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大的时候开始培养阅读习惯比较好呢?

宝宝多大的时候开始培养阅读习惯比较好呢?

宝宝多大的时候开始培养阅读习惯比较好呢?

1001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
最新回答 2022-07-14 09:54:09
共有5条回答
难得糊涂李学龙

这个问题提的好!答案就在什么叫“阅读”?阅读是一种行为,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事物,认知事物。这里告诉我们孩子的一切活动都是认知行为。这种行为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语言阅读,一种是文字阅读。孩子会说话能听懂话就是语言阅读。要想文字阅读就要认字,五岁是最好的。这时孩子的语言非常好,利用语言识字。语言和字有共同点都有语义字义。表现的方式方法不一样,语言用声音表达,字是符号,用符号表现音形义用,识字就是把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怎么转化呢?拿出字读出音让孩子找出语言中发同音的事物。孩子找的特别快。我用一个假期每天用十分钟认十五个字,用字音找语言中的事物,一个假期认了五百字,给孩子建立了文字概念,这样孩子见字就问你,拼音拿下后,文字阅读没问题了。想一想,五岁到七岁能学会都少字呢?孩子是了不起,我就引导了一下,下半年上一年级说了都不信,什么书都能读。结论:五到七岁很关键。看看下面的图。这都是认字的活动。认字方法多,认字了阅读就没问题了。




丰非说

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

亲子阅读越早越好!从0岁开始最好!

给婴儿读书,一个个词汇被孩子吸收进脑海中,总有一天语言的能量会爆发的,孩子将用他听到的词汇表达、写作。

丰非曾经见过一些两三岁就能说会道、伶牙俐齿、表达非常流畅生动的孩子,他们的语言发展之所以远远超过同龄孩子,就是因为他们学习语言的时间早。他们的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给孩子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每天坚持给孩子讲故事、朗读现代诗歌。

有的父母带着一岁的孩子出去玩,见到什么就给孩子讲什么,走到哪里讲到哪里,孩子的脑海中不断地接收着各种信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多,他们大脑的潜能早早就得到了开发,所以后期在学习中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表达能力和口才,非常出众。

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如果从孩子出生起,一直不让孩子听到任何语言和声音,没有人跟孩子交流,那么孩子即使到了5岁、10岁也不会说话,孩子不可能学会任何人类的语言。

孩子是从他听到的词汇中,开始学习语言,并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的。

所以,父母要从孩子出生起,就多让孩子听到丰富的语言和词汇,亲自阅读从孩子一出生就应该开始,因为0—3岁是孩子发展语言能力的黄金时期,孩子听到的词汇越丰富,孩子大脑储存的词汇越多,孩子将来的语言表达就越生动,孩子的语言发展也会越出色。

孩子从出生起,学习语言的方式除了听周围人讲话,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听父母读书、讲故事、朗诵诗歌。

父母讲故事时,一个个词汇被输入进孩子大脑中,所有的词汇积累起来,终有一天孩子的语言潜能会爆发。

阅读这件事,开始得越早,孩子将来智力的发展就越出色!

因为孩子知识储备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学习复杂知识的能力也越强。

而那些阅读量小的孩子,则往往在后期的学业中表现得较为吃力。

所以,从孩子0岁起,父母就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听到丰富的、生动的词汇。

本回答由儿童教育学者丰非原创,未经允许,请勿私自发布于他处!

欢迎关注丰非:0—12岁孩子的育儿妙招、推荐儿童书单、导读世界名著,传递各国先进的育儿理念。

绘本馆里小狮子

如果将阅读当成一种游戏或者生活方式,就能很轻松地对待阅读,方能爱上阅读。

在儿童阶段,确切地说,应该在7岁之前,用“无为”态度对待阅读,你可能获得很大的收获,快乐地丰富着孩子的精神世界。

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孩子能够主导游戏,而不是盲目地沦为游戏的追随者,这种主导式的游戏能够从精神上获得更大的满足,甚至从游戏的主导者变成领导者,从而更加自信。

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刻意作为,没有任何功利性,比如识字、培养生活习惯、教育做人、培养情商、锻炼财商、增加逆商等,这只是阅读带来的很小很小的好处,不能就此因噎废食,觉得得到这点好处就够了。

这些好处的获得,是狭隘的阅读,应该将胸怀放宽大,还有更美好的事情值得追求。阅读,要有一个博大的胸怀,一个包容天下的胸襟。

在我们身处的社会文明中,阅读无处不在,身处户外,看到的物体、颜色、形状与表情,这是一种浏览式阅读;走在路上,看到车牌、路标、熟悉的小花或者动物,这也是阅读,这种方式比前者更深入,可称之为观察式阅读;当孩子识字之后,非常陶醉地看一个冒险故事或者一部人物传记,在这种状态下,就可以进行深度阅读,完全独立地阅读了。

功利式的阅读过早地将孩子带入深度阅读的世界,有点着急,拔苗助长,反而适得其反,在以后的阅读生活中,可能会对阅读产生反感,或者将阅读当成学习的工具,完全将阅读奴隶化,这种狭隘的思想反而束缚了孩子的眼界,完全丧失阅读本身带来的乐趣。

对于两岁之前的孩子,以浏览式阅读为主,让其感受外部世界,包括声音、视觉与触觉等。

两岁之后的孩子过度到以观察式阅读为主,此时,他们那颗好奇的心开始发力,主动探索的欲望变得越来强烈,家长要做的,就是让阅读内容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欲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孩子自己的世界观,并进一步拓展视野,给他一个博大的胸怀,包容整个天下还不够,要包容整个宇宙与宇宙之外的物质或者生灵。

这里的阅读指的是广义的阅读,情感世界要在现实世界中建立,世界观的建立就需要书籍内容的丰富性来满足。阅读内容不仅包括书籍,还包括整个外部世界、社会情感世界、内部心灵世界。

给孩子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世界很重要,让他知道这个世界的美,也要知道这个世界的恶,美让人热爱生活,恶让人完善自己。

而客观真实,往往束缚人的想象,这就需要书籍来突破,想象比真实更重要,它让人类社会往前发展,或者更加美好。

阅读无处不在,当孩子识字之后,他们的世界会更加精彩,这时,他们会有自己的选择倾向,父母在支持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在持续扩大视野的同时,专注于某一领域,让其更加精通,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一领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兴趣,让人更专注。

其实,听也是一种阅读,甚至是在孩子成长阶段最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这种被动的阅读可以感知声音,从纷杂的声音中选择,并获得关键的信息。一个会听的孩子,在社会情感世界中表现得更加优秀。

对孩子来说,用听的方式进行阅读,要先于用眼睛阅读。毕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好奇而调皮的他们便开始探索外部世界,用胎动的方式向父母传递信息。

这个时候,是开始跟宝宝沟通的最佳时期,沟通的方式最好是阅读,富有感情地朗诵,选择具有旋律感的散文、诗或者温情的故事。在固定的一个时间,充满温情的朗诵,如果丈夫能够坐在妻子旁边富有爱意地朗诵,对妻子来说,一天的疲倦不仅烟消云散,此刻只有爱与温情,或许,这一瞬间的浪漫立刻成为永恒,成为一生当中最幸福的回忆。

这算不算额外的收获,美好的收获?甚至,让夫妻感情变得更加亲密。

阅读,让夫妻感情变得甜蜜,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天天跟妻子读植物大战僵尸或者弟子规,会制造出怎样的氛围?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优雅的文章或故事,关键在于如何选择,这就取决于父母的文化底蕴。

即使普通话不够优美,但在孩子面前,父母的声音永远最美。因此,尽量不要借助音频。为孩子阅读,必须亲历亲为,直到孩子出生,直到孩子能够独立阅读,这期间需要五年、八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你能坚持多久?

有些父母在孕期容易坚持,孩子出生之后,阅读的时间与耐心反而被洗尿布、喂奶、收拾家务等必须的事物取代。

朗诵、讲故事不再成为必须的事务,或许因为它的效果不够明显,孕期十个月到出生后,孩子一天一个变化,而阅读始终没有带来任何改变,这种不成比例的付出,最容易扼杀坚持下去的动力。

其实,孩子并非没有变化,而是这种变化没有直接表现出来。

帕特里夏·库尔(PatriciaKuhl),是华盛顿大学大脑与学习科学研究所共同所长。她在早期语言和大脑发展上的研究造诣极深,她第一次利用了脑磁图显示机器,以一种科学的方式证明了,7岁以前的宝宝都是令人惊叹的语言天才。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尤其是爸爸妈妈们)起了怎样的作用呢?

Patricia Kuhl实验室让两组婴儿在8-10个月里学习了普通话——但一组婴儿是在电视机前上课,另一组婴儿则通过音频。令人惊讶的实验结果表明:音频和视频都没有任何学习效果,只有人,才能帮助婴儿统计他们的声音数据!

因为人的感情具有感染力,而电视、音频只是机械性地将言语传递出来,而不是富有感染力地沟通。

大脑发育、心灵成长是隐性的,相比显性的身体成长与外貌变化,它一直在变化着,只是我们觉察不到。功利之心人皆有之,但对自己的孩子必须真诚,身体健康是根基,大脑发育与心灵成长是灵魂,让一个人充实着幸福一生。

如今,物质生活异常丰富,每个家庭在物质生活上绝对不会亏待孩子,但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对心灵成长的呵护远远不够,或许,跟家庭氛围与理念有关。

对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对心灵成长的呵护,从阅读开始,从孕期开始,出生后的那段时间,更应该坚持,即使孩子无动于衷,但这并不是让你灰心、让你放弃的理由。孩子表面无动于衷或在忙其它事情,其实他在竖着耳朵聆听,甚至非常用心,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做出反应,给你一个肯定的信号。

当你坚持一年之后,突然发现孩子会说话了,第一句话可能是爸爸或者妈妈,也可能是阅读期间的一个高频词或拟声词,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语言突然爆发,更让你惊艳得是,会时不时地从他嘴里蹦出一些熟悉的词汇,这些词汇当然跟平时的阅读有关。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神奇,继续坚持,他总会给你惊喜。

当孩子会说话之后,对故事的需求由隐性变为显性,语言进入极速爆发期的同时,对世界的认知、对情感的体验开始变得迫切并渴望,单纯地讲故事或者浏览式阅读已不能满足他对故事的渴望。

故事有魔力,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观察式阅读最好的工具就是书籍,而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就是绘本,图画与故事相结合,父母读文字故事,孩子观察图片故事,两者融为一体,这是最密切的亲子关系。

如何利用绘本观察式阅读?在下一章节中重点讨论。

故事,是认知世界、体验感情的一个窗口,很小的时候,他们分不清虚拟与现实,而在虚拟与现实的混杂世界中,会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感观体验,包括视觉、感受与想象,这种体验让他们从混沌的状态中慢慢有了自我意识,并向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自我完善。

而这种独立人格,是身体健康之外最重要的。阅读,让这种独立人格视觉化,而且,更丰富,更具有借鉴意义。

如果爱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那就陪他一起阅读,给他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给他一个舍得探索的物质世界,给他一个值得追求的未知世界。

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表现得会玩、知道如何玩,在其他孩子面前更有表现欲,更自信、更快乐。

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充满热爱、满怀激情地快乐成长。

阅读,丰富精神世界,让人独立自信。

育学园

读书,是宝宝能够受用一生的好习惯,从现在开始,爸爸妈妈就应该着重帮宝宝爱上阅读。对13-14个月大的宝宝来说,阅读不仅有助于学习辨别图形颜色,还可以认人识物;同时,翻书的动作可以锻炼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增加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专注力、想象力。在听爸爸妈妈讲述书上的故事时,还可以培养语言能力,提高理解力和思维能力。

给宝宝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是很重要的,但也绝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图书反而会让宝宝注意力分散,爸爸妈妈最好每次只给宝宝读一本书。一本书可以反复读,这可以培养宝宝的记忆及复述能力。在挑选图书时,应选择颜色鲜艳、图案鲜明、情节简单的书籍给宝宝看,绘本故事书尤其适合1岁多的宝宝阅读。

培养宝宝喜欢阅读的习惯,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参与和引导。有些家长自己在家看着电视或玩着手机,却把书给宝宝让他自己看,这样对于培养宝宝喜欢看书的习惯毫无意义。爸爸妈妈可以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跟宝宝一起看书,比如晚上洗好澡后,搂着宝宝坐在床上一起看书,享受睡前的亲子时光。可以让宝宝自己挑选一本他想看的书,然后将书中的图案、人物及情节讲解给宝宝听。爸爸妈妈不要认为这么小的宝宝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在快速发展中,同一个故事听上几遍时,宝宝可能便会接上其中的几个词或人物名称了。

请点击下方 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知识。

柳柳老师

我是一名心理学老师,我认为孩子的阅读习惯最好从三岁左右开始培养。

三岁之前,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讲故事,也可以给孩子看一些识字卡片,也可以让孩子跟着你读一些诗。

三岁以后,家长要给孩子看绘本。绘本是孩子最开始的阅读书籍。绘本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非常有利于孩子去阅读。

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以后,家长就要慢慢给孩子看一些文字比较多的书籍了。

要有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就要有一个好的阅读氛围。

比方说,孩子正在看绘本故事,这个时候,家长打起了游戏,或者看起了电视,那么,孩子的注意力马上散了,孩子会跑过来跟家长一起看电视,或者看游戏。这种情况下,孩子无法形成阅读习惯。

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好的阅读氛围。

我常给家长上教育课,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孩子无聊了,家长要做的事给孩子一本书,而不是给他们打开电视或者手机。

我常常见到一些家长为了怕孩子吵闹,就塞给孩子一个手机,让他们去玩游戏。如果家长经常这样做,孩子压根就培养不了阅读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培养孩子好的娱乐方式,要以阅读书籍代替打游戏、看电视这些娱乐活动。

没有手机、电视的干扰,孩子会主动看书阅读。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边的教育专家、心理情感专家。

请关注我。更多教育、心理前沿知识推送给您。

欢迎您点赞转发。您的点赞转发,都是在帮助他人。

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发评论、私信问我,乐意为您答疑解惑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