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晚年为何放弃废太子?
刘邦嫡长子汉惠帝刘盈性格懦弱,刘邦觉得这孩子“不类我”,而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聪明顽皮,非常像他。加上刘邦东征西讨时,都是戚夫人一路侍候,戚夫人又日夜梨花带雨的号哭,泡软了刘邦那颗英雄的心脏,刘邦就更加坚定信心要废掉太子刘盈,立如意为太子。但后来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主要原因有:
1、 废长立幼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有违礼法,负作用太大,刘邦不敢轻易开这个头。
作为中国宗法制度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自商周建立以后,一直到满清入关才不再使用。但民间依然在使用。
东周灭亡到西汉建立也不过才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嫡长子继承制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特别是秦没有使用嫡长子继承制,秦始皇崩后,少子胡亥继位导致秦二世而亡的教训犹在眼前。
刘邦如果贸然废太子而立少子如意,严重违反礼法,会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首先,会引起骨肉相残。嫡长子继承制深入人心,如果一直坚持,会打消其它皇子的非分之想,使其它皇子安心天命。如果没有这个制度,皇子之间必然会视同仇寇,亲情冷漠,暗中互相攻击,严重的就会引起骨肉相残。春秋战国这样的事例太多,秦朝也是这样,胡亥继位后,几乎杀光了兄弟姐妹……骨肉相残,刘邦肯定不愿意看到。
其次,会引起皇子结党。如果废除嫡长子继承制,皇子们为了争夺储君和帝位,必然费尽心机地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必然引起皇子结党,从而引发党争。
再次,会引发朝局动荡。皇子一旦骨肉相残或结党相争,必然引起朝局动荡,那么国家就会陷入严重的内耗之中,甚至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军事政变。而在政变过程中,一些野心家有可能就会取刘氏江山而代之。这是刘邦更不愿意看到的。
第四,刘邦不想开坏头。始作佣者,其无后乎!刘邦一定开启废长立幼的宗法制,那么后代的君王就会效法刘邦,而效法的理由很简单——“法祖制”!因为在后代看来,开国皇帝的做法就是规矩,学习开国皇帝的做法就是尽“孝”,别人还找不出理由来反对。
刘邦既想废太子,又不想做破坏“礼法”的始作佣者,所以刘邦只是反来复去地说,我想废太子,但一直没付诸行动。
《史记.吕太后本纪》:如意立为赵王後,几代太子者数矣
几代太子者数矣,就是数次要替换代子,但并没有真替换。这是刘邦心里矛盾纠结的必然结果!
2、 其次,群臣几乎一边倒反对,刘邦不能逆民意一意孤行。
刘邦反来复去地放风说要废太子,一方面是在给如意造势,另一方面是试探群臣的反应。但试探的结果让刘邦很失望,群臣几乎一边倒地反对废太子。
其中反对最厉害的就是御史大夫周昌。刘邦就问他为什么反对?
周昌有口吃的毛病,说话结结巴巴,他说的话,史记有生动记载:
《史记.张丞相列传》: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於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成语“期期艾艾”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吕后也真是能屈能伸,她听到周昌为太子之争的言语后,竟然给周昌下跪,说没有周昌谏言,太子几乎就要被废了。
周昌的身份比较特殊,是御史大夫,也是刘邦最为忌惮的大臣。御史大夫的职责就是负责监察,上至天子,下至君臣,都在他的监察范围之内,如果人家监察的有道理,刘邦要是不听,就有昏君之嫌。
周昌的言论既代表了朝中群臣的意见,也代表了一定的民意,刘邦很忌惮,毕竟天下初定,逆民意而行,对他这个开国皇帝的形象是有损害的,对刘氏江山的稳定是不利的。
而太子虽然懦弱,但为人仁孝,没有什么过错,刘邦不能简单一句话“不类我”就把人家给废了。如果随便废一个没有错误的太子,一定会引起天下民众的情绪波动……
而当时,天下初定,稳定压倒一切!刘邦只能忍耐。
3、 其三,吕后用张良计请出商山四皓,让刘邦意识到太子羽翼已丰废不了。
刘邦欲废太子,留侯张良也劝谏过多次,刘邦不听。
后来吕后看到太子的地位实在岌岌可危,放下老脸,派她二哥建成侯吕泽去请张良。张良本不想管刘邦的家事,但是经不住吕泽的再三请求,同时,他也不希望刘邦乱了宗法。就给吕后出了个主意,让太子写一封言辞卑切的亲笔信,并备上厚礼,去商山请出四个隐居的老头,叫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这四人本来是秦始皇的博士,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秦亡后,因为不满刘邦对士人的轻慢,就隐居商山,不愿仕汉。刘邦也听过这四人的大名,因为汉初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所以刘邦多次派人去请这四个老家伙出山,他们都没有出来。因为当时他们都80多岁了,头发胡子都白了,所以叫“四皓”。
吕后用张良计,果然请出商山四皓。一次刘邦摆宴,太子作陪。刘邦突然看到太子身后站着四个陌生的白胡子老头,一问姓名,才知道就是自己慕名已久请都请不来的、鼎鼎大名的商山四皓。
刘邦就问:我多次请你们,你们不来,现在怎么跑到我儿子这里来了啊?
四个老头也直言不讳,说他们听说刘邦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所以不愿出山。现在听说太子仁孝,恭敬下士,天下万民景仰,所心他们愿意出来辅佐太子。刘邦说,那就麻烦你们尽心地辅佐太子。
《史记.留侯列传》: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四个老头和刘邦见过面、让刘邦大惊以后就离席了……刘邦叫过戚夫人,指着四皓的背影说:太子的羽翼已丰,动不了……
戚夫人很失望,也很悲痛,刘邦说别哭了,给我跳个舞吧,我作歌以和。戚夫人就悲悲戚戚地舞起来,刘邦作了一首《鸿鹄之歌》,记载在《史记》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首歌是刘邦有史记载的第二首诗歌,第一首就是著名的《大风歌》。这首诗里,刘邦把太子比喻为羽翼已丰、可以横绝四海的鸿鹄,自己这个皇帝老子也奈何不了了……
歌词中充满了无奈、不甘与担心。无奈的是太子不能动了;不甘的是堂堂皇帝老子动不了儿子?担心的是自己百年以后戚夫人及如意的安危……因为这个担心,刘邦封如意为赵王,并且派对吕后有恩的周昌当赵国相国,以保护如意。
为什么商山四皓一出山,刘邦就绝了废太子的念头呢?
第一、商山四皓是“士人”的代表。商山四皓被称为高士,是士人的代表。古代人分等级,除了皇家人及其勋戚以外,天下人都可以归为“士家工商”四大类,最高级别的人就是“士”,士是国家统治的中坚力量。历代皇帝开国后,要管理好国家,必须重用“士”,商山四皓是士中最难请的人,太子请到了,说明天下“士族”都已对太子归心。
第二、商山四皓代表了强大的民意。“士”是天下民众的代言人,因为一般只有“士”才能出将入相,去朝中当官。所以读书人自古就受到民众的敬仰。读书人既能代表民意,也能影响民意。因为他们会通过著书、立说、教育等方式,去做宣传工作,从而引导天下的舆论。刘邦不敢逆天下舆论。
第三、商山四皓代表了太子强大的根基。任何人要当皇上,必须有强大支持力量,刘邦自己的支持力量就是丰沛那帮一起打天下的发小们。太子现在不仅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也得到了包括四皓在内的在野力量的支持,朝、野都支持太子,太子就不能动。如果强行废太子,如意即使继承皇位,也会被赶下台。
戚夫人所能倚仗的只有老皇帝刘邦,没有培养自己的力量。当年褒姒还培养了虢石父等谗臣呢,而戚夫人连个谗臣都没有培养出来,况且刘邦不是昏君,培养了也没用。刘邦一死,戚夫人和刘如意就没有了靠山,不可能在皇位上呆多久的。
只有一种可能,刘邦在世时,就把其它皇子都杀了,把朝中大臣都杀了……但是这样的做法不仅刘邦做不到,即使做到了,一定有其它政治力量起来推翻刘如意!那时候,江山就不姓刘了……
所以,各种力量较力到最后,刘邦权衡再三,只能无可奈何地放弃废太子!
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后来为何放弃了?
刘邦晚年,是起了好几次废掉太子刘盈的心思的,在《史记·吕太后本纪》里写道“如意立为赵王後,几代太子者数矣”,这么看来,刘盈当时还是很危险的,刘邦起了心,戚夫人不断地吹风,为什么刘邦还是放弃了?
在朝堂之上,刘邦抛出这个意向后,群臣们都表示反对,尤其是以周昌为首的派系,反对得最激烈,周昌本人说话结巴,盛怒之下,也不含糊:“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一句不奉诏,彻底把刘邦给顶上去了,期期艾艾的成语由此而生。吕后对周昌大为感激,行大礼感谢他保住太子之恩。智谋张良献计,让吕后请来商山四皓,刘邦一见,表示太子羽翼已成,此事不谐,于是终于放弃改立太子的主张。
刘邦说的太子势大,可不可信呢?可信,朝臣的反对,半隐状态的张良也间接反对,说明他们都站在刘盈这一边,至少暂时看不到他们站在刘如意这边的理由和动作,以刘邦的智商,这点是看得出来的。
但是这话呢,也不能全信。为什么呢?咱们猜啊,以刘邦的能力,真要把太子废掉,几个老头子在话下?他玩心眼,玩得比谁都溜,如果他真有十头牛拉的力气去扶如意的话,谁都挡不住。可是呢,刘邦的伟大就在这里,他始终很清醒,他明白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没有办法真正改变这么一种朝堂的结构,没法为刘如意布大局。
诚然,他宠爱戚夫人,喜欢刘如意,可是戚夫人没脑子,除了撒娇只会吹风,刘如意呢,还太小,政治才能没太展现,而且不得朝臣们支持,如果刘如意上了位,戚夫人一定会杀吕后,而孤儿寡母的,镇得住谁?功臣们哪个是吃素的?异姓王哪个是好惹的?天下会不会姓刘?坐在上面的下一代,会不会是他孙子?不一定。
于家庭而言,刘邦是偏爱幼子的父亲,可是于国而言,他首先是一个国君,是一国之父,他喜欢的儿子当上皇帝当然好,但是当不上,也没有太大关系,坐在皇位上的,仍然是他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这也好。
他不爱吕后,不太欣赏刘盈的善良(他觉着懦弱),可是吕后的厉害,他是知道的,功臣们都听吕后的,都支持刘盈,他也是知道的。他深知吕后为人,这女人够狠,能忍,和他其实是一样的人。她的毛病不多,最大的好处就是护犊子。只要有吕后这面旗在,刘家的皇位就可以妥妥的。事实证明,刘邦死后,吕后虽然灭了戚夫人和刘如意,但汉家江山没什么大事,吕后不死,刘家也没什么变化,最终继任的,依然是刘家人,是他的另一个儿刘恒——可惜的是,这个儿子他更不喜欢啊。不过没关系,只要是他的儿子就行了,反正他也挂了很久了,夫妻地下相见,也应该不会太难看吧,毕竟薄姬没拆开这对最相配的夫妻。
抛砖引玉吧,期待朋友们的关注哈。
刘邦晚年宠信戚夫人,爱屋及乌,也比较偏爱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一度有意废黜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这个事情显然很不简单。因为这件事不做则已,如果做了,那么连带的就会动摇吕后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刘邦真的成功废立太子,那么接下来就会废黜吕后,改立戚夫人为皇后。所以,刘邦这个想法遭到了朝臣的强烈反对,刘邦最后只能怏怏作罢,结果是吕后上台之后,大肆报复,逼死如意,残酷虐杀戚夫人。
刘邦贵为天子,为什么想换个继承人都这么不容易呢?
而且,刘邦找出的理由其实也说得过去,刘盈性格懦弱,不适合当皇帝。尤其是在刘邦看来,汉朝刚刚建立,参与创业的元老功臣们都还在,而这些人都是草莽英雄出身,让一个性格懦弱、仁慈的儿子去驾驭这些人,刘邦担心初建的汉朝江山可能会翻船,其实也并非毫无道理。更何况,天下初定,汉朝中央能够实际控制的不过是秦国故地和韩魏故地,关东地区存在大量的封建诸侯,刘盈如此懦弱,一旦关东诸侯有人效仿项羽刘邦,汉朝的江山还能不能延续下去,就很成问题了。
吕后和戚夫人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她们两人的宫斗戏背后,还有两人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集团。
刘邦能够夺取天下,依靠三股力量,也就是汉初功臣集团的三个集团。首先当然是参加了沛县起义以及受楚怀王之封后配属给的部队,这个集团是刘邦集团的原始股东,最早大约三万人,比如曹参、周勃、樊哙、萧何、夏侯婴等,都属于这个集团。第二个集团是刘邦奉楚怀王之命进攻秦国关中谷地的时候,在中原韩魏故地一带招纳了大量韩魏旧贵族,比如张良、韩信,基本上就属于这个集团。第三个集团则是刘邦入关中之后,以秦国故地为根据地,与项羽争衡,所以部队主体基本上变成了秦国人。
这三个集团大致也可以对应刘邦集团的三个层次,砀泗元从集团是刘邦集团的骨干,刘邦的高级将领基本上都出自这个集团,也是刘邦最信任的一个群体。韩魏一带召集的豪杰则是刘邦集团的中层干部,除了张良、韩信成功进入了刘邦集团的高级领导层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没有这个机会。第三个层次,也就是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从秦国故地大量征发的农民,这是刘邦集团的士兵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在韩信平定赵地、齐地的过程中,也加入了大量齐人、赵人,但基层干部基本上还是以秦人为主。
吕后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和刘邦也是老乡,所以,站在吕后身后的是整个参加了刘邦起义全过程的砀泗元从功臣集团。戚夫人是刘邦在韩魏一带所获,所以戚夫人背后是刘邦集团中的赵魏韩一带的功臣集团。而在刘邦考虑废立太子的时候,还是汉朝初建时期,能够说得上话的大臣,其实基本上都出自砀泗元从这个功臣集团,很少有例外。即便是张良这种刘邦比较信任的谋士,地位实际上也要比砀泗元从低得多。这也是汉朝建立之后,张良急流勇退,归隐山林的原因,因为他看出来了刘邦和砀泗元从集团对他是有戒心的。
这个砀泗元从功臣集团在汉初政治舞台上权势极大,而且一直延续到了汉武帝时期,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比如汉初时期的九卿,基本上都是出自这个集团。当这个集团的第一代人死后,到文帝、景帝时期,第二代也仍然延续了这种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比如三公基本上都出自这个集团,极少有例外。一直到景帝时期,这个集团在二千石以上的高级职务中所占的比例才开始逐步下降。也就是说,虽然皇帝是刘邦,但帮助刘邦管理整个国家的,还是这个功臣集团,这是刘邦坐江山的权力基础。因此,刘邦作决策的时候不能不考虑这个集团的反应。
而刘邦最后放弃废立太子,也是发现整个砀泗元从集团反对的态度很坚决,没有多少商量余地。在这种局面下,如果他还要强行废立太子,那么就意味着他要和整个砀泗元从集团对着干,反对的人他就必须要清洗一遍,否则即便是他将如意立为太子,将来也很难站得住脚。但要做这种政治上的大手术,第一是当时汉朝的政治局面并不算特别稳定,刘邦一直到处征战,没有太多时间来做,另一方面是当时这么做,会动摇汉朝的统治基础。所以,最后还是刘邦自己选择了妥协,放弃了这个打算。
太子刘盈虽然善良羸弱,但是他有一个强势的母亲吕雉。
总所周知,刘邦最宠爱戚夫人,和戚夫人有一子刘如意,刘邦愈发年老,戚夫人也想为自己找一条出路,仗着刘邦的宠爱,日夜在刘邦耳边哭诉,劝刘邦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觉得刘盈软弱一点都不像他,也更偏爱刘如意,加上戚夫人的枕边风动了废太子的想法。
然而刘邦虽为皇帝,但是并不能随心所欲,遭到了大臣和吕雉的阻扰。
周昌、叔孙通等大臣皆反对刘邦废长立幼,
嫡长子继承制继周朝之后一直沿用,深入人心,形成宗法,废长立幼,不符合宗法制度。刘如意虽然深得刘邦喜欢,但是他非嫡非长。刘邦想废太子,必定遭到朝中大臣的阻扰,刘盈尽管不具备帝王的魄力,但是仍然得到大臣的拥戴,更何况刘盈虽然不出彩,但是更无过错,刘邦一句“刘盈仁弱不类我”就想要废太子,站不住脚跟。
刘盈仁弱善良,但是吕雉不是,找张良献计,请来商山四皓,刘邦打消废太子念头。
吕雉大家都不陌生,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在武则天之前历史上第一天临朝称制的女性,在刘邦死后,掌握汉室江山,形成吕氏天下。
戚夫人想要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做皇帝,那到时岂不是要和吕雉争当太后,吕雉万万不会忍,戚夫人也因为种下死亡的祸根。吕雉在得知刘邦有废太子的念头后,自是要想方设法的阻拦,贵为汉朝皇后,吕雉拥有实权,不像戚夫人只有刘邦一个仰仗。有人为吕雉献计,道张良有办法,吕雉派人迅速劫持张良,得到张良献计,为太子刘盈请来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分别为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在秦朝还在时任职,后来隐居商山,刘邦敬重他们,曾派人请他们出山,但是“商山四皓”以为刘邦蔑视士人,不愿入朝为官。
吕雉成功请来了商山四皓为刘盈保驾护航,刘盈上朝时,商山四皓随之左右,刘邦大感惊讶,商山四皓道太子刘盈仁义爱士,愿为太子效忠。因商山四皓一席话,刘邦彻底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戚夫人向刘邦哭诉,刘邦道太子羽翼已丰,动不得。
谢邀,这个问题跟刘邦的个人喜好没关系,而是刘盈的势力太大了,威胁皇权了,
这里刘盈的势力太大,并非说,刘盈多么强势,而是刘盈背后的势力,也就是吕雉一党。
刘盈势力大到,刘邦面对刘盈,有种说不出的恐惧,最后不得不废了刘盈,
于是就有了因为宠幸戚夫人、刘如意,因为刘盈不像自己,所以想废长立幼的说法。
当然,此时的刘盈,已经不是刘邦想废就能废的了,勋贵和外戚产生了联合,共同反对刘邦废太子。
理论上讲,太子有强大的母族势力,这是朝臣不想看到的,他们更喜欢没有母族势力的太子,这样太子势力弱小,更利于朝臣才对。
所以,理论上,朝臣应该更喜欢弱势太子才对,应该支持刘邦废太子,但是,汉初的权力格局有点不同。
汉朝初期的政治格局是外戚、勋贵、诸侯王三足鼎立,皇权就能稳固。
刘盈做太子,外戚作为内廷,牵制外廷的勋贵,地方诸侯王又牵制朝廷的勋贵外戚,防止他们篡权。
如果刘邦废了太子,立刘如意为太子,而戚夫人家族又没有人,没有了外戚,皇帝就容易沦为傀儡。
所以,如果刘备立刘如意为太子了,为了避免刘如意沦为太子,就必须拿勋贵开刀了。
而原来的吕氏外戚呢?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把吕后一党清理出局,刘如意是爬不上皇位的。
所以,如果刘备改立太子,外戚和勋贵都会遭到清洗,这才是他们联合起来反对废太子的原因。
刘邦面对这样的反对力量,也不敢强行废太子了。
宗法制还是有点根深蒂固,刘盈再不济也是嫡长子,他母亲是吕后,外戚势力强大。
朝中重臣陈平等人,不支持废除太子。
太子是国家储君,既然立了就不会轻易废除,仅仅是刘邦主观认为太子羸弱,不堪大任,而太子本人没有重大过失,很难废了太子。
废长立幼,处理不好就是一场宫廷祸乱,危害国家社稷。
刘邦认为戚夫人的孩子如意更像自己,未必是客观事实,极有可能是因爱戚夫人而爱屋及乌,一时的冲动、感性的想法,如意未必是合适的储君。
刘邦有废太子念头的时候,已经年老,无力应对已经成势的太子。
刘邦老了,废不了。
吕氏在朝中势力大,太子又无大错。
刘邦除非血洗朝堂,否则动不了。
一旦血洗,代价太大,死的是谁真不好说。
刘邦不想冒险,忍了。
刘邦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应该是没立自己喜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了,直到他死都想着保护戚姬母子——派人诛杀吕氏的帮手樊哙。如果他地下有知自己最爱的女人被吕雉剁了手脚、挖了眼睛成了人彘,宝贝儿子也惨死,肠子都悔青了。
当然没有后悔药,哪怕你是皇帝。
我们先让这位女主角出场:戚姬原本她的父母都是奴隶出生,她是典型的“奴二代”,幸运的是她遇到了真命天子刘邦改变了她的一生。而且得到了刘邦的宠爱。
据说,戚姬在山东定陶是出名了的美女,而且能歌善舞,刘邦最喜欢看她跳舞了。当然,撒娇装哭也是戚姬对付刘邦的拿手好戏。
庆幸的是戚姬还给刘邦生了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取名刘如意。刘邦是越看越喜欢,越看越觉得像自己,再看看现在的太子刘盈,懦弱无谋根本不像自己。所以刘邦最后决定换刘如意为太子。
但这条路走的太不顺畅了,最后甚至夭折了。
首先:
自古以来,立长不立贤。(当然这些对于决心要换太子的刘邦来说都是浮云。)
其次,
多数朝中大臣不支持换太子,原因是担心动摇国本。简单点说就是怕刚建立的大汉因为相互争夺而亡。比如刘邦的老乡御使大夫周昌就直言:你要是换太子,我今后就不听你的话了。敢跟皇上这样说话,估计只有口吃周昌一人了。
还有太傅叔孙通以秦国不立长子扶苏为太子,最后胡亥冒充太子亡国的事为例子,并以死为谏。
第三:
当然也是最最重要的原因是吕雉懂权谋,笼络人心。而戚姬的心机历练远远不如吕雉,戚姬的本事就是吹枕头风。
吕雉为了稳定刘盈的太子之位,到处活动找朝臣帮忙出谋划策。她甚至找到了归隐的张良,张良建议太子请来当时最有名的四大才子“商山四皓”来辅助。
这四人是何方神圣?在原来他们是刘邦都请不来的人,竟然被太子请来了,原因是太子仁孝。这样的理由,刘邦还有拒绝的余地吗?只能说吕雉这戏演的太好了。
刘邦心想:有了这“四人帮”,何愁江山不稳,刘盈的羽翼已丰,事实已成定局。从此,刘邦再也不提换太子的事了。
相反戚姬在朝中没有亲信,不懂得联络朝臣拥护刘如意,而把希望紧紧寄托在刘邦一人之上。
所以说戚姬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女人。
关注“一知半姐”,让不懂历史的你喜欢上历史,让喜欢历史的你更懂历史!
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觉得太子已经获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如果强行立如意怕最后引起内斗威胁江山;二是吸取秦朝的教训没有巩固长子扶苏的地位导致被人阴谋废长立幼引起秦帝国乱局,江山分崩离析。
惠帝刘盈被立为太子后,皇位继承权也是几经波折。刘邦晚年时不喜欢惠帝,认为他“为人仁弱,不类己,”加上宠姬戚夫人所生赵王如意与己颇似,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当时刘邦已经很少去吕后寝宫,而得宠的戚夫人就经常在刘邦面前哭泣,求刘邦立如意为太子。高祖十年,在廷议决定废黜惠帝立如意为太子。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周昌甚至强烈进谏:“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可诏。”高祖只能暂时不提这件事情。
但是吕后得知这件事后就非常惶恐,却一筹莫展。有人献策:“留侯张良智谋多端,还是请他帮帮忙,出出主意,”于是吕后就请张良。其中,张良本不欲加入宫斗中,不愿意见吕后,但是吕后把他绑了。张良没办法只得帮忙谋划,张良告诉吕后高祖当时很尊重“四皓”,多次想请都请不来。如果能请他们辅佐太子,这件事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于是吕后带着诚意去拜访“四皓”,四皓被吕后和惠帝打动,于是出山辅佐惠帝。
在一次宴会中高祖发现惠帝旁边坐着四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又非常有气质。于是问这四位是何人,答曰:“四皓”。这使得刘邦很惊讶,刘邦觉得太子已经成熟起来了,再立新君会导致政局不稳。从此就断了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念想。
高祖去世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
刚开的想废太子刘盈是因为刘邦觉得刘盈性格不像自己,才能不够出众,认为刘盈不适合做自己的接班人。后来经过张良劝谏,认识到废太子的严重性,加之刘盈已经得到大部分朝中大臣的支持,所以不得不放弃废太子的想法。
因为张良出主意,请出商山四皓,刘邦只好作罢,保住了太子之位。
当年汉高祖刘邦后宫中一个宠妃叫戚夫人,她为刘邦生下了刘如意。然而戚夫人知道,一旦刘邦去世,那么他们母子俩就没了靠山,必定一命呜呼。所以希望刘邦立如意为太子。当时的太子是刘盈,刘盈生性善良,在打了一辈子仗的刘邦看来,刘盈过于软弱,不适合做皇帝。恰巧这个事情发生,刘邦就希望废太子
早些年的时候,刘邦听说有四位高人隐居山林,称之为商山四皓。于是乎,刘邦就希望把他们请来辅佐自己。但是这四位老先生说什么也不肯出山辅佐刘邦,刘邦十分无奈。
让我们回到废立太子。吕雉对这件事情十分着急,于是找来张良询问对策。张良禁不起软磨硬泡,就告诉吕雉,如果她可以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刘盈,那么就可以化解危难。
吕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请出了商山四皓。刘邦看见自己好几年都没请来的人让刘盈请来了,心中不禁佩服,认为刘盈做帝王的实力与资格,废立太子只好作罢。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刘盈的母亲吕后,因为吕后的不遗余力,为了儿子也为了自己的将来,穷尽所有方法,最终保住了太子刘盈。这场争斗不仅关系到皇位的继承,也将决定吕后和戚夫人的命运。
起因
刘邦晚年的时候对戚夫人是非常的宠爱,爱屋及乌加上戚夫人的枕头风,还有一个因素是刘邦认为刘如意很像自己,而刘盈有些太过软弱,刘邦是不太喜欢刘盈的。综合所有因素决定立自己和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废掉先太子刘盈。
决定之后,刘邦就找大臣商量改换太子的事情,大臣没有人支持刘邦改换太子的想法,一致认为这样会动摇国家根本。但是刘邦非常的坚持,铁了心一定要立赵王刘如意为太子。
吕后
这时候吕后急了,吕雉自从嫁给刘邦之后,可谓吃尽了苦头。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已经有一个非婚生的儿子刘肥。后来吕雉给刘邦生了两个孩子当今太子刘盈和鲁元公主刘乐。当年刘邦当时整天不着家,吕雉一个人忙里忙外,勤勤恳恳的照顾三个孩子和刘邦的父母。刘邦起义之后,吕雉带着孩子跟着颠沛流离。彭城之战的时候,自己和刘邦的父母被俘虏。做了几年俘虏。楚汉议和,被放回来。这个时候刘邦身边有了年轻貌美的戚夫人。
吕雉所有倒霉的事情都赶上了,刚要享福。刘邦要废掉自己的儿子刘盈,立赵王刘如意。这个吕后是绝对没办法接受的,也无路可退。如果刘盈被废,她也就不是太后了,她将失去所有的一切,后果可想而知。
张良献计
吕后就找到汉朝第一谋士留侯张良,张良虽然也反对更换太子。但是吕后来找张良的时候,开始张良告知吕后“以前天下没有安定的时候,皇上还能听我的,现在天下已定,他要更换太子,很多人都反对了,也没有用,皇上打定了注意,即使我去劝诫也不会改变什么的。”
吕后也没办法了不依不饶,竭力恳求张良一定要帮忙想办法。最后,张良提出如果可以请出当时名震汉朝的“商山四皓”,或许可以挽回局面。
张良说到:“皇上曾经几次请这四个人出山为他效力,他们都拒绝了。这四个人年事已高,都80多了,因看不惯皇上对文人的无理傲慢,隐藏在山中,不愿出来做官。但是皇上很敬重这四个人,如果他们肯出来帮忙,或许可以改变皇上的想法。”
商山四皓出山
吕后听后,马上安排人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太子刘盈亲笔书写的信。派人寻找商山四皓。找到商山四皓,来人软硬兼施,最终四人答应帮助刘盈。
一天,刘邦在宫里宴请大臣,看到,刘盈身后站着四个老人。四人须眉洁白,衣冠壮美,面泛红光。刘邦好奇,询问四人身份,四人各自说出自己姓名。刘邦大为吃惊对四人说:“我找了各位好几年,各位都不愿出来做官,现在怎么愿意出来更着我儿子呢?”四人回答:“皇上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我们讲求义理,不愿受辱。我们听闻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宽以待人,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力,我们就来了。”刘邦听完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烦劳诸位了,请好好的辅佐太子。”
结果
一会儿四人离开,刘邦找来戚夫人说道:“我想更换太子,他们四个人都愿意辅佐太子,说明太子的羽翼已经形成,难以更动了,吕后以后就是你的主人了。”
《史记》召威夫人指示四人者日: “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刘邦此后再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
在这件事情中吕后为了儿子,为了自己的将来的命运,只能拼劲全力,从吕后后来的心狠手辣看,她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刘盈太子之位。
刘邦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喜欢儿子刘盈,因为刘邦做皇帝以前,一直都在东奔西跑地为前途奋斗,娶吕后也是为了取得经济支持,本来就没有多少感情基础,当然也谈不上有多喜欢吕后的儿子了?再加上刘邦并没有多少时间来陪着儿子一起长大,刘盈长期跟着吕后一起生活,吕后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自小刘盈便养成了胆小懦弱,善良仁慈 的个性。单看刘邦在项羽的追杀下逃命途中屡次将刘盈和女儿鲁元太后推下马车,就可以知道,这样一个毫不在意儿女性命的父亲会对儿女有多好的感情吗?
做了汉王后,有了荣华富贵,有年轻美丽的戚夫人相陪,刘邦的心情都好了许多,这种情况下出生的刘如意肯定更得刘邦的宠爱,在宠爱中长大的刘如意当然也会更合刘邦的心意。所以刘邦才会以刘盈不像自己的原因想要废除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尤其是如意被刘邦封为赵王后,有好几次的机会差一点就被立为太子了,可是吕后怎么会就这样心甘情愿地将太子之位让出来呢。
吕后从刘邦起兵时便一路跟随,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与刘邦身边的谋臣猛将都非常熟悉,而且自己也有两哥哥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老将,甚至长兄周吕侯还死于战争之中,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刘邦再不喜欢年老的吕后,也不能不照顾一干老臣的情绪。朝中老臣全都站在吕后一边反对刘邦改立太子,刘邦也不好寒了大臣们的心,再加上,此时张良又给吕后想了一个计策,让吕后想办法请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出山作为刘盈的老师,刘邦一看,天下间这么有名望的人都愿意辅佐刘盈,那还是算了吧,虽然刘盈不够果断坚决,架不住有这么多的人帮助呀!刘邦总不能一意孤行,和全天下人做对吧!就算刘邦真的有胆子做这种事,他也会想一想他刘氏的江山是否能坐得稳的问题哟。所以,刘邦最后还是没有废除刘盈的太子之位,不是不想,而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