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三句足以表达了诗的意境。古人对写诗讲究的是言简意赅。写诗本来不可能像写书那样详细,诗中的含义,需要读者细细品味。在古诗中像这样的三句诗虽然不是太多,但是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欲报亲不待,梦醒泪痕悲。
不是三句,是六句——你看到的逗号句号,是现代人加上的。在写诗的时候,“慈母手中线”就是一句。
唐朝以前的诗,是没有句数限制的。唐朝形成“格律诗”,一般是四句或者八句。四句的叫绝句,八句的叫律诗。格律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在我们见到的古诗中,绝句和律诗是最常见的诗歌形式。
但是,这并不是说,诗歌只能用律诗与绝句两种形式。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这是普遍共识——除了少数的“形式主义者”之外。
《红楼梦》里香菱学诗,认识到“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而林黛玉更进一步告诉她:“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为辞害意’。”
《游子吟》的主题是母爱,有着真切的“意趣”。“词句”在这个主题之下、为这个主题服务的。所以“词句”并不需要过分修饰,表达到哪里,就是哪里。
六句诗能表达清作者的感情,六句就够了。如果再强加两句,反而是画蛇添足,也就是“为辞害意”了。
诗意已尽,多则失情!把余味让给读者,是高明至极的手法。通篇顺畅,情真意切,如哽咽不能继续,实痛彻引人共鸣,嘎然而止,余味无穷!
今人写诗,多絮言赘语,空洞无物,强愁作态,摘句成篇,生怕言之不尽,失却余音,味同嚼蜡。
文体不同,游子吟是五言古诗,文体比较自由,意尽就可以,不一定非要写许多才叫好。而四句的叫五言律诗。
随手写的,欢迎补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别儿哭声咽,离娘泣声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的产生,最早只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本无定型,后来逐渐对其定型,出现各种形态和格式,如绝句和律诗等,称近体诗,区别于古诗,六句诗属古诗,盛行魏晋南北朝,唐及以后,仍有不少六句诗佳作。
六句诗前四句大多场景叙述意境渲染,后两句为总结和归纳,抒发心情和表达意志,只需承接前边内容和意境即可,可不必拘泥前边音韵。孟郊的《游子吟》外,优秀的六句诗还有很多,比如:
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子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成诗,曹丕听了心生愧意,没有再找借口杀他,而将他贬为安乡侯。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王子和画。
而孟郊的游子吟,所表现的母爱精神则具普遍意义,所以流传最广,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母爱都是最温暖最感染人心的。下面是两幅当代著名画家经典作品。
国画,王有政画。
油画,罗中立画。
《游子吟》是小律,三句很自然啊。
规定四句的,那是绝句。
这都是不同的诗歌格式,唐朝以前,包括唐朝在内,小律其实很流行的。
相对于绝句来说,小律发挥起来比较自由,不太讲究平仄押韵。
刘邦的《大风歌》才是三句。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少一句欠佳,多一句累赘
李白的四首《子夜吴歌》也都是三句,不稀奇。
小律没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另外其实它是六句,因为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我们现在看到的标点符号是新文化运动后加的。所以古人读书,首先要学会“句读dou”,也就是学会断句,所以“习六书,明句读”是古代读书人的基本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为啥只三句,听我给你吹。
你几年级学的《游子吟》???哪个老师告诉你只有三句了???你确定你真的学过《游子吟》????
查查书去,肯定有第四句。
应该是6句吧,刘邦的大风歌才是3句。