年,而非唐太宗初年。
好,那就继续把这个脸彻底打透。
李渊在太原起兵的一年后建唐,称帝,年号武德。
武德这个年号一共使用了九年。以武德八年为转折点,此后将突厥看做自己的臣子,使用诏敕。
武德八年之前呢?也是与突厥平等的关系。有一点被人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是,李渊曾经派刘文静到突厥,约定:人口土地归唐朝,财富归突厥。做这样的交换,一定以为李渊是个大汉奸。
但这项约定后面还有一句“勿侵暴百姓”。李渊是为了保护百姓做的妥协。也是为了不让突厥南下,自己才能腾出手来对付刘武周。
而且,所谓的财物归突厥,也并没有全给。但,从没有表示过向突厥称臣。
另一项指摘是,突厥始毕可汗死后,唐朝辍朝三日,百官去使馆吊唁。这也被认为是称臣的表现。实际上,唐朝本朝的相当一部分重臣去世后,都会享有同样的礼遇。甚至超出这个标准。
所以,即使是唐朝立国之初,也没有向突厥称臣过。李渊与突厥的约定,只是为了安抚住突厥,自己则对付中原的刘武周等其他势力,当中原统一之后,突厥也就成了被分化瓦解的对象。
到了李世民时期,更是数次暴击突厥。为了彻底消灭之,才有了渭水之盟的缓兵之计。之后,果然在贞观四年,灭了突厥。
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彻底改变了东亚格局的人。
作为唐初盛世的标志,李世民的一大功绩是打赢了和突厥之间的战争,找回了他爸爸当年丢了的面子。李渊在起兵前原本驻守在北方边境负责防守突厥。后来隋朝大乱,李渊要起兵向南争夺天下。为了解决后顾之忧,他便向突厥称臣,找突厥要了两千士兵,还和突厥商定,如果打下长安,土地归李渊,钱财归突厥。要不是后来唐朝强盛了,这李渊恐怕得论上一个汉奸。
后来贞观初年,李世民刚即位的时候突厥人还大举入侵,一直杀到长安城外。李世民不得不自己跑到阵前跟突厥人谈判,给了大量财物后突厥才退兵。后来突厥内乱,再加上贞观年间唐朝国力快速提升,唐军经过多次战争彻底征服了突厥。李世民被突厥尊为天可汗,这才算是有了一点盛世该有的样子。
李世民没有对突厥称臣,但他在武德九年八月,也就是玄武门之变的两个月后,被迫和率领二十万铁骑逼近长安的东突厥颉利可汗签订渭水之盟,李世民以钱财换取了东突厥的退兵,渭水之盟签订五天后,李世民正式登基。
李世民在唐朝建国初期征战无数,也无数此以少胜多,在战场上从来没有怕过谁,这次被东突厥杀到长安城下,并签订城下之盟,对李世民来说是绝对的耻辱,以长安城的坚固程度,未必就惧怕不擅长攻城的突厥人,可李世民为何要妥协退让?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唐朝还未完全统一天下
李世民登基时,唐朝虽然已经成立九年,隋末群雄大部分都已经被消灭,但依旧有两支反抗势力存在,一支是曾割据河东称帝的刘武周(尉迟敬德的前老板)的部下苑君璋,他一直在恒安镇(今山西大同附近)割据。
另一支是曾在关中北部(陕北地区)割据的梁师都,他在突厥人的支持下,于贞观元年还在朔方和唐朝敌对,有这么两颗钉子,李世民也很头疼,他需要先处理掉这两位,才能专心打突厥,到贞观二年,苑君璋投降,梁师都被消灭,这才彻底消灭了唐朝境内的割据势力。
二:李建成、李元吉余党需要处理
众所周知,李世民的帝位是用非常手段获得的,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建成的势力是超过李世民的,在整个大唐,跟随合法太子李建成的文臣武将数不胜数,其中还要包括李元吉的部分属下,李世民在获得权力后,需要对这一部分人进行处理。
李世民不能用杀戮来清除李建成余党,因为涉及到的人太多,还有很多位居高位,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掌握着兵权,李世民需要用和平手段获得他们的效忠,否则会出大乱子,比如原隋朝的幽州总管,归唐后受封燕郡王、泾州刺史的罗艺,就是李建成的忠实下属,他于贞观元年起兵造反。
为了不出现更多的罗艺,李世民需要时间来抚平李建成余党的担忧,他特别安排魏征去河北地区(当时的河北应该是说的黄河以北,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北和山东地区)安抚李建成余党,这个过程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至贞观三年,大部分李建成、李元吉余党都被安抚,很多有才干的人还被继续授予兵权,比如玄武门之变时攻打秦王府的原齐王府副护军薛万彻,他就被继续委任掌军,在消灭东突厥之战中,薛万彻还成为六路大军中的一军总管。
类似薛万彻这样的人太多,李世民在搞定他们之前可不愿意跟突厥起冲突,否则,还没有被安抚的李建成、李元吉余党要是配合突厥造反,李世民的皇位是坐不稳的。
三:寻找东突厥部落中的盟友
突厥是个强劲的对手,几乎全民皆兵,战斗力也不差,如果硬碰硬,及时战胜了他们,唐军的损失也会很严重,隋末战乱带来的伤痛还没有完全恢复,为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化和拉拢一部分突厥人,然后集中力量消灭顽固分子。
在渭水之盟前,分化和拉拢突厥人的工作还未开展,所以,要尽量先避免和全体突厥人作战,李世民在渭水之盟后,借助突厥的内部斗争,拉拢了包括东突厥突利可汗在内很多部族,如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等部,然后才集中全国军事力量打击另一部分。
综上,李世民在登基前后暂时对突厥进行一定的妥协是很有必要的,以唐朝的实力,干掉突厥是没问题的,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攘外必先安内”,李世民仅仅只用了三年就解决了内部问题,也分化了突厥的力量,然后起六路大军,以李靖为主帅,一举消灭了东突厥,活捉了曾经逼迫他签订渭水之盟以及逼迫唐高祖李渊称臣的东突厥颉利可汗,在消除了唐朝北方边疆威胁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草原民族畏惧的“天可汗”。
1、突厥自身实力强大是关键。
突厥早在北魏时兴起于阿尔泰山,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突厥汗国第三任可汗木杆可汗继位,开始致力于统一战争。消灭柔然、西败囐哒、东却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使突厥疆域扩展到东至辽海,西接西海,南抵沙漠,北达北海,出兵攻打吐谷浑。当时华夏中原处于南北朝时期,北朝方面,北周、北齐同时并立,相互攻伐。突厥方面,时常南下掠夺中原的人口和财富,北朝各国自身实力不济,再加上互相攻伐、徒增内耗,更是无法抵抗草原强大势力的袭扰,于是纷纷采用和亲政策或朝贡策略以安抚突厥。但是,自从隋二世杨广登基之后,大隋国力渐渐衰微,群雄并起,竟有多数人攀附北方突厥,其中包括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等人,就连在太原起事的李渊、李世民父子也曾臣服突厥。根据《旧唐书》记载,在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时,突厥军队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令李氏父子领教了突厥的实力。为了保证能在太原立足,李氏父子决定忍辱负重,先依仗突厥,年年朝贡割地,与突厥可汗修好。无论是北朝还是唐初,突厥的实力都是凌驾于中原各王朝之上的,不论是李世民还是其他王朝皇帝,在面对草原强敌、自身实力不济的情况下,称臣纳贡是王朝安身立命之道。
2、前朝之鉴是经验。
公元576年(北周建德五年)十二月至六年正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决定北连突厥,南和陈朝,并乘陈攻占北齐淮南地之机,发起攻灭北齐的战争。此次战争历时3年,较大的战役有河阴之战、平阳之战和邺城之战,自此,北齐灭亡,北周统一北方。北齐的灭亡,除了内部腐败堕落之外,对外方面不能正确与突厥的民族关系,因此造成锅里不断衰退。最终被邻敌灭亡。反观北周,北周在自身实力弱于北齐的情况下,宇文邕对内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军事,对外向突厥称臣,与突厥结成联盟,共同发兵进攻并灭亡北齐。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制定了一套宏大的战略规划致力于灭陈的统一战争。在对待突厥关系的问题上,不称臣、不纳贡,并部署重兵牵制突厥。同时又把重点放在武力薄弱但财富丰盈的陈朝,计划先灭亡陈朝后再借助江南的财力北上击败突厥,从而获取无可争议的优势。然后在隋朝部军谋划伐陈时,突厥率军攻隋,突厥主力侵入马邑,转攻陕甘,威胁隋朝都城长安。阿波可汗和玷厥可汗分别攻略延安、上郡和张掖、武威。隋朝西北六郡的杂畜几乎被掳掠一空,严重的损害了隋朝的北方经济。在突厥重兵威胁下,隋文帝只能暂停进攻陈朝的计划,将兵力和物资转而用于对突厥的反击,以解决统一南方的后顾之忧。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长安后方是否安全稳定,对于能否完成统一至关重要。各路诸侯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先后依附于突厥,企图借助突厥兵力壮大自身实力。李渊、李世民父子为了确保长安大后方的稳固与安全,同时也为了在统一战争中减少战争阻力,在吸取了北周和隋朝的经验之后,采取了对突厥称臣的对外政策。
3、渭水之盟是直接原因。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东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率兵十余万人直逼长安。在此之前,二可汗就率15万兵马攻占并州(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大肆虏掠,而这一次则是出动20万戎马,距长安城仅四十里的渭水之北驻扎戎行,威慑长安城。此事以致长安民气大动,朝野惊惶。太宗李世民认为与二可汗间接抵触必定要蒙受重击,便采用了缓兵之计,以大批量的金帛财物行贿二可汗,并与突厥缔结“渭水之盟”,暗示臣服,突厥自此撤军。自受到“渭水之盟”的屈辱,李世民一直隐忍不发,没有做任何打击突厥的事情,而是加紧训练兵士,增强军事实力。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世民分析当前形势,做好充分军事准备后,12年隐忍在此一举,势必要永绝突厥祸患。他派出李靖率领唐军主动攻打突厥,突厥军大败,颉利可汗被活捉。突厥大势已去,只好向唐室表示臣服。此后李世民清扫北方诸国,北方各国均向唐朝俯首称臣。
李世民文治武功一流,这确实是事实。但所谓的登基之初向突厥称臣这就扯了吧。压根儿就子虚乌有的事。现在人所说的李世民向突厥称臣不外乎指的就是渭水之盟这件事。渭水之盟又称为便桥之盟,指的是初唐时期,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刚刚登上皇位的唐太宗李世民和趁机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所达成的结盟。虽然渭水之盟被唐太宗李世民视为一生的耻辱。但从始至终根本就没有称臣这回事。让李世民称臣还不如让他死来的更容易一些。
渭水之盟之所欲被李世民视为耻辱,就是因为异族在自己的国土上烧杀抢掠,而李世民却因为当时实力不济,不得不选择和突厥妥协,实现联盟。虽然李世民丢了面子,但他却给唐朝争取了发展的时间,这一次的耻辱,也给突厥带来了灭族之祸。更是唐朝和突厥强弱变化的转折。
突厥和唐朝的恩怨最早可以追溯到李渊起兵造反之际。当时突厥就想趁着中原大乱进攻中原。当时李渊一方面对抗突厥,另一方又向突厥示好示弱,突厥也是被李渊给蒙蔽了。后来李渊在实力强大之后,他消灭了臣属于突厥的割据势力使突厥的力量被削弱,粉碎了突厥想要入主中原的企图。李渊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都不会向突厥俯首称臣,到了李世民时期,再苦情况再差还能差的过李渊时期吗?所以说李世民向突厥称臣完全是子虚乌有。
真实的情况是,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的同时,突厥颉利可汗得知唐朝发生变动,所以统帅大军南下唐朝想要获取财富和利益。当时突厥二十万大军一路南下直逼长安。李世民派尉迟恭迎战突厥,虽然尉迟恭取得小胜,但突厥毕竟人多势众。所以突厥大军依旧是在渐渐逼近长安。当时李世民刚刚掌权,唐朝国内势力都没有整顿好,而且长安空虚。所以李世民只能设计诈颉利可汗了。在李世民的疑兵之计下,颉利可汗也害怕了。他担心唐朝想要设计全歼他。所以在李世民的呵斥下,颉利可汗和李世民签订了和平条约。
武德九年八月三十日,李世民和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斩杀白马立盟示约。一场大战就这样偃旗息鼓了。虽然国家安全了,但李世民却深感屈辱。所以贞观三年,李世民初步完全掌握国家后,开始发动了对突厥的战争。突厥颉利可汗被擒,突厥被灭。唐朝的版图扩大到了贝加尔湖以北,原属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而来投降于唐朝的则非常多。李世民也终于血了耻辱。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谢谢邀请!微臣以为: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称臣于突厥。值得讨论的是李渊是否称臣于突厥。历史学界有认为李渊没称臣于突厥的,例如李树桐《唐书考辨》、牛致功《唐高祖传》;也有认为李渊称臣于突厥的,但说的是因为隋末的恶劣形势而伪称臣于突厥,而且很快就击败突厥,没什么可指责的,例如陈寅恪,说李渊伪称臣于突厥,但是很快就击败突厥,没什么可指责的。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上:“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鎻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隋炀帝杨广造成隋末大乱,华夏被严重分裂内战削弱,外敌崛起入侵,形势非常恶劣。连吐谷浑都返回故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却防御不了,而dong突厥崛起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程度,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李渊起兵之前,隋朝已经统治崩溃、名存实亡。 李渊起兵时地盘极小、只有太原,因为隋炀帝留下的恶劣形势,为了防止突厥与刘武周攻打自己,李渊才暂时结好突厥。后来李渊建立唐朝之后,不久就与突厥开战。唐朝一面打败众多敌人,扩张,进行统一战争,另一面抵御突厥,还消灭突厥支持的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还分化突厥(即使突厥碑文所说的突厥瓦解的原因里也包括唐朝用阴谋)。
后来唐太宗时期唐朝攻灭了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域诸国等。
617年,李渊太原起兵,此时还没建立唐朝(起兵约1年后才建立唐朝),李渊遣刘文静至突厥,见始毕可汗,与之约:“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还提出“勿侵暴百姓”。(记载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在之后的实际执行中,李渊给了突厥财物,但是并没有把财物都给突厥,而是李渊把征战得到的大量女人放回家去让她们与亲属团聚。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丙子,渊引军西行,所过离宫园苑皆罢之,出宫女还其亲属。
……
渊命各依垒壁,毋得入村落侵暴。
”
历史学家李树桐在《唐书考辨》中综合分析了古代史料,证明李渊、李世民、唐朝都没有称臣于突厥,证明了是许敬宗伪造了李渊称臣突厥的说法,又被部分书收录了。李渊称臣突厥的说法是来源于许敬宗的伪造。历史学家牛致功《唐高祖传》也说没有称臣于突厥。
全是形势使然!而且李世民也有番邦血统。没实力较什么劲,韬光养晦!
- 下一篇:人到中年你信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吗?
- 上一篇:做大学辅导员有前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