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联合国有五大常任理事国,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这是联合国创始时候形成的。
联合国成立70多年,联合国改革的呼声也此起彼伏。很多国家谋求进入常任理事国,单纯从实力来看,不止印度,德国、日本也具有这个实力。
讨论印度能否入常的问题,不仅仅看综合国力,还要看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美、俄、中之间既有利益,也有冲突。但是在 联合国改革的问题上,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共同的利益的,这也是联合国改革进程缓慢,久拖不决的原因。
目前的五大国中美、俄、英目前和印度关系不错,但是印度的战略位置,决定了美、俄对印在合作时又时时提防,不可能任由他做大,中国在五常中属于独立的一个势力,双方又打又拉,互相平衡。因此,如果我们把这种矛盾利用好,不需要表态,印度很可能就不能入常。
首先分析下印度和联合国五常的关系。
一、印度和英国
英国从1600年开始殖民印度,搞了他300多年。印度按人口来说曾经是英国在海外最大的一块殖民地,英帝国曾经通过印度这个巨大的跳板进一步向东亚、东南亚扩张。英国人对于他们历史上曾经征服过印度这样一个巨大的文明古国怀有特殊的深刻记忆。不只一位英国君主曾说过:印度是英国王冠上最耀眼的一颗宝石,英国以印度为骄傲。
近几十年来,英印两国却渐行渐远,主要原因是英国在二战后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综合国力大为衰落。而印度在独立后一心想恢复历史上的繁荣强盛,并积极与第三世界及西方各国发展均衡的友好关系。英国在印度外交棋盘上越来越居于次要地位。随着时光的推移,印度人已经越来越不愿意回忆起往昔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的情景,而宁愿把英国当做欧洲国家的一员来看待,并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同时,印度在有意与英国及英联邦国家保持联系的同时,也在努力巩固和发展自己在非洲和亚洲的影响。
然而,英国毕竟是传统西方强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希望在教育、科技及核能技术领域得到英国的帮助,而寻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也离不开英国的支持。同时,英国也是印度可以用来牵制其他大国的一张“牌”。
近几年,英国希望通过强调曾经的“特殊关系”以达到开拓印度市场,特别是军火和民用核能市场的目的。众所周知,印度出于提升综合国力的目的,非常重视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和更多民用核能技术的获取。在这些方面,俄罗斯、美国和法国等国似乎都已抢得先机,英国也希望从日益壮大的印度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借力印度带动英国经济发展,为其国内增加就业机会。
二,印度和美国
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美国开始重新再亚洲布局,重视亚太利益。从小布什时代起,美国和印度的关系持续升温,出现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新动向。
从美国方面来看,美国政府采取的重视印度的政策,是其所奉行的“实力”政策原则、或者现实主义政策原则的重要体现。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首选是加强同盟国的关系,其次是巩固和发展同(依据美国的标准罗列的)友好国家的关系,以便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新的全球政治和战略力量组合,来抑制美国所认为的敌对国家对美国全球利益的挑战。
在南亚,印度毫无疑问是具有支配性影响的大国。但在90年代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远比印度与美国的关系更紧密得多。普京上任后,继续对发展同印度的战略联盟政策倾注了巨大热情。普京曾形容印度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盟友。当年联合国安理会要制裁印度时,就是因为俄罗斯的反对而不了了之。
美国要按照其新的战略思维重塑国际战略结构,当然不能容忍印度这样的一个新兴国际战略力量游离在美国的战略影响力之外。美国拉紧同印度的关系,一方面希望可以恩威并施地对印度的战略力量发展和战略动向施加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从战略上牵制中国和俄罗斯。
从印度的角度来说,首先,在突破现有国际军控条约机制问题上,印度和美国有着强烈的共同愿望。在导弹防御问题上迎合美国、争取获得美国的支持而成为世界大国是印度的一贯追求。印度不仅希望“合法”拥有核武器、跻身核大国行列,而且,还渴望成为安理会新的常任理事国。和美国搞好关系,印度开始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要求美国为自己撑腰,发展印度军事和国防力量,成为世界强国。
三、 印度和俄罗斯/苏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曾给予印度大量的援助。苏联时期苏对印度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经济援助、武器支持、借港驻军、对抗中国。
1、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苏联积极争取印度,1955年邀请尼赫鲁苏联并为印度提供38.49亿卢比的军事、经济援助.
2、中印发生边境冲突.与此同时,苏联加紧援助印度对抗中国。1959年,中印朗久事件后,苏联直接向印度提供了15亿卢布的贷款。
3、1960年4月,中、印总理会谈破裂后,苏联又向印度大量提供军事装备,当年,印军在喜马拉雅山高原地区使用的,能够适应16000英尺高度飞行的直升机、运输机就是当时苏联最新生产和提供给印度的。包括印军的飞行员也全部都是由苏军培训。
3、1962年初,当印度再次向英美提出购买超音速战斗机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印度还向苏联洽购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1战斗机,这种飞机之前苏联明确拒绝提供给中国,但在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前的几个月,苏联却连同该型飞机的设计图纸一起交给了印度。苏联并向印度保证:将来印方在生产和制造这种飞机时,苏联可以提供全套的设备。
4、苏联支持印度和平利用原子能,并给予大量援助。
印度接收援助后也曾投桃报李,对苏联在国际事务上予以支持。比如:1、印度租借岛屿给苏联建军事基地。2、在中苏矛盾,中国经历苦难之时 挑起中印边境战争,这对苏联无疑是一种声援。换个角度说,印度在中印边境冲突上的有恃无恐,也和苏联的支持密切相关。
苏联解体后,尤其是现阶段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孤立的时候,俄罗斯既需要保护传统的势力不被美欧侵袭,加强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也要利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界问题分歧让中国、印度相互制约。在武器和能源销售问题上,就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用心。
从印度角度来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因为受到西方的持久制裁而不断下滑,其科技能力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俄罗斯对于印度的价值正在日益薄弱。俄式战机、军舰、坦克等武器也因与西方有较大差距,且性价比越来越低,俄罗斯要价太高和时常违约等因素使印度开始反思自己的武器来源政策,一面加紧自研,一面“另投明主”美国,准备逐步转换武器系列由苏俄式向西方式过渡,以应对不断增强的所谓“中国威胁”。
所以,目前来看,对于俄罗斯,印度是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在通过印度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通过印度制约中国,利于维持俄罗斯在亚洲的利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出对印度的支持,俄罗斯近几年不止一次表态会支持印度入常。
四,中印关系
印度于1947年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两国人口规模又是同一级别,两国的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相似水平,1980年两国的人均GDP仅一美元之差。但是目前,中国的经济已经远远的把印度甩在后面。目前,印度的经济总量大致相当于中国的1/5。
未来十年,印度反华势力将会继续制造中国威胁论,并将其作为加强印度军事建设的理由,但这难以扭转中印军事实力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
未来十年,中印两国的军事实力将属于不同等级。中国将具备仅次于美国的国防工业生产能力,而印度仍将是一个靠进口武器来提升军事水平的国家。
更为重要的是,依赖进口武器的结果是一国无法自主决定军事建设的速度。例如,2004年印度与俄罗斯签署协议,由俄罗斯为其改装“旃陀罗笈多二世”号航空母舰(即前“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原定交付日期为2008年,结果推迟到2012年仍未能交付。与此同时,建造的费用则从7.5亿美元上升至23亿美元。印度海军购买武器的开支增加了,但这却没有提高印度的造船能力。
印度国防建设是纯消费型的,对经济发展没有拉动作用,这与中国的国防建设不同。印度依靠不断采购外国先进装备提升本国的军事力量,其国防开支主要用于消费而非生产。因此,印度的国防建设对本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都远远小于中国。中国国防建设是以发展国防工业为基础的,引进外国军事技术和装备的目的是提升本国的国防工业能力。两种不同的国防建设战略将产生不同的结果:10年后中国将拥有世界级的成体系的国防工业,将逐渐从一个武器技术引进国向一个武器出口国转变;而印度10年后仍将是一个依赖武器进口提高军事力量的国家。
印度的战略目标是南亚霸权而非世界霸权,而中国并不寻求在南亚的主导地位,因此从政治意义上讲,双方也没有太大的战略矛盾。对双方战略关系形成负面影响的因素集中在安全领域。为了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压力,中国将长期需要改善与印度的关系而不是与其交恶。未来十年,如果中印双方能在安全冲突上进行有效的管理,双方就可保持战略关系稳定,且有可能小幅改善双边战略关系。
五,印法关系
限于篇幅不详述了,印法两国从疏远到友好、再到建 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历了较长时间。进入21世纪,由于印法在经济上相互借重,在战略上互有所依,对国际问题有相近的看法,两国不断拓宽交流渠道、增进 合作,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新进展。但是两国关系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着制约因素。
综合以上问题,在印度入常的问题上,目前的五大国中美、俄、英目前和印度关系不错,但是印度的战略位置,决定了美、俄对印在合作时又时时提防,不可能任由他做大,中国在五常中属于独立的一个势力,双方又打又拉,互相平衡。因此,如果我们把这种矛盾利用好,不需要表态,印度很可能就不能入常。
在可见的将来(5-10年),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印度采取了与德国、日本、巴西四国形成G4集团,以互相捆绑并集体入常的方式。四国选择抱团方式,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扩大了支持其入场的力量基础,因为四国各有自己的国际朋友圈,彼此相加,朋友圈就扩大了。弊的一面就是,扩大了反对的力量,因为反对其中任何一国就必须反对G4。比如,中国并不是坚决反对印度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实真正反对的是日本加入(基于日本对历史及侵华问题上的不真诚),但是要阻止日本入常就必须阻止G4方案的通过。总而言之,印度入常的问题,就在于其中的“悖论”:选择自己单独提出入常方案,恐怕获得的支持力量却不够;选择同G4捆绑入常,却可能平白“躺枪”,增加了反对的力量。
目前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主要存在几个派别,分别代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诉求。第一派就是G4集团,它们主张要增加联合国安理会两类成员——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2015年四国提出的方案是,将常任理事国从目前的5国增至11国,非常任理事国从目前的10国增至14国或15国,新增6个新常任理事国应是它们4国和非洲2个国家(争取非洲“票仓”的需要),并且表示新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可以先冻结15年。
反对G4集团的是“团结谋共识”集团(Uniting for Consensus group ,UFC),也称之为“观点相近国家”。主要是由反对G4的国家组成,牵头的是巴基斯坦、韩国、意大利、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其主张是,反对增加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增加10个非常任理事国,并建议扩大后的安理会所有20个非常任理事国可连选连任。
还有重要的一派是非盟立场。由于非洲有54个席位,构成联合国最要的“投票集团”。非盟的立场是,非洲至少两个常任理事国,由非盟自己产生在安理会的代表,新的常任理事国必须享有否决权,反对增加非常任理事国的改革。此外还在讨论联合国改革中形成了L69集团,非盟安理会改革的十国元首委员会等集团。
2009年联合国开始进入政府间谈判阶段,但是对于谈判的规则、内容和路径却存在诸多分歧。是否以案文为基础进行政府间谈判也存在巨大分歧。与此同时,非盟内部现在也出现越来越大的分化。2015年G4期望再努力一次,但是仍然无所突破。
因此,纵观联合国改革的讨论过程及发展,很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可见的将来,印度要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先分享个最新的消息:世界银行2017年全球GDP排名显示印度超越法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数据显示,印度2017年GDP比法国多了大约0.0015万亿美元。
印度正在发展,这是个现实,因此要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个趋势。
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取决于3点:一是联合国改革什么时候迈出实质性步伐;二是各国能给新入常的国家开出什么条件;三是印度的“要价”是否与改革相吻合。所以题目说的“不久的将来”其实要看这三点的博弈了,木叔分别来说一说。
首先,联合国改革喊了20多年了,到现在也没迈出实质性步伐。
就算是联合国改革是一个统筹考虑和通盘决策的问题,不是轻易下结论,但讨论了20来年,一点动静没有,也确实说不过去。
木叔在10几年前就写过一篇文章,当时印度、德国、日本、巴西四个国家组成了“四国同盟”,要抱团入常。10几年过去了,四个国家也不抱团了,可能是因为失望,也可能觉得还是单打独斗入常更合适,“四国联盟”太扎眼,而且咋呼半天联合国也不改革,很没面子。
所以,未来什么时候联合国能用该迈出改革的第一步,才是印度等国看到曙光之时,目前印度前方只有点点星火,基本还是漆黑一片呢。
其次,安理会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重点,印度入常一定不能损害成员国利益。
联合国改革的焦点与核心就是安理会的改革。由于安理会只有15个国家,在200个联合国成员国里面拥有巨大的权威和能量,平时总是谴责或者批评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更重要的是,它甚至可以通过是否派兵介入国际局势这样的重大问题的议案。
(莫迪曾在联合国演讲,提到印度入常)
所以安理会改革,是印度、德国、日本、巴西等大国最关心的。换句话说,如果安理会不改革,他们就没办法入常;如果安理会不改革,联合国改革他们也没兴趣。
但安理会的建立是与二战后国际秩序相关联的,改革没那么容易。比如德国和日本是二战战败国,如何在这上面找到一个平衡点?特别是各国担心自己的否决权等利益受损,这是阻碍印度等国入常的关键。他们入常如果损害其他国家既有利益的话,恐怕入常之路很艰难。
第三,印度对联合国改革有几套不同的方案,可能会让改革进度有快有慢。
木叔在和印度朋友们聊天时,他们拿出印地语的一些媒体来给木叔介绍过印度的联合国改革方案。其中一个是印度要拥有否决权,还有一个是印度不拥有否决权。
从第一点来看,等于对现有的联合国安理会作出扩容。他们觉得15个国家不够,代表性不足,常任理事国应该在增加5个,权利与既有的一样。
第二点来看,是对联合国改革比较彻底。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比如战争)等,既有的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其他新加入的没有否决权。但对其他非重大问题讨论上,既有的与新加入的都没有否决权,要看多数投票的意向。
显然,这两点对安理会改革的建议肯定接受程度不同,那么讨论的时间长短也不会不同,自然印度等国加入安理会的时间点也有不同。
(图为印度的联合国维和部队)
木叔还要说一句的是,很看好印度入常。这是一个经济和政治同步发展的新兴大国,代表了13亿人口,而且在10年后GDP将成为全球第三。印度在联合国维和也是排名前三的国家,无论从实力还是从贡献上,一旦联合国改革,印度肯定是最先考虑的入常对象。
所以印度入常根本不是问题,就是时间长短以及各国对这个新兴大国的安排。
你看好印度入常吗?
欢迎发表看法讨论!
只要联合国体系存在,印度就几乎不可能在不久或很久的将来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是基于二战的胜利成果而形成的国际机制,安理会5+10的体系则是这一机制的核心,体现了二战后的势力平衡,五常则是二战中出力最多、战后实力最强的五个国家,联合国宪章和一系列机制赋予这个体制极大的稳定性,当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代表权时绕开否决票是个特例,且在此之后也已设法堵塞,如今即便新接纳一个联合国成员都无法绕开五常否决(因此21世纪唯一准入的主权国家是五常都认可的南苏丹,而科索沃绞尽脑汁就是无门可入),何况加一个常任理事国?多一个否决票就意味着自己的权力缩水一分,而这个权力是当初用血与火换来的,谁也不会轻易与人分享,这点五常利益完全一致,只是大家都比较油滑,在确信其它人会否决的前提下可能说些诸如“支持安理会改革”、“理解印度诉求”之类不咸不淡的废话,但一旦动真格就是另一回事了。可以说,除非再开世界大战,现有体系被彻底打乱,联合国完全重组,否则奢谈增加带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无异于与虎谋皮。
不仅如此,印度在2010年起走了一部错子——和巴西、德国、日本结成所谓G4,即相互支持共同入常,原本“5+1”已经动了他人奶酪,“5+4”则不但权利稀释80%,且安理会表决机制也将如欧盟般形同儿戏,不但五常,许多普通成员国也不易接受。
更何况G4各有冤家对头,“要上一起上”等于将原来分别反对其中一国入常者集中起来反对G4入常,岂不是越帮越忙。
G4最初试图游说美英法,发现此路不通后转而大力游说联合国成员国最多的非洲,但非洲对G4中没有一个非洲代表十分恼火,自己搞了个C10,而且内部达成个“2+2”的改革要价(非洲要在未来安理会有2常任理事国和2非常任理事国),这和G4的要价背道而驰,G4试图用“不附加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敷衍非洲,但后者兴趣不大,今年4月巴马科峰会上,有非洲代表明确表示“G4或“团结谋共识”(Uniting for Consensus,指意大利、韩国、巴基斯坦等国结成的安理会改革派系,主张增加不具备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到目前为止连大声说‘支持非洲获得一个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勇气都没有”,可以说,G4游说非洲毫无胜算,因为支持G4入常对非洲毫无好处,甚至还不如现在的体系。
原本非洲人加利、安南两任秘书长在任时对安理会改革较为热心,但由于后来形成G4和”团结谋共识“的两派彼此不相让,归于原地踏步。取而代之的潘基文属于”团结谋共识“一派,”改革“只限于口头表态,连研讨论证都变得稀少,潘基文任满后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当初印度能够稍稍明智一些,接受安南等人”不享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妥协方案,且不和日、德、巴西捆绑同进退,或许还有一线希望,但如今时机已稍纵即逝了。
现在有包括印度在内的多个国家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但是他们的愿望恐怕在短期内都难以实现。巴西、印度、德国和日本组成的入常四国联盟不可谓不强大,但是他们面对的是更强的对手和摆在联合国所有成员国面前最大的难题。而第一关的难题就是联合国的综合改革问题以及最突出的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问题。
如果联合国的综合改革和是否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那么上述四国的努力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他们各自或者联手进行的游说计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联合国是现有的五大“流氓”创建的国际综合框架体系。他们希望所有主权国家都被纳入其中,但不希望任何一个后来者分型他们的权力。
虽然德国和日本是美国的重要战略盟友,但他们也是具备与美国分庭抗礼资本的经济大国。印度的潜在战略优势就更不用说了。这些隐患问题连美国都不得不防何况其他本来就处于劣势的五常国家。所以五常国家的一票否决权不是那么容易拿到手的。印度媒体曾引用其国内政客的话称,不要说对手,就连英国也不愿意与自己曾经的殖民地国家平起平坐。
需要强调的是,即便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要增加,也绝对不会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增添过程。就是说,呼声最高的四个国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要么全部加入要么一个也别想加入。现阶段,他们要做的是如何说服五大流氓,既支持自己又支持自己的所有入常同盟。而五大流氓只需要坚持整体增加原则,和反对其中一国的手腕,那么这四个国家就永远也别想得成所愿。
谢邀。短期内,印度不会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原因有三:第一,印度综合国力很强,但是并没有强到超越德国、日本、巴西的程度;第二,联合国安理会5大常任理事国也不需要吸纳印度,共同分享安理会的权利;第三,印度在南亚地区推行霸权主义,吞并锡金,分裂巴基斯坦,控制不丹、尼泊尔,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不利于地区稳定。
印度泰姬陵
1.印度国家实力还不够强。联合国改革的呼声一直存在,特别是针对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扩容问题。其中,印度、日本、巴西、德国都在积极运作,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的优势在于人口与经济潜力。2017年,印度经济总量为2.43万亿美元,排行世界第7;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3亿,人口中位数为27.5岁,处于巨大的人口红利期。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的国家实力必然不断增长。不过,德国与日本的GDP总量远超印度,有西门子的德国与有三菱重工的日本,在工业与科技上更是甩了印度几条街;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军事、政治、领土面积第一大国,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印度如今的国家实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德国、日本、巴西怎么安排?难道4个国家一起入常?于是乎,安理会拥有了9个常任理事国,彻底沦为吵架的“菜市场”。
印度军队
2.五大常任理事国不愿意分享权力与地位。联合国是世界影响力最大、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而安理会是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联合国宪章》赋予了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职责,安理会甚至有权利对主权国家采取军事行动,这是其他任何国际机构不具备的莫大权力。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对任何提案的一票否决权。能够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意味着这个国家在政治上的最高地位。全世界有195个主权国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仅仅5个而已。所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讲,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不可能全部都同意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根据“大国一致”原则,只要有一个国家不同意,印度也无法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3.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利于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印度并不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国家,相反是一个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国家。1971年,印度分裂了巴基斯坦,东巴成立了孟加拉国;1975年,印度吞并了主权国家锡金。对于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印度不断插手这些国家内部事务,典型的大国沙文主义嘴脸。更为重要的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前的冲突。目前,印度经济总量是15倍,人口是巴基斯坦的9倍,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如果印度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野心膨胀的印度是不是会弄出一个南亚共和国?
所以,印度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谢谢石塘网的邀请,来回答一下关于印度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事情。
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只要现行的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制度还存在,那么印度就不会加入到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五个常任理事国发展的程度,英国,美国,法国,这三个自不必细说。虽然发展这几年放缓,但的确是实力强劲的老牌发达国家。我们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也是上升趋势。五常之中,发展最缓慢的就是俄罗斯。但架不住它国土面积在那里,又是继承了苏联的主体部分。
而我们和印度本来就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印度的经济这几年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而如果他们在经济发展的时候,再给他们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尤其是我们和印度有历史上的种种冲突,这样就必然会对我们不利。
所以,道理很简单,只要我们还在联合国五常里面,印度就不会进入常任理事国。
、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果扩容,则印度是最有可能进入其中的国家。但是就当前的国际格局而言,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新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的建立是二战的最主要成果之一,联合国现在的安理会五常也是二战中贡献最大的几个国家。换句话说,现在的世界格局主要是当年的五常奠定下来的。而这种格局目前还非常稳定,不可能融入新的力量。
安理会自成立以后,其理事国阵容也曾多次扩充。不过,几十年来,涉及安理会核心的常任理事国并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非常任理事国之中扩容明显。而这种情况,未来不会有大的变化。
印度是新兴国家之中的大国,也是潜在的强国。在不久的将来,印度还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而,印度入常的呼声也的确比较高涨。
不可否认,印度的国际地位确实有待提升,目前也是入常的热门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甚至如美国等国还在积极拉拢印度入常。
然而,国际间的关系是微妙的,一切还得从国家利益出发。无论是印度也好,还是其他国家也好,一旦入常,其实都是对现有五常的冲击。因此,不管如美国等国表面上如何鼓吹支持一些国家新入常,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印度追求更多的担任非常任理事国,反而是更靠谱的。入常,不靠谱。
可预见的未来,印度是不可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这一点适用于其他谋求成为理事国的国家,诸如日本,德国和巴西。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从联合国建立之后不久就已经确定了,美苏(俄)中英法,这五个国家能够成为常任理事国,是因为在二战当中为了击败法西斯国家付出巨大代价,同时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一直都在抵抗侵略(法国除外)。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一票否决权,对于不利于自己的任何提案都可以一票否决,曾有这样的笑话:乌克兰提议取消俄罗斯的一票否决权,结果被俄罗斯一票否决。
常任理事国之间还经常闹各种矛盾,如果再加一个印度,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印度的加入会让五大常任理事国的话语权降低,特权遭到稀释,五个国家谁都不愿意看到。
别的问题上可能有分歧,但是在这件事上,他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
美英法中俄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战后的历史产物,这五常历经二战腥风血雨,为人类正义战胜邪恶付出了重大流血牺牲,因此当之无愧的当选常任理事国,此后五常虽有纷争,但总体上都能维护联合国宪章精神,战后70年世界和平不再战、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跨越式发展难以想象,五常均有重要贡献。因此,当选常任理事国,不在于国家体量大小,而在于这个国家历史上恪守政治正确和历史贡献,其中国家形象和民众素养也是重要因素。印度自诩是人口大国,跃跃欲试想要入常,但是印度国内的民族矛盾、种性制度、数亿贫困人口与贫富差距、文盲程度畸高、妇女地位低下等重大问题不解决,尤其是现代以来的印度是多次挑起对邻国的领土入侵的责任国家,目前仍是怀揣准备打仗梦魇的国家,他在各个方面都不具备入常资格。
很多回答的作者都喜欢引经据典再旁征博引,我想说的是:不能!因为中国有一票否决权!
世界之窗!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组织机构!为什么不叫停美国和日本不要世界搞破坏人类!所以联合国就没有实力叫停美国的野蛮心!
不能
不可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基础是二战的战胜国,这与国家发展没啥关系。这就好比,五大国可以让你进入联合国当小弟,但是谁也不可能让你加入当老大。
除非这世界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并且印度有实力在战争结束后还存在,并且对于结束战争有着很大贡献。结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并且第三次世界大战在战后也会有联合国这样的组织。这才有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想入常?得拥有完整的金融体系、工业体系、和独立的军事、政治体系…和谁都干开干!换句话说就算离开全世界也能自己活下去……放眼全球能做到这些的只有中美俄,英法当年很牛x而且也算是二战的主力军…只不过现在甘当鹰犬……所以说…想入常的国家最好先摆脱美国…不然中俄两个否决票谁都甭想进……
那是不可能的。
首先,联合国五常无论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希望有另外一个国家加入进来稀释自己的权力。所以,无论是哪个国家表态说支持印度入常,都是客套话。因为他知道印度入不入常不是自己一家说了算,需要五常同时赞成才行。但要让五常同时赞成印度入常那是不可能的。
其次,我们也注意到了,即便是美国表态支持印度入常,但他也不能享有和五常同样的权力。比如说在2016年的时候,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就公开表示,我们可以支持印度入常,但他不能享有和五常一样的权力——比方说不能享有一票否决权。所以,印度即便入了常,那也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第三,印度能不能入常,这干系到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问题。比方说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是增加多少个。毕竟想入常的国家除了印度还有日本、德国、南非。既然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增加了,那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要不要相应的增加,这也是个问题。目前的联合国安理会由15个国家组成,除了五常外,还有十个非常任理事国,他们的任期是两年,每年改选一次,每次改选五个国家。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争争吵吵好些年了也没得出个结论来,估计这嘴炮还要继续打下去。等把事情谈妥,都不知道要等到哪个猴年马月了。
第四,增加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并不有助于解决国际问题。如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才五个,但要就某些国际或者地区的问题达成一致都要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才行。如果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我估计到时候大家伙天天光打嘴炮就够了,毕竟“三个和尚没水吃”嘛。
最后,我认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不是打嘴炮打出来,而是需要在战场上真枪实弹的打出来的。而要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就必需在战场上打败另外一个国际公认的强国。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就是因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才走上了权力的巅峰的。印度如果想要走上权力的巅峰,也必需得像其他常任理事国一样,通过真枪实弹的打出来才行。
我觉得其实印度入常是个伪命题
首先最大的反对票来自联合国现在的五个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五常没有一个真心支持印度入常的
其次除了四国集团 还有一个咖啡俱乐部 咖啡俱乐部是坚决反对四国集团入常 而且还提出了改革的B方案 即不增加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增加准常任理事国 未来四国集团和咖啡俱乐部的对抗将继续
不会的,现认不会放弃权利。
- 下一篇:怎么保持一颗好心态?
- 上一篇:怎么样用压力锅做鸡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