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老人,都是从听戏曲的年代走过来的。
回想上个世纪70--80年代以前,人们的文化生活并不丰富。能有的也就是看看电影,听听收音机等。电影也不能常看,所以更多的就是听收音机了。
那时候的收音机里面的节目,主要就是戏曲、歌曲,其它的节目很少。在听戏曲当中,北方的男人主要是听京剧,而女人则是更喜欢评戏。上海人喜欢听越剧和沪剧;河南人喜欢听豫剧;甘肃一带的人更喜欢大嗓门的秦腔。
就拿北方人来说,人们对于京剧的四大须生和四大名旦了如指掌。对于各位戏曲名家的剧目和一些著名唱段也都是耳熟能详。不过那时候的戏曲名家也就确实唱的好,听他们的唱段也确实是一种享受。
女人们喜欢评戏,尤其喜欢新凤霞和小白玉霜的评戏。岁数大一些的女人,喜欢听小白玉霜的唱腔,似乎小白玉霜的唱腔能够勾起她们心中的情感细胞。而很多女人则喜欢听新凤霞的评剧,那好听的韵调,活泼跳动的表演风格受到广大妇女同胞的喜爱。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在长期的戏曲浸染下,大多都会唱几段自己喜欢的著名唱段。
在公园里,不少老人自娱自乐,在京胡的伴奏下,唱着自己喜欢的段子。周围还围着很多人,或是不断的点头,或是小声的评论着。不管唱的如何,老人们满足了,开心了,也就达到目的了。
喜欢戏曲,是一种情怀,而且是一种难以割舍的高雅情怀。我们要理解老人,鼓励老人。老人的这种爱好,也算是戏曲在民间的发扬光大吧。
首先要说中国的戏曲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戏曲都非常的喜爱。由其老年人更是如此。有些老年人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是在这种听着戏曲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听戏曲对于他们来说以经习惯了。也成了他们终生的喜好,就像现在的年青人爱听流行歌曲一样。这里我们要着重强调中国的戏曲那可是中华民族的文艺瑰宝。也是全人类不可多得的瑰宝。它是经过几百上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艺术精华。每一处戏都是精典的历史故事,每一句唱段都是真正的国粹!现代的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戏曲多了解多鉴赏并且能够传承下去。让中国戏曲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不断的发扬光大。
看到问题习惯将关键词转换一下,且是能普遍代表这一类特征的,老人——有沉淀的思维方式,戏曲——表达文化的形式。
就可以轻易看到问题的核心:为什么有阅历的人喜欢听戏,而不是其他种类的艺术形式?
如果把话剧看作健魄成熟的中年人,把电影看作注入新鲜血液的青年,一提起戏曲,头脑里会自带咿咿呀呀的背景音乐,仿佛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戏园子,台下喧沸,台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悉数登场,伴随着悠悠的皮黄声腔,这种复古感亦将时间浓缩在其中,台下听众边听边哼,更是自得其乐。
这里说的是戏曲的外在形式,以歌舞讲故事亦可当作以故事绎歌舞,老辈人对故事耳熟能详,来了就是看这个演员的表演,听这个流派的唱。
而我认为戏曲能恒久吸引老辈人,或者说能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是价值观。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秦香莲的故事到结尾处,在开封府公堂之上,包拯委实顶不住皇亲国戚的压力,想给香莲银子让她带着儿女回家去吧,香莲说,人人都说包相铁面无私,却也官官相护,包拯听了此话,摘下乌纱帽说,我就是从此再不做官也要替香莲主持公道,遂将陈世美问斩。
对于这种结局千百年来饱受争论,但却没有改编能超越于此,或许只是在当代呼唤“正义”与“公道”太过虚幻与失望,反而会让人留恋台上戏中这一份愿意笃定相信的美好。
“平和中正,人书俱老”,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人与戏一同成长,一同老去,也是对人生另一种诗意化的参悟与共感吧。
这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相关,在过去年代,除了电影就是各种舞台艺术,京评话剧,各种曲艺地方戏曲,现代人电视电脑直观文化艺术普及,所以人们逐渐减少了到影剧院去观赏舞台剧,和传统的曲艺节目
1.常言说得好,老年在回忆中生活。一般来讲,老人的生活经历较厚重,值得回顾和总结的东西很多,我国的戏曲的主要内容大多是历史故事和经验总结,这些符合老年人的欣赏口味。老年人大多已退休,有时间细细品味,戏曲适合老年人的特点。
2.老年人生活的年代,社会生产力不高,人们的娱乐方式单一。社会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听戏成了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
一个年代的人,就受一个年代的影响,那会的老年人能看到的文化节目也就是戏曲,没有歌曲之类,所以就喜欢戏曲,再加上戏曲本来就是我国各地区的特色艺术,带带传承的。
戏曲故事的来源大多以前各个朝代发生的故事经过改编整理升华成各种戏曲的故事内容。他要求演员的唱念做打基本功非常扎实,他的曲调好听戏词有韵味,服饰华丽好看,所以人们都喜欢看。另外还得懂得戏曲的历史故事,才能看得明白。老人们都是从孩童时就看戏曲,多年来养成和喜欢上了戏曲这种艺术。有的老人一部戏看了几遍还想看,就是这个原因。我们湯岗子泉兴社区歌友团有些歌手也喜欢戏曲,听一听姜女士演唱的评剧《报喜》
魏女士演唱的评剧巜三春扬柳》
川剧,清末时称为“川戏”,后来才改为“川剧”。川剧语言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川剧声腔丰富,自成一家,表演体系完备,有稳定的程式动作,真实质朴。川剧主要流行在四川全省以及贵州、云南等地,成都和重庆是川剧的两大演出中心。
川剧在音乐唱腔方面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不同声腔组成的,这在中国剧种中都是十分罕见的。这五部分声腔,在四川独特的地域文化中渐渐融合,从一开始的各自分班演出逐渐发展为合班演出。到了辛亥革命前后,五个声腔的班社纷纷进入成都、重庆等大都市演出,接下来它们逐渐走向了同台演出,并在语音、音乐、表演、舞美各个方面充分磨合,形成了风格统一的川剧。
昆腔的唱腔基本上保持原“苏昆”的特点:腔调曲折婉转,节奏较缓慢,特别讲究发音吐字的准确性。伴奏乐器以笛为主,打击乐中必须加上苏锣、苏钹。高腔是川剧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声腔形式,主要特点是:行腔自由,为徒歌式,不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点调剂节奏高腔的唱腔高昂响亮,婉转悠扬,铿锵有力,并有帮腔和之。高腔音乐最有特色的还是它的帮腔。建国前,川剧的帮腔主要是由鼓师领腔,其他乐工人员帮腔。建国后,专门配备了嗓音较好的女帮腔队。帮腔可起到定调,描述环境,制造舞台气氛,提示剧中人物的内心感情,代表第三者对剧中人物的评价等作用。在演唱过程中,帮腔再加之以密锣紧鼓的配合,能使舞台气氛变化无穷。胡琴腔分二黄和西皮两大类,伴奏乐器以小提琴和川二胡为主,并有唢呐和笛子的吹奏,适于表现各种情绪。弹戏是一种唱梆子腔的声腔,包括情绪极不相同的两类曲调:一类叫“甜平”,表现欣喜、欢乐的感情;一类叫“苦平”,表现悲哀、凄苦的感情。灯戏音乐称为“灯调”,这是五种声腔中唯一一种土生土长的民间小调,乐曲一般比较短小,节奏鲜明,旋律明快,听来有轻松活泼的感觉,长于表现诙谐风趣的喜剧场面。
变脸
川剧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清乾隆年间,这时期的著名艺人魏长生对川剧的诞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魏长生是乾隆时期的著名花旦,四川金堂人,自幼随父母居成都,家中在原籍招了一个梆子剧团在蓉,为私家曲部,并接受各衙官吏邀演。魏氏曲部名声极大,魏长生成年后更弃官下海,健全戏班,自编自演新戏。乾隆四十年间,在川的外省籍官吏,有的从各自家乡请来戏班在成都演出,如有昆曲、皮黄戏、郿鄂戏和山西梆子等,比较之中,魏家曲部艺高一筹。魏长生善于创新,他针对其学生嗓间跟不上他的高嗓间,创造略低唢呐腔,创始“川昆”与唢呐、二黄混合使用的高腔,就是后人称之为的正宗川剧高腔。该团经常演出《金印记》、《琵琶记》、《投笔记》和《红梅记》四大本。他改变了每剧只容一人演唱、配角只能念白的情况,他所创高腔既有一人演唱,还有二人、多人对唱;他创造了男旦化妆两鬓巾片,以改变脸型、美化扮相。
魏长生两次进京演出,以《滚楼》轰动京华,以《铁莲花》名声大振。各地方戏皆向魏长生请教取经,魏成了剧坛盟主。魏长生被誉为是川剧的创造者,如前述及,他创造了川剧的正宗高腔,即四川高腔,创造了正式的戏剧川剧,为清末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熔于一炉的川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演出的声容真切、感人,以及男扮女装、色艺双全都对后世川剧影响很大。
吐火
与魏长生同一时期的四川戏曲家李调元对川剧的形成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近百年来,川剧中涌现众多优秀的戏曲演员,如贾培之、袁玉坤、许倩云、刘成基等,都在不断推动川剧的前进发展。
川剧传统剧目有“四柱”——《水晶柱》、《碰天柱》、《炮烙柱》和《五行柱》,“五袍”——《红袍记》、《绿袍记》、《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以及“江湖十八本”。解放以后经过系统整理,有传统剧目《情探》、《秋江》、《柳荫记》、《评雪辨踪》等,新编剧目《望娘滩》、《夫妻桥》,现代剧《江姐》、《丁佑君》。
川剧原来分为“川东派”、“川西派”、“川北河派”和“资阳河派”四大支派。“川东派”受汉剧、徽剧影响,多唱胡琴腔;“川西派”唱高腔和灯戏;“川北河派”受秦腔影响,以弹戏为主,“资阳河派”最具有严谨的艺术风格。
川剧有许多炉火纯青的特技,如褶子功、扇子功、变脸、钻圈、藏刀、吐火、打叉等。川剧戏谚曰“无技不成艺”,这对特技表演是一个很好的注脚。观众到剧场,目的在娱乐,特技能给观众产生感官上的刺激,使之产生审美的愉悦。又能收到强烈的剧场效果,更是吸引观众进入剧场的有力手段。带刺激性的特技如打叉,是几把飞叉分别从演员的头顶、左右颈边、左右腋下钉进演员身后的木板上。它不仅要求打叉的叉手要有高超的技巧,又要打得稳、准、狠,也要求被叉的演员胆大、沉着的配合。旧时演《三打祝家庄》、《刘氏四娘》等带打叉的戏时,台下摆有棺木一具,若打叉无误,棺木材卖钱由叉手和演员分得,若打叉失手了,棺材则用以葬演员,其刺激性可想而知。又如吐火一般用于表现妖魔鬼怪的角色,以突出舞台效果,使其形象更加逼真。表演的时候,演员嘴里含着一根管子,管子里有松香末和未完全燃尽的纸灰,纸灰烧的火候很重要,要燃尽但又不能全燃尽。需要喷火的时候,外面点燃,演员往外吹气,这样就会有火花喷出来,火焰能长达数尺,耀眼灿烂,效果十分震撼。有的戏,观众早已十分熟悉,之所以还愿购票入场,其目的就在于观赏特技表演。
变脸
从演员来讲,特技的表演,是演员塑造人物的浓墨重彩之笔。如《萧方杀船》中的“藏刀”特技,萧方水贼看上了秀才金大用的妻子严庚娘,假意结拜弟兄,并送金大用夫妻回家。金大用上船后,萧方迫不及待地一刀向金大用砍去,意欲杀夫夺妻,金大用警觉,不肯上船,萧方于是把刀藏了,以骗取金大用的信任。这刀的一露一藏,就把水贼萧方的狠毒、狡诈表现了出来,也对刻画萧方其人以浓重的一笔。
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四川东北部地区的古老民间小戏,明清以来,灯戏频繁演出于川东北的广大山乡,至今延绵不绝。
川北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民间生活,现有剧本二百余个;唱腔曲牌分正调和花调两类,来源于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及端公调。川北灯戏表演以丑、跩、笑为特征,融会了木偶、皮影、猴戏、民间歌舞等多种技艺。由于它生长于民间,反映的是民间的人生理念和审美情趣,因而为山乡民众所喜闻乐见,并称之为“农民戏”、“喜乐神”。
川剧特技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变脸。变脸常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用不同的脸谱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心理。脸谱原来是纸壳做的,后经改良,发展为草纸绘制的脸谱,表演时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脸谱。近年来,随着变脸绝技的飞速发展,制作脸谱的材料也发展成为现在使用的绸缎面料,极大地方便了演员的表演。
变脸所用的脸谱往往是一些不知名的角色,包括侠士、鬼怪之类的造型,而人们所熟知的关公等人物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变脸脸谱一般锐利粗犷,色彩对比强烈,形成炫目的舞台效果。脸谱在设色寓意上以剧中人的道德品质和角色种类为依据,贬褒都从脸谱色彩中反映出来。而变脸的手法则有抹脸、吹脸、扯脸、运气变脸等。抹脸就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表演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即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吹脸就是把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银粉、墨粉等装进特定的容器里,表演时,演员将脸贴近容器一吹,粉末就会扑在脸上。表演时往往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装好粉末的小盒子,演员只需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就可以趁机将脸贴近盒子。扯脸就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剪好的绸子上,然后按顺序贴在脸上,每张脸谱都系有一把丝线,丝线的另一端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依据剧情的需要,在巧妙利落的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扯下来。如《白蛇传》中的钵童就使用“扯脸”。运气变脸就是运用气功变化脸色,传说已故川剧演员彭泗洪曾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表现诸葛亮在得知司马懿大军退去后的心理变化。
川北灯戏《郑板桥买缸》
从表面现象上看似乎的确是老人群体中偏爱戏曲的人多一些,一方面这与长期的欣赏习惯有关系,因为人往往会把年轻时的爱好与习惯带入老年。另一方面时代风尚总是首先影响到年轻人,在今天看来,戏曲似乎不时尚了,在有的人眼里甚至成了老古董的代名词。
然而在我们家,热爱戏曲的却恰恰不是我的父母一辈,可见老人偏爱戏曲不能一概而论。
京剧养生啊
晚年的快乐,
老年人愿意听戏曲,是因为大部分老年人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或县城,以前的县城,以戏园子为主,几乎每天都要唱戏,虽然也有电影院,但不长演,而且效果也不好,很少有人看,因为从小看惯唱戏,所以到老当然就喜欢戏曲,现在的年轻人,到老肯定是不会喜欢戏曲的
我认为不是老年人喜欢戏曲,实际上现在有不少青年人也在学戏曲,因为戏曲作为传统文化之一,必然也有价值的一面。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势。
• 两会即将开始了,作为“人民”,你有什么话对“人民代表”说吗? | • 生肖兔什么时候最累? |
• 去朝鲜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 • 胃炎长期治疗没效果是不是就没救了? |
• 俄乌战争现在越来越激烈。谁赢了? | • 中国历史上十大军事统帅都是谁? |
• 据说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没有人了解? | • 科目一没考过很痛苦怎么办? |
• 幼儿会有牛羊肉过敏么? | • 如何戒酒? |
- 下一篇:宝宝的出生会给家庭带来什么?
- 上一篇:本人申请下来公租房,可以借给父母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