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一定看过韩国电影《最强兵器·弓》吧!因为这部电影里面确实有清朝在进攻朝鲜时,清朝皇太子被男主角(某朝鲜神箭手)干掉,尸体被烧焦的桥段,平心而论讲这部电影的制作是很精良的,客观的反映了八旗军的战斗力(某种意义上忖托了男主角的强悍),但是关于整死清朝太子一说,真是子虚乌有的,纯属虚构,绝无雷同。
因为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还没有形成“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制度和传统,如努尔哈赤生前确实曾试图建立皇子继承汗位制度,因先后发生舒尔哈齐、褚英之问题,所以使用了原始民主制,制定了“八王共治”制度,其继承人也是由推举产生,所以并没有什么皇太子,这在努尔哈赤于天命七年三月的《汗谕》中就规定了继承人由八个和硕贝勒推举产生。
《满文老档》天命七年三月初三日:故命尔等八子为八王,八王共谋,愿无所失。择能听尔八王之言者而立。
后来皇太极的汗位就是推举产生的结果,当然过程上存在着各种暗黑,但是皇太极被推举上去是毫无疑问的。
《清史列传·代善》:十一年八月,太祖龙驭上宾,岳讬偕弟台吉萨哈璘以告父代善曰:“四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嗣大位。”代善曰:“此吾素志也!天人允协,其谁不从?”代善告阿敏、莽古尔泰及众贝勒,皆曰善。遂合词请太宗文皇帝嗣位,太宗文皇帝让再三,代善言益恳切,众议亦坚,乃从之。
至于皇太极由于死的过于突然,他在生前也没有明确指定过继承人。而且皇太极自己也没想到他会死的那么突然,所以也没有立下关于皇位继承人的遗嘱,皇太极其人本就身体过胖、性情焦躁、饮食多肉,再加上国政繁忙、过度哀伤(皇太极亦性情中人,爱妃死亡,哭之!爱将死亡,亦哭之!一旦哭泣常不舍昼夜也)来看,其死于突发的脑溢血可能性很大,所以顺治帝能上位也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天聪元年和崇德元年攻打朝鲜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太子参与,至于各贝勒那确实参与了攻打朝鲜,而且不少还是在后金(清)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第一战 丁卯之役
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命令二贝勒阿敏、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讬、硕讬等率兵5万东征朝鲜。
《满文老档》天聪元年正月初八日:命贝勒阿敏、济尔哈朗台吉、阿济格台吉、杜度台吉、岳托台吉及硕托台吉,率大军往征朝鲜明将毛文龙。
皇太极此刻出兵意图有二:主攻毛文龙、次攻朝鲜国。在阿敏攻打朝鲜前,皇太极就已经传达了作战机宜,所谓“明毛文龙近彼海岛,纳我叛民,故整旅徂征。如朝鲜可取,并取之”。
正月十四日,后金军攻陷义州,分兵一部向铁山,毛文龙失利,还师皮岛。而后金军的主力在朝鲜降将姜弘立、韩润引导下,连克铁山、定州、凌汉山城,于二十六日攻克平壤,二月后金军推进至平山一带,朝鲜在后金的强大军事压力下,被迫与后金结为兄弟之国。
参加此次战役的后金诸贝勒并无伤亡。
第二战 丙子之役
这场战役距离丁卯之役已经过去十年,后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的后金(清)政权早已征服了漠南蒙古诸部和黑龙江流域各部,对明军事节节胜利,通过四次迂道入塞战略,大大损耗了明朝的实力,志得意满的皇太极改元为崇德,改国号为清,他已经有了取明而代指的想法,对于朝鲜这个明朝的藩属国,清朝决定一改以前的宽容态度,“朝鲜不背天朝,亦好意思,任从之”,逼使其在“事强”和“事大”之间做出选择,不再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是第二次攻打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崇德元年四月,皇太极举行称帝典礼,适逢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留在沈阳,二人拒绝叩拜,“胡差等摔殴廓等,衣冠尽破,虽或颠仆,终不曲腰,以示不屈之意”,皇太极阻止了众人对待朝鲜使臣的的举动,将这两位使臣的不屈行为恶意推测为朝鲜国王授意(评:甩得一口好锅),以此为借口征伐朝鲜。
《满文老档》崇德元年四月十一日:朝鲜国王使臣罗德宪、李廓无礼之处,难以枚举。此皆国王有意构怨,欲我先启衅端,杀彼使臣,然后加我以背弃天盟之名,故令其如此耳。
此次参战的清朝主要王爷、贝勒有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多罗贝勒岳托。
《满文老档》崇德元年十二月初一日:圣汗南征朝鲜国,时和硕礼兄亲王、和硕睿亲王、和硕豫亲王、多罗贝勒岳托、多罗贝勒豪格,多罗安平贝勒及固山贝子等率大军启程。
此次战役清朝出动满、蒙、汉八旗共12万人,阵容明显比第一次豪华很多,最后围朝鲜国王李倧于南汉山城之下,在各道援军不断被击溃,救援无望的局势下,朝鲜被迫与清朝结为“君臣之国”,接受了清朝提出的惩办主战大臣、奉清朝正朔、以朝鲜国王之子为质的条件,朝鲜正式屈服于清朝。
参战主要王爷、贝勒无一被击毙。
但是,清朝也并不是没有重要人员损失,据朝鲜史料称,在朝鲜军队勤王过程中,击毙了皇太极的妹夫。
《丙子录·记各处勤王事》:贼逐日来战,杀伤无数,贼之名将亦死,汗之妹夫也。
那么这个皇太极的妹夫是谁呢?此人就是一等超品公舒穆禄·扬古利,此人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早年当过努尔哈赤的侍卫,受到努尔哈赤的信任,为额驸,因为屡立战功,位亚八贝勒之下。
他与豫亲王多铎阻击全罗、忠清两道援兵的时候,被埋伏的朝鲜败兵用鸟铳射打身亡,“时有朝鲜败兵,伏于石窟,以鸟枪击中扬古利,终年六十有六”。
在其阵亡后,皇太极予以厚葬,“赐上所服黑貂裘、貂帽、靴”。阵葬大将,“上恸哭,群臣屡劝不止”。扬古利的战死大概就是此次清朝攻打朝鲜的最大损失吧!
引用文献:《满文老档》、《燃藜室记述》、《丙子录》、《清史列传》、《清初内国史院档案译编》
皇太极两次征朝鲜,第一次是公元1627年的“丁卯之役”,双方结为兄弟之国,第二次是公元1636年的“丙子之役”,直接把朝鲜变成自己的藩属国。
两次征朝战争,第一次是以阿敏为主帅的六贝勒出征,第二次是皇太极并同五大亲王亲征。
丁卯之役,阿敏为主帅,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托、硕托为将领
皇太极继汗位之初,为摆脱三面临敌的困境,决定对势力强大的明朝议和,争取时间,并以大军解决掉朝鲜这个后顾之忧。一直以来朝鲜都是坚定的“拥明派”,不止和明朝联合,在后方给后金军事骚扰,进行经济制约,还安排明将毛文龙进驻皮岛,大肆收留从后金逃跑的辽东汉人等。
公元1627年,皇太极命二贝勒阿敏(努尔哈赤侄子)率军三万出征朝鲜,全歼朝鲜义州守军,击败驻守铁山的明军,攻占江华岛,俘获了朝鲜王妃、王子和宗室大臣,大肆掠夺物资运回盛京,最后迫使朝鲜国王李倧出城投降,和皇太极签订了城下之盟。
“丁卯之役”中,出征的将领基本上都是贝勒,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或者孙子。阿济格、杜度、硕托早先被封为“台吉”(满文太子的意思,但和汉族的太子不同),后面主帅阿敏因罪下狱、济尔哈朗封和硕郑亲王、岳托被封为和硕成亲王。六贝勒无一战死。
丙子之役,皇太极亲征,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为主将,豫亲王多铎、成亲王岳托接应
公元1637年4月,丁卯之役九年后,皇太极改汗为皇帝,改国号大清,和大明分庭抗礼。皇太极想要争取兄弟之国——朝鲜的支持,可朝鲜国内一片嘘声,朝鲜仁祖李倧不接见使臣,不接受国书,从而惹怒了皇太极。
同年十二月,皇太极率十二万大军再次入侵朝鲜,命多尔衮、豪格统领八旗军和蒙古军,向导马福塔率三百人直袭朝鲜王都——汉阳城,多铎、岳托两人率五千兵马接应大军,皇太极和代善亲率大军进攻朝鲜各部。
清军势如破竹,连破郭山、汉阳,降服定州、安州,包围李倧与朝鲜百官于南汉山城,并击溃各路勤王军。李倧大势已去,只好求和,并宣誓效忠大清,和明朝断交,奉大清正朔,朝鲜至此成为大清的藩属国。
“丙子之役”中,皇帝并会同五大亲王亲征,足见皇太极对此战的重视。其中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又能征善战,一度被认为是皇位的继承人。同样的,五大亲王无一战死。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皇太极两次进攻朝鲜,事后看来,是有相当政治和军事上的考量的。大明朝作为宗主国,是负有保卫和调和周边藩国纠纷和宣扬大明国威的责任。可是,对这两次关键的外战的处理中,崇祯皇帝显示了他对地缘政治把控的平庸,而李闯军对大明国力的摧残,也是清晰可见的,很多事情不是到了亡国,才有迹可寻的。
于1627年发生的后金首攻朝鲜,和1936年清国攻朝鲜的二次战役,看似都在攻打朝鲜,却是在进一步消弱了大明的国际权威,及打破了明朝辛辛苦苦在东亚战略布局,所形成的军政均势。
剁掉了朝鲜,等于拆掉了明朝这座大楼外的一个支撑。而在这座大楼的里面,李闯拆迁队也正在加紧拆梁锯柱。事实证明,满清代明入治中原,本身实力是不够的,甚至可以说,相当的弱。借得确实是李闯这个内推,李闯至死也不明白,打来打去,原来都是替大明的藩国后金在做嫁衣裳。
这个状况,自满清入关定都时,还是很弱。在后续所必然要面对的攻掠南明、大顺军、大西军时,犹担心十万满兵军力匮乏,不敷使用;即便到了康熙“平三藩”之时,康熙大帝也差点毁于八旗军力不足的痼疾。要不是汉奸吴三桂首鼠两端,逡巡不前,放弃过江而坐失良机,满清或可在少年天子康熙的带领下,溃逃重回东北盛京也不无可能。
“堡垒从来是自内部攻破”的政治法则,再一次证明,它在政治、军事斗争中的普适性和正确性。限于篇幅,战略方面就点到为止。回头先说后金(大清)两攻朝鲜这些事。
第一次是“丁卯之役”。努尔哈赤借“七大恨”为由,脱离了大明的管制,并与原宗主国大明开战。此时东亚的藩国朝鲜,对大明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里当然还要算上,明将毛文龙踞朝鲜皮岛,对后金所造成的掣肘之患。
这种态势,使得后金在反抗大明,进而取而代之的战争前景,显得十分暗淡和渺茫。后金无法实施全力攻击宁锦山海关,进行对大明破门而入的战法,正来源于他很害怕窝在后方,有一双盯着他屁股的朝鲜眼睛。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李闯的内推,再加上一个仅够自保的朝鲜(含毛文龙)与我们成犄角之势的钳制。后金将永远会被限制为仅满足于一掠就得走的弱小国家。努尔哈赤、皇太极的任何伟大理想,将不得不在并不太强的明、朝联盟的面前,撞得粉碎。
这种进退不由心的窘境,令有远大理想的努尔哈赤暴跳如雷,却又对明、朝联盟无可奈何。朝鲜因长期浸淫在中原文化熏陶之中,对大明的依恋是十分明显的。
史载,经大明和历史上中国对朝鲜的多次雪中送炭的支援,已逐渐将明、朝(中朝)宗藩关系打造成“恩同父子,义则君臣”的最高境界。这种父子君臣的关系,已远远超出了当今国际关系中所定义的盟友关系。
但努尔哈赤是聪慧的,他自知搞不动明、朝关系,就返身去做蒙古的工作。为后代打通另一个东亚盟友的关系。等到皇太极即位之时,稍加恐吓利诱,满蒙关系便就进了一大步。骑马与骑马的共同语言,总会是多一点。
然后,皇太极一边稳住大明,让其不会攻打后金,一边准备去收拾朝鲜。同时,后金经济的不堪重负和辽人逃朝,更加加快了皇太极磨刀的速度。
终于,1627年,皇太极命阿敏(努酋之侄)、济尔哈朗(努之侄)、阿济格(努之子)、杜度(努之孙)、岳讬(努之孙)、硕讬(努之孙)诸贝勒统兵出征朝鲜(以上出战各将,均无皇太极之子)。
皇太极宣布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是,“朝鲜屡世获罪我国,理宜声讨。然此行非专伐朝鲜也,明毛文龙近彼海岛,倚恃披猖,纳我叛民,故整旅徂征。若朝鲜可取,则并取之”,
拆散明、朝宗藩、破除后方威胁,皇太极目的性之明确昭然若揭。应该知道,这种战略指向决不是仅限于劫掠的满八旗所应该做的。皇太极这是要入主中原啊。可惜朝鲜太弱了,明朝又没及时觉察后金的企图,以为双方是寻常的纠分,而听之任之。
后金一路推到汉城。后来大明知道其意图后,欲派兵援朝,又被保守且正中皇太极议和之计的袁崇焕所反对。当然,这也不能全怪袁崇焕,在既要应付李闯,又要出兵朝鲜,还要稳守辽边的境况下,面对大明国力之衰竭,不仅臣妾实在做不到,崇祯皇帝也不行呀。然后,阿敏就率军从朝鲜凯旋了。
此战,朝鲜被迫与后金结为“兄弟之国”,但朝鲜拒绝了与大明的断交之议。
第二次是”丙子之役”。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改汗为皇帝。同年,大清开国首战便兵锋再指朝鲜。皇太极以朝鲜违背盟约为由(朝鲜多次消減岁贡,并加强对清边之警戒力量,主要原因是仍视大明为宗主,与清谈起三角恋,这极大偏离了大清清除卧榻之侧威胁的既定目标,只要清要入治中原,这就是威慑,如果甘心做小国则无碍,文的不行,又来武的了),入侵朝鲜。
派济尔哈朗守沈阳,阿济格、阿巴泰(努酋之子)守辽河入海口,以遏制明军。皇太极率领清骑12万入侵朝鲜。又令多尔衮(努之子)、豪格(皇太极长子,非太子)分统左翼满洲、蒙古骑兵,从宽甸进入长山口;多铎(努之子)、岳托等人,率数千军队接应。
皇太极与代善(努之子)率中军入侵朝鲜(以上出战将领仅豪格为皇太极之长子,熟悉清史知道,豪格死于入治中原后多尔袞的构陷)。又是一通长推猛进,势如破竹兼摧枯拉朽,朝鲜君臣又像上次一样坐困愁城之中(为什么不加强朝军,为什么不突袭空虚之东北)。
此战毕,清、朝双方遂筑坛盟誓,上缴大明所赐朝鲜之诰命敕印,并被迫放弃了明、朝宗藩关系,新奉大清为正统,并接受大清册封,年号也弃明为清,逢年岁贡,并送去质子2人给大清质押。清军在回国途中,又顺势攻下皮岛。
自此,由于大明王朝的战略失误和拱手壁观,硕果仅存的外部支撑(包括明军所占皮岛,毛文龙所遗之东江军,也不禁打呀)被砍掉。
自此,推倒大明大厦虽不言一蹴而就,但坐在桃树下,等待中原的李闯奋力摘桃子时,不小心掉到大清的嘴中,将成为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皇太极的下一场筹划了。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怎么可能呢?如果死了皇子,那朝鲜就不存在了好吧。一定会屠杀的!
之所以不屠杀朝鲜是给以后投降的地区人看的。
没了后顾之忧才能入关啊,否则军队走了后方就空了。
朝鲜是日本弄出去的,否则就是我国一个省份。当时都要设立省份了,袁世凯极力主张,但是藩属国太多,朝廷怕其它国家多想所以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