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鸣镝,这个问题我回答。
现在大家一提高句丽就容易同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一个是高丽,一个是隋炀帝。主要还是后者,因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失败直接导致了隋朝政权的灭亡,也为《隋唐演义》的诞生提供了创作素材[偷笑]
那么隋炀帝征讨高句丽真的是因为他嗜血残暴,好大喜功么?非也。
高句丽作为曾经的东北亚政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强”。鼎盛时期占据了整个朝鲜半岛和辽东大部分。高句丽是政权名称,而非族群名称,这个请大家注意。高句丽政权不等于高丽政权(朝鲜国),高句丽人也不等于朝鲜人。
三国进入曹魏时期是高句丽政权开始发展的时期。中原汉地由于三国角逐,互相攻打,无暇顾及远在东北的高句丽,所以给高句丽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因为曹操曾经在东北打击乌桓政权,替高句丽剪除了最大的威胁,也无意中为高句丽的崛起创造了条件。高句丽曾经相约与曹魏合作,共同征讨乌桓控制下的辽东。但是却又背信弃义,忽然倒戈攻打曹魏控制下的辽西。曹魏大怒,派遣毋正俭东征,一仗差点把高句丽灭国。吓得高句丽乖乖的称臣纳贡,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几十年不敢再打中原王朝的念头。
中原汉地进入魏晋南北朝的时代,外有游牧民族的入侵,内有世家大户的门阀内斗,国土分裂,战乱不止。再次无暇顾及远在东北的高句丽,高句丽也再次获得了猥琐发育的窗口期。当自西北起家的以杨、李、宇文、独孤等诸姓为代表的关陇集团扫灭诸侯,统一全国的隋朝建立后,高句丽已经好了伤疤忘了疼,觉得自己又行了,开始觊觎中原王朝,对隋的态度也就不那么恭敬了。
公元598年,高句丽再次进攻辽西。隋炀帝杨广也不惯他毛病,大手一挥,举全国之力亲征高句丽。
当然,最后不但失败了,也因为过度耗费国力,搞得天怨人怒,各地纷纷造反,最后导致身死国亡。不过三征高句丽也把高句丽害得不轻,无力再图。
进入李唐王朝后,雄才大略的唐太宗一面抹黑隋炀帝,一面又举起了隋炀帝征高句丽的旗帜,“不改其志”三次征高句丽。最后在唐高宗手中灭亡高句丽,并将高句丽人从朝鲜半岛迁徙到山东半岛定居。
我们从高句丽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高句丽强盛的时候正好是中原混乱的时候。高句丽只要强盛,就想图谋中原。中原王朝也深知高句丽的“尿性”,内部分裂时先琢磨统一的事。只要内部统一完成,腾出手来第一个办的就是高句丽。高句丽就像一个恶邻,始终不怀好意的窥视中原,图谋不轨。所以,无论是曹魏,还是隋,还是唐,对高句丽的政策都是高度一致的——只要有机会,一定灭了他!唐太宗曾经说过: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也。由此可见,征讨高句丽无论在隋还是唐,都是既定国策,都是为了巩固和维护政权而做出的抉择,这才是隋炀帝发动战争攻打高句丽的真正原因。
主要是因为高句丽太狂,不懂得“夹起尾巴做人”,不向我“称臣纳贡送女人”也就算了,还屡屡不给我大隋面子,伤我体面!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说实话,彼时的隋朝是很强大的存在!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杨坚就想着南下灭陈,于是召令将军长孙览、元景山等伐陈,并且以左仆射高颎节制诸军。正当隋军战事顺利进展时,陈宣帝却突然病逝!依“礼不罚丧”的礼节,隋文帝杨坚下令撤军。隋朝的第一次伐陈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直到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终于南下灭陈,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在中国统一期间,隋朝除了解决了国家统一的问题以外,也解决了北境突厥的问题!
其时,突厥帝国已经是强大的存在,“控弦百馀万”。
开皇二年(582年),突厥沙钵略可汗打着为北周报亡国之仇的旗号,纠集40万大军南下攻隋。在安定、武威、天水、金城上郡、弘化等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次年(583年),隋文帝杨坚派河间王杨弘、上柱国豆卢勣、左仆射高颎、右仆射虞庆则等为行军元帅,分道反击突厥。先后在白道、高越原、灵州、和龙等地击败突厥各部,并说服阿波可汗归隋,使沙钵略和阿波争斗不止,促成突厥内乱,一分为二,元气大伤。其后不久,突厥也向隋称陈了。
突厥臣服,国家统一,此时的大隋可以说是志得意满,得以洋洋,响当当的世界强国。
可是好景不长,有个不知好歹的边陲小国,竟然敢招惹大隋!
隋文帝的东征
开皇十八年(598年),高丽王高元“帅靺鞨之众万馀寇辽西,营州总管韦冲击走之”。隋文帝杨坚一听勃然大怒,琢磨,你这莞尔小国,竟然敢偷袭我大隋?于是,杨坚立即命令“以汉王谅、王世积并为行军元帅,将三十万伐高丽,以尚书左铺设高颎为汉王长史,周罗喉为水军总管……”
看来,一场恶战似乎已经难以避免。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6世纪(即中国的南北朝、隋时间),高句丽已经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强国!其疆域很广,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据研究,其兵力亦有60万之众——隋军此次动用30万兵力,好像还有点少。
其时,自隋建国(581年)以来,高句丽就已经向隋称臣,但按照隋文帝杨坚所说其“虽称藩附,诚节未尽”。原因可能是当时的陈国还在。所谓“远近交攻”,高句丽也曾经和陈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这一切在陈国灭亡(589年)以后发生改变!
高句丽国王高汤(559~590年)“闻陈亡,大惧,治兵积谷,为拒守之策”。
由于高句丽本就“臣服”于隋,隋文帝杨坚其实没想过对他动手——你只要“殷勤晓示”,那我就“许王自新耳”。总之,咱俩没必要兵戎相见。
可谁想,高句丽王高汤很快就病逝了,他的儿子高元“嗣立”。
初生牛犊不怕虎!
高元可不像他父亲高汤一样谨小慎微,偏要摸摸隋朝的“老虎屁股”,这才有了偷袭辽东的一幕,导致双方兵戎相见。
于是,就有了隋朝的第一次征辽东。
从地理位置上看,隋军进攻高句丽,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走陆路,经涿郡或者其他关口北上辽水;另一个是走水陆,经山东半岛的蓬莱“趣平壤城”——其后的隋炀帝杨广,也是走的这两条路线。
隋军的此次出征,非常不顺!陆路方面,汉王杨谅“军出临渝关,值水潦,馈运不继,军中乏食,复遇疾疫”;水路方面,周罗喉“自东莱泛海趣平壤城,亦遭风,船多飘没”。隋军598年6月出征,可到了9月份就班师了。由于上述原因,死者已经有了“什八九”,这仗实在是没法再打了。
——如果按照30万兵力计算,隋军没有开打就已经损失了24~27万人,可谓“损失惨重”。如此的兵员损耗,或许也说明了为什么其后的隋炀帝东征,要调动百万军队。
没想到的是,高句丽王高元也害怕了,“遣使谢罪”,竟然自称“辽东粪土臣元”。尽管隋文帝杨坚心有不甘,但眼见隋军损耗过大,也只得“罢兵,待之如初”。
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就这样不了了之。
纵观隋文帝杨坚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原因就在高句丽方面的突然“寇辽西”。你向我进攻,我自然就要讨伐你!不然,高句丽肯定会得寸进尺。所以说,隋朝的第一次征辽东,完全就是一场正义战争,师出有名!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杨坚病逝,隋炀帝杨广继位,大隋换了人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杨广是如何“处理”高句丽的。
隋炀帝的三次东征
开皇六年(610年),隋炀帝杨广“北巡”突厥。其时,突厥启民可汗早已向隋称臣,而且隋朝也将宗室女义成公主许配其为妻,双方关系“甚笃”!
无巧不成史!
早已“不臣”的高句丽,也派使者来到突厥“勾连”。此时,高句丽的使者就在启民可汗的帐中。启民可汗不好隐瞒,就将其引见给隋炀帝杨广。黄门侍郎裴矩则趁机劝说隋炀帝:
“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今乃不臣,别为异域。先帝欲征之久矣,但杨谅不肖,师出无功。当陛下之时,安可不取,使冠带之境,遂为蛮貊之乡乎!”
裴矩这一番劝解,到底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为了符合隋炀帝的心意而讲,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笔者上边的描述大家也能够看得出来,隋文帝杨坚出征辽东,无果而返损伤国威,确实对于隋朝的帝王、子民心理产生了冲击。大家都认为,弹丸之地的高句丽,怎么就攻打不下来呢?裴矩直接将责任推到杨广弟弟汉王杨凉的身上——此时的杨凉早已由于谋反被诛,随便裴矩怎么讲吧?后世,有很多人认为,正是由于裴矩的这次劝谏,直接将隋朝拖入了“东征辽东”的漩涡之中!
杨广当然认为裴矩言之有理!于是,他命令文安宪候牛弘对高句丽的使臣宣旨:
“朕以启民诚心奉国,故亲至其帐。明年当往涿郡,尔还日语高丽王:勿自疑惧,存育之理,当如启民。苟或不朝,将帅启民往巡彼土。”
突厥启民可汗归顺大隋也就罢了,杨广竟然要求高句丽也像突厥一样“臣服”,并且讲,如果你不朝贡的话,明年我就带着启民可汗一起去你哪里视察视察——其后第一次东征辽东时,启民可汗确实是一同前往了。
高句丽王高元知道后就害怕了,“藩礼颇阙”,于是,杨广下定决心东征高句丽。
开皇七年(611年),杨广下诏“讨高丽”。
为此,大隋做了将近一年的准备工作。
(杨广)敕幽州总管元弘嗣往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督役,昼夜立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皆生疽,死者什三四……先是,诏总征天下兵,无问远近,俱会与涿。又发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于是四远奔赴如流。五月,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资治通鉴·隋纪五》——为了东征高句丽,隋朝可是下足了老本。
开皇八年(612年),军事准备结束,各路兵马集结涿郡(今北京)。出发之前,隋炀帝杨广特地征求合水令庾质的意见:
“高丽之众不能当我一郡,今朕以此众伐之,卿以为克否?”
“伐之可克。然臣窃有愚见,不愿陛下亲行。”
隋炀帝杨广耗费举国之力要跟高句丽打一仗,自己也想体会一下攻伐征战的“快感”,怎么,你不想让我去?
听了庾质的话,杨广有些不高兴:
“朕今总兵至此,岂可未见贼而先自退邪?”
“战而未克,惧损威灵。若车驾留此,命猛将劲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克之必矣。事机在速,缓则无功。”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倘若杨广能够听从庾质的建议留下来的话,此次东征或许就真的可以打败高句丽了——后面的战事,也证明了杨广的“无能”。杨广最后还是没听庾质的,坚持由自己亲自指挥。
很快,杨广下达进军命令!
壬午,诏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馀、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十二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侯城、提奚、蹋顿、素慎、碣石、东暆、带方、襄平等道,骆毅引途,总集平壤,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俩百万,其馈运者倍之——《资治通鉴·隋纪五》
隋朝大军有1133800人之众,怎么最后东征高句丽还败了呢?
这跟隋炀帝杨广的“瞎指挥”,有很大关系!
战争初期,杨广即警告众将领:
“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意,欲轻兵掩袭,孤军独斗,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军行法。公等进军,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以致失亡。又,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
除此以外,杨广“又敕诸将,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杨广把他手底下的将士限制的死死的,这仗还怎么打呢?每次都要“奏闻”,也是非常麻烦!特别是那条“高丽若降,即以抚纳”的策略,屡屡被高句丽一方所利用。高句丽一看打不过,就赶紧投降,隋军即停止进攻;不久,他们缓过劲来,就又跟隋军打在一处。如此这般,一城一地的得失,往往要来回几个回合!要知道,隋军东征辽东,利在速战。战事拖延一久,后方粮草补给就会有问题。
果不其然!
隋军在后来围困平壤的战事中,遭遇困难,久难攻克,由于粮草不给、士卒疲惫而败下阵来。然而,这一退竟然是一溃千里,直接从平壤城退到了鸭绿江的两国交界处。
兵败如山倒!杨广一看大势已去,只得下令班师回朝了。第一次东征,隋军就以惨败而告终!
……
或许,有朋友好奇,既然杨广第一次东征就惨败而归,就别打了吧?何必为了一个区区小国损兵折将呢?
笔者跟大家算一笔账,可能就清楚了。
隋炀帝杨广东征的军队有约113万,但实际上真正进入高句丽战斗的只有305000人。最后,这305000人中,只有两千七百人活了下来,也就是说杨广第一次征辽东就已经损失了30万兵力——这里还没有计算武器装备——加上隋文帝杨坚时期伤亡的24~27万人,合计有54~57万人之多!
如此重大的伤亡,隋朝的皇室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待。再者,隋炀帝杨广出师不利,也会影响臣下、百姓对其执政能力的怀疑,要不然他会成为天下“嘲笑”的对象。于情于理于形势,隋炀帝杨广都要有一个表态。
于是,第二次东征便迅速展开!
开皇九年(613年),也就是东征失败后的第二年,隋炀帝杨广再次下诏征讨辽东。只可惜,半途上负责在黎阳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叛乱谋反,隋炀帝杨广不得不中断对高句丽的战事,回兵镇压叛乱。第二次东征,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开皇十年(614年),在平定完杨玄感叛乱以后,隋炀帝杨广再次下诏征高句丽。高句丽才多大?连年,反复的战事终于耗尽了国力,很快,高句丽即向大隋“遣使乞降”了!
然而,如此关键的时刻,隋炀帝杨广竟然又犯了“历史性错误”:他没有将高句丽彻底剿灭,就班师回朝了——高句丽政权得以保留,这为之后的唐王朝埋下了隐患。
得,第三次东征,隋朝实际上仅仅取得了名义上的胜利!
结语
通观隋与高句丽的战事,大家可以发现,其实这两个国家不一定非得要打个你死我活。或许,只要高句丽向隋“服个软”,“称个臣”,两国之间还是可以友好相处下去的,但却因为高句丽入寇辽西的问题,导致双方兵戎相见,似乎是有所不妥?
那,你说,隋朝耗费上百万的兵力对付高句丽这样的莞尔小国到底值不值?
当然,从我们整个近现代史的历史走向上看,不光值得,很多人可能还会觉得100万太少,只要能灭了高句丽1000万也不多吧?
但,遗憾的是,古人无法知道我们今人(近现代)的遭遇,也只能是优先解决他们自己的焦虑了!
不管怎么说,隋炀帝杨广在高句丽问题上“重重拿起,轻轻落下”的处理方法,应该受到世人的批评!
大家以为然否?
参考:《资治通鉴》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