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答。曹操南下攻荊州之时,北方已基本稳定,在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之后,辽东的公孙康与西凉的马腾已不足为患!
在收拾袁尚、袁谭之时,曹操采取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听了郭嘉的建议,不几日,公孙康把二袁的首级送至曹操。说明辽东的公孙康惧怕曹操的势力,已经臣服!而马腾虽然在西凉有些势力,但还有韩隧,他们也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再说马腾也不具备与曹操争锋的实力!
而此时的荊州,刘表刚刚过逝,刘综年幼少谋,蔡冒独揽大权,荊州可谓是一盘散沙!曹操兵不血刃,轻而易举得到荊州,这些因素对曹操来说是天赐良机,做为一个军事家的来说,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收取荊州!
当时曹操已经做了一系列的举措,稳定后方。
于西凉,以朝廷的名义潜马腾入朝为官
袁绍势力溃散后,北方唯一能与曹操争雄的,只有西凉的马腾、马超父子。曹操当时忌惮西凉骑兵,但剿灭刘备又迫在眉睫,于是,曹操以曹婷的名义,封马腾为卫尉,入朝为官。其实当时朝廷已经为曹操所掌控,实际上就是让马腾入京都为人质,只能马超,让马超有所顾忌,不敢乱动。
于辽东,曹操横扫乌恒,震慑辽东
辽东公孙康由于远离中原,感觉曹操鞭长莫及,对曹操的态度不是很友好,还收留了袁绍两个儿子袁谭,袁熙。但曹操在白狼山踏平了乌恒王蹋顿,俘获降众二十余万,并扬言要攻打公孙康。公孙康摄于曹操在白狼山的雄威,顿时怂了,亲自将袁谭、袁熙的首级奉上,自此臣服曹操。
曹操攻打荆州的时北方早就做好了防范,所以曹操可以大胆的挥师南进,但可惜的是曹操兵败赤壁,曹操从此不再不可一世,孙权和刘备迅速的发展了起来,天下三分由赤壁之战拉开帷幕。那么曹操南攻荆州的时候北方是怎样布置的呢?
荀彧镇守许都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政治才能非常卓越,后来又有人提出来郭嘉不输诸葛亮的言论,并且提出来如果郭嘉不死诸葛亮不敢出山的观点。小编看了三国之后确实认为郭嘉很有才能,但是小编认为他的重要性远不及荀彧。无论是官渡之战还是赤壁之战,代替曹操镇守大本营的都是他的谋士荀彧。
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荀彧帮助曹操镇守大本营,但是当时朝中很多人都认为袁绍必定会打败曹操,并且和袁绍保持信件来往。特别过分的就是让梨的孔融了,他在朝中公然说出袁绍不可战胜的言论,但最终被荀彧驳倒。在曹操落魄的时候荀彧都能帮曹操理好内政,何况是辉煌的时候呢?所以曹操南下是非常放心的!
夏侯渊镇守长安
西凉的存在曹操自然是很清楚的,所以曹操就安排他的得力猛将夏侯渊镇守长安,以防西凉来犯。但是西凉是不可能在那个时候攻打曹操的,因为一来是西凉并不统一,二来是曹操当时正是威震天下的时候,没人会主动去摸老虎的屁股的。
很多人看了三国演义可能会轻视夏侯渊,但是正史上的夏侯渊是为不可多得的猛将,虽然镇守汉中被杀,不过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把一个人否定。作为曹氏宗亲的夏侯渊不仅是勇猛彪悍,更是大权在握,如果西凉来犯,肯定是讨不了好处的!
辽东已经平定
在官渡之战之后就是曹操对袁氏家族的讨伐了,袁家兄弟逃到了辽东投靠公孙渊。曹操最后选择了用时间来让袁氏兄弟和公孙渊渐生嫌隙的离间计,最后果然如曹操所料,公孙渊把袁氏兄弟送到了曹操手中,并且归顺曹操,辽东从此平定。
所以曹操大本营有荀彧,北方已平定,长安有夏侯渊镇守,曹操根本就没有后顾之忧,他可以放心的征战南方!
曹操攻打荆州之前,通过了一系列的军事和政治行动,稳定了人心。西凉马腾被曹操调往邺城,成为人质,马超不敢动弹。而辽东公孙康也因为曹操收拾了乌丸,生怕会成为下一个乌丸,于是将袁绍儿子人头送上,也已经臣服。加上曹操加封丞相,稳定了朝廷,所以后方无忧才挥军南下。
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了实力强大的袁绍,并慢慢吞并了袁绍的地盘成为了北方最强的诸侯,之后击败乌丸,大有一统北方之势,更是威震天下。
而当时在北方幸存的只有辽东公孙康与西凉马腾。那么曹操是怎么处理与这两家关系的呢。
曹操威震北方,公孙康臣服
辽东公孙康由于远离中原,感觉曹操鞭长莫及,对曹操的态度不是很友好,还收留了袁绍两个儿子袁谭,袁熙。但当曹操打败乌丸之后,扬言要打公孙康时,他终于慌了,在接到曹操让他杀袁氏兄弟的时候,乖乖领命,将二人人头送给了曹操,自此臣服。
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三国志》
西凉马腾入朝为官,成为曹操的人质
马腾原是西凉一霸,与韩遂共处一方,结为兄弟,后来因为部曲问题闹了矛盾,之后开始相互攻伐,最后马腾在曹操下属张既的说服下,放弃军队,入朝为官。虽名为入朝为官,但当时整个朝廷都在曹操的掌握之中,实际上马腾成了曹操手上的人质,也使得马超不敢妄动。
后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于是征为卫尉,以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三国志》
曹操进封丞相,稳定人心
曹操打服了北方群雄之后,信心爆棚,一面在玄武池加紧训练水军,一面自己进封丞相,这无疑又将自己的地位与威信提高了一大截,不仅可以更加名正言顺的发号施令,也震慑稳定了人心。
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三国志》
于是在稳固了整个大后方后,曹操才开始挥军南下。
总结:综上所述,曹操在讨伐荆州之前也是做了一系列准备的,先攻打乌丸,并使辽东公孙康震服,将马腾调入京城作为人质,限制西凉。之后更是进封丞相,提高自己的威信。在维稳了后方之后,曹操才开始南征。
建安七年(202年),袁尚派高干、郭援率军数万,与南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进攻河东郡,并派使者与韩遂等关中诸将联合出兵,曹操派钟繇对抗,而钟繇派张既劝说马腾支持曹操。马腾派马超率精兵一万多人,连同韩遂等的军队,与钟繇合击大破郭援等。献帝拜马腾为征南将军、韩遂为征西将军,允许他们开府辟召掾属。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派张既征集马腾、韩遂等人击败了高干、张晟军,斩杀了反叛的卫固等人。
还有谁不稳?北方人心相当稳定!
建安十四年(209年),韩遂派自己的女婿阎行前往拜谒曹操,曹操厚待阎行,上表朝廷授阎行为犍为太守。阎行趁机请让他的父亲入朝任职,阎行西还见韩遂,把曹操劝韩遂入朝的话告诉他。并趁机劝韩遂归附曹操,劝他先派一个儿子入朝作为人质。韩遂说:“暂且再观望几年!”后来就派自己的儿子与阎行的父母一起入朝。
曹操没有后顾之忧!
公元208年九月,曹操大军南下荆州时,北方已基本平定,后方平稳,正是统一天下的好时机。
自从汉献帝东归洛阳后,关中地区被十几股军阀势力所占据,其中以马腾、韩遂势力最大。迎奉汉献帝为曹操带来巨大的政治声望,一大批士人归心于曹操,钟繇就是其中之一。
199年,曹操命钟繇持节督关中诸军,钟繇不负重望,说服马腾和韩遂归顺朝廷。205年,马腾、韩遂反目成仇,钟繇又前往劝和。直至208年曹操南下前夕,马腾迫于压力带领家眷入朝为官。在钟繇的调停管理之下,关中地区平定,人口逐渐充实,朝廷没有西顾之忧,钟繇功不可没。
曹操对关中势力采取的是招抚策略,对河北袁氏采取的则是剿抚并用。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胜。到公元207年时,袁氏在河北已无立锥之地,袁尚、袁熙兄弟逃往乌桓。
为肃清袁氏势力,曹操决定远征乌桓。由于田畴的指引,曹操大军突然出现在乌桓人面前。在张辽的指挥下,曹军取得白狼山之战的胜利,乌桓投降,袁氏兄弟逃往辽东。迫于形势,辽东的公孙康杀袁氏兄弟以示臣服,北方平定。
曹操南归后,留梁习镇守并州,鲜于辅、阎柔镇守幽州。加上后来的田豫、牵招,共同为北方安宁作出巨大贡献。
相比较激烈的中原、西部及南方战场,几位北方边疆守护者此时的声名不显,正应了那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其中之一的阎柔,经历堪称传奇。早年被乌桓、鲜卑掳走,后来却深得他们的亲近信任。鲜于辅等人因他的名声太大,推举他为首领,对抗公孙瓒。阎柔投降曹操后,随军征战安抚乌桓。曹操视其为子,曹丕也视其为兄弟,以示信赖。有
有如此干城,北方怎能不安定?正因为如此,曹操才能安心的南下荆州,一统天下。
实际上曹操那会的北方已经被曹操牢牢的握在手中,并没有所谓的北方人心不稳,曹老板的政治能力和后勤班子还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西凉和辽东,辽东的公孙康实际上有谋士为其献计偷袭曹操的后方,但是估计公孙康是被曹操征乌桓是吓破了胆迟迟不肯出兵。
再一个,就是西凉,马腾其实是和曹操有联盟的,之前攻打袁尚时就是马腾派马超去帮主曹操的,在这西凉并不是只有马腾一个诸侯,还有韩遂。因为曲部的事,韩遂杀了马腾的妻子,二人已经势成水火。互相牵制。所以看得仔细就会发现演义中并没有马腾和韩遂过多的故事,因为两个一直在内斗,直到被曹老板来。
曹操攻荆州时已经消灭北方各割据势力,统一北方,而各少数民族匈奴、乌桓等都已臣服于曹操,此时北方心稳定,无后顾之忧,曹操才开始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